就是那种末日废土无人区的感觉,一眼过去渗人得很。
真的,那个场景是言语无法形容的震撼,荒无人烟的马路上,东一块西一块黑窟窿,像惨死的人被折磨到溃烂尸体
你说人类真是种不知满足的生物,滥砍滥伐就算了,好歹树没了能长出来。大地被挖空了,又再怎么办呢
总之,因为矿区塌陷,唯一一条直达饱头山的马路不能走了,想上山只能从村里绕进去,再用小三轮拉。
他们那群人运气是真的好,正好碰到了省国土局的勘探队也进山,沾了人家越野车队的光。
进山后,他们就和官方的勘探队分别了一直听说这两年省里计划重新利用荒废的土地资源,搞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他们猜测那支勘探队就是搞这个的。
秦观河若有所思的点头:不过,城市探险为的就是寻求刺激吧,为什么不去探废弃矿区,而是爬山呢?
白岐玉解释道:他们说饱头山在道家神话里还挺有来头的,是奈河发源地,黄泉之眼这一行的目的,就是要找这个眼。
很离奇对吧?我也觉得就一噱头,以讹传讹罢了。
谁不知道奈河是从泰山上下来的?城隍庙奈何桥么。
但自称奈河的河,齐鲁大地没有一百也有十条。泰山脚下的市区里就有两条。市政府还立了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呢,不比从这么个野山找靠谱?
总之,裴诗薰说,他们这一行,奈河源头没找到,却找到了肉灵芝。
听到这个名字,秦观河眉头一蹙:肉灵芝太岁?
你没想错,就是传说中那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东西?
说着,白岐玉嗤笑一声:现在想起来,就算是真太岁,又能如何?
学者早都分析透了,什么灵芝不灵芝的,就是大型粘菌复合体而已。别说长生不老了,吃了没毒死人就不错了。
秦观河打断他:所以,当时发生了什么?
白岐玉很轻很快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避开了眼睛。
这是心虚,逃避的微表情。但唯独没有恐惧。
第37章太岁
秦观河的再三追问下,白岐玉终于松了口。
但仍是那种含糊不清、语焉不详的说辞,秦观河只能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当年的概况。
白岐玉说,当时发生了斗殴。
不是小打小闹那种,而是大型的、甚至上升到持械斗殴。
对比之下,威哥和杨屿森的扭打、咬肩膀,都是小巫见大巫。
当时看到那太岁,大家可激动坏了亲自发现的么,还是在原始野岭,神圣的泰山山脉中,真实性足足的。
一时间合照留念的,发照片给专家分析的,甚至直接打电话问能卖多少钱的乱作一团。
这一旅途的真正目的,找什么黄泉之眼,早被抛在脑后了。
裴诗薰也给我看了她照的太岁,从外形看确实挺唬人,很震撼三观的一个东西。
不过,秦小酒坚持认为,就是一个现代工艺残次品,俗称塑料垃圾。
我感觉她这个观点是对的,上网上搜视频,各种太岁、肉灵芝,没有八千也有一万,都吹得神乎其神,最后一鉴定岁数不超过一年。
秦观河和罗太奶对视一眼,谨慎的问:可以详细描述一下吗?
白岐玉斜了他一眼,轻飘飘的说:好啊,当然可以啊。
说着,他比划着手势,青年颀长的手指在烛光下白的发光:
那东西长在背阴处一块泰山石的根部,卡在两棵很扭曲的松树里。很高,很粗,两个人抱不过来啊,有点像放大的铁杵,黑糊糊的。
将近一米五高吧,裴诗薰和那玩意儿合了影,显得一米七的她都很娇小。
但怎么说呢我反正第一眼看那张照片,就觉得特别受不了。
不应该是觉得奇怪么?秦观河斟酌语句,为什么是受不了?
因为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就是很恶心,很颠覆想象力谁看了都得对过去几十年的认知产生质疑:自然界怎么会存在这种东西?
真不知道在现场的人怎么能忍住不吐的。
那东西像是黏液凝固、原油果冻,巨人世界里滴落的巨泥那种感觉。
表面应该很光滑,在闪光灯下泛那种冷冰冰的水光,还特别有弹性,很韧的感觉。荒山野岭里那么干燥的地方竟能维持湿润,真的很奇怪。
裴诗薰说,现场看更震撼。那东西似乎会呼吸,像显微镜里观察细胞那种很细微的起伏、颤动,是属于生命运作的吐息。
不过她也说了,说后来一想,可能是风吹的。山上风挺大的。
大家都惊诧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人说是软玉,有人说是琥珀,最后一个比较有学识的,说这玩意儿可能是太岁。
一听这个,大家都疯了。太岁是什么东西,那可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当即,管豹就用军刀割了好几刀。明明看着鲜嫩多汁的,竟然什么汁液都没流出来。这不是很奇怪么?老树皮割一刀还有树汁呢。
总之,刀具之类的割下去,像陷在泥沼里,留不下任何痕迹。本来管豹还要削一块尝尝的,其他人制止了他,说万一不完整卖不出好价钱。
秦观河忍不住打断他:我记得,现存最大的太岁不到两百斤?他们遇见的要是真的,这个体积,至少一吨起。
剩下那句话,他没有说完:在过去百十年中,形态各异的太岁确实陆续被发掘。
但无一例外的是,没有黑色的。
学术界较为广泛的观点是,太岁是一种细菌、真菌、黏菌的复杂复合体,总归是活物。
而自然物种里,极少有纯黑的植物和菌类,叶绿素、吸引虫蚁、保护色等
黑色意味着异种、意味着没有生存力。
但听到秦观河的话,白岐玉露出了非常明显的嘲讽的神情。
他的半张脸沉在阴影里,以一种蔑视无知语气说:你没见过,不代表没有。
这句话说的很奇怪,毕竟从讲述的视角来看,白岐玉是一种嘲讽、鄙夷的立场,是站在太岁塑料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