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还给家里也买了一箱,放在家里吃。这年头儿挂面可是高档食品,放家里老两口饿了能垫一垫。还想法子让人捎了一箱给老太太。这个事儿办得敞亮,肖老爹肖老娘都没二话,还当着楚然的面儿表扬他办得对。
都是老人家的生存智慧,楚然和师父两个也乐意哄着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就行呗。
她也渐渐忙起来了。
这不是盖房子嘛,一个楼住着的同事都来看,现在人都热情,晚上下班没啥事儿的时候,都来忙活搬个砖啥的,那楚然不得招待嘛,就买上个西瓜甜瓜啥的,拿出来请大家吃。就越发有人乐意来帮忙,一来二去的,楼里的婶子嫂子的跟楚然也都熟起来了。
就有人觉得楚然身上的衣裳好看,问她在哪买的。肖老娘就显摆她儿媳妇在家为姑娘的时候,家里疼闺女,没让入社,在家做缝纫活儿,是远近都有名的好裁缝。
其实楚然就是用厂里发的那个深蓝的劳动服,改了一下,把裤子改成背带裤子,前襟带个很大的兜,腿上两侧也都带着大大的口袋,与这会儿都是暗兜的款式不一样。衣服就是的确良做的合体的衬衫,不过是领子低下多藏了一条长长的带子,能在前面系下大蝴蝶结罢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裤子就是劳动服改的,谁家没攒下几套新工服。衣服更是满大街的的确良,就是样子新一点,多中了一个带子,费不了二尺布。
就有爱美的小姑娘求着楚然给做。
那就做呗。她家婆婆都说了,她以前就是靠着做衣服挣钱的。那谁找她做活儿,总不好说白帮吧?块把毛钱的劳务费还是得给的。做出来的衣服,量体裁衣的,确实好看,什么样儿身材的人来了,成衣做好了穿出去,都合身又好看,那钱给的就都痛快,觉得值。
一传俩,俩传仨的,她这生意慢慢就做起来了。盖房子的活儿,她是帮不上忙的,也不用她。现在家里的饭也是肖老娘做。楚然就只做早饭一顿,午饭晚饭看她时间。肖老娘饭是会做的,只是以前家里不常让她做,因为她手脚太大,让她做饭太糟践东西,太抛费。家里没那么些东西让她祸祸。现在不一样了,祸祸吧,能做就行。人家做那饭也确实细致。就是楚然做衣服,她也能给参考意见,颜色搭配什么的,审美相当在线。别看过了三十年的苦日子了,细节上,还是能看出来出身的。
得空的时候,老太太还织毛衣,这不是马上入秋,天气凉了吧。有几个人做衣裳给的钱少,不好意思,就给了一些毛衣票。加起来得有二十多斤。楚然找了一天跟师父出门,一口气都给换了毛线回来。本来说自己织的,家里一人一件,老太太说她会。那就织呗。楚然自己得空了,给老太太和楚妈一人织了一件,给小侄子也织了一件。到入冬的时候织好,给邮回去的,让老太太放在棉袄里面穿,暖和。
没几天,楚老爹和楚大哥赶着马车进城,给拉了半车的土豆白菜和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