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跟那拉氏夫人说了要安排自家兄弟,楚然也没忘了,让她一个侄子跟和亲王府的管事一起跑,有他这个吉祥物在,就都知道了这铺子有楚然的手笔在,没哪个不开眼的赶抢这个生意。
等到了铺子开业,宗室贵妇们冲着皇后娘娘和和亲王福晋的名头,也得去捧个场。那香皂又不贵,最贵了人参皂和珍珠皂也才十两银子一块。一块洗手洗脸带洗澡都用上,也能用一个月,谁家还差那点儿银子了?平时赏人都不止那些的。次一等的药皂八两银子一块,再次一等的花香果香奶香的才五两银子。最次一等,只能洗衣服用的,带香味的一两银子一块,洗完了衣服上都带着香味儿,不用再薰衣服了,把薰衣服的花费都省下了。不带香味儿的,一两银子三块儿。老大的一块儿,洗个百十件的衣服,看着都用不完。
开始真就是给主子娘娘捧个场,这一用上,才都觉出好来。那皂刚开始生产的量少,怕卖不出去吃挂落,庄嫔也没敢多做呀。这供小于求,就开抢了,加银子排号的都有,庄嫔毕竟是穿越人士,最基本的经济头脑还是有的,就说,接预定吧。好嘛,有人直接定一百块儿的,你是想吃嘛?
就收了三天预定,就定出去几千块。去了成本,就能有几万两银子的进账。庄嫔给兴奋得不行不行的。直接跑出来,上园子找楚然报账,张罗着得扩大生产了,翊坤宫和内务府的制皂房加起来,也没那么大的地方生产。
行行行,给你地方,看着折腾去吧。
后妃出门不方便,万事都得让下人和王串钱去张罗,只能在宫里指挥,那好也找到自己的价值了,不知道多投入呢。然后人家得了地方转身就回宫了,连问皇上一句都没问。也是够可以的。
行吧,这也挺好的。当同事处着,大家都自在。
楚然在内务府的产业里挑了一个偏僻位置的宅子,三进的,也有上百间房子,是抄没的房产。最大的优势就是房子多,空地少。这样儿正好,那些个房子,都能上晾皂的仓库。搭上架子,多少皂都放得下的。折腾去吧。
这没有竟争对手的生意,那可真是太好做了。
优胜劣汰,随着后面一批又一批的香皂上市,市场自然的就做出了选择,哪些味道的好卖,哪些不好卖。有一些,奇怪味道的,根本卖不动。
京城里卖不动,也不要紧啊。随着贵人圈子的市场饱和,精明的商人就看到商机了。特别是外地的商户,最开始是皇商们,找了内务府的门路,想进货,进货价是没有的,一律都是销售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