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忙忙叨叨的,算是把婚礼办完了。肖四哥这两口子也是挺有缘,两头儿都是弟弟张罗的。婚礼上,楚然才第一次见四嫂,长得是真好看,二十八岁,看着与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是不一样,又是常年干重活,脸上是有岁月的痕迹的,但不影响她的美貌。能想像得到,年轻的时候,得多漂亮。
肖老四结婚,肖家人也参与呀。因着在省城,交通不方便,就亲哥几个到了,其他人都是礼到人不到。一家随上几块钱的礼就算了。二哥一家直接就没走,要留到过年。楚然两口子没走之前,他们两口子还得打几天地铺。
家里没地方,老三两口子也没住,搭着送亲的车一起回的。
最绝的是肖大嫂,人家就没露面儿。肖大哥自己来的,还就给拿了五毛钱的随礼钱。这礼让她随的,也是没谁了。肖老娘拉着大儿子的手,大喜的日子,是强忍着没落泪。也没敢给钱给东西,他们老两口一分不挣,给不也是拿着小儿子的东西给嘛,凭啥呀。再说了,给了,回去也是让媳妇儿给搜去,给啥给。
这些事儿,楚然知道,四嫂也知道,谁也没说啥。各人的日子得各人自己过。他们两口子,结完婚,都还得等着四哥发工资买米下锅呢。她是一分钱的嫁妆没有,大弟偷着给了二十块钱,肖家又给了二十的彩礼,是肖老四自己攒下的。去掉办婚事的钱,还剩下二十多,就是他俩全部财产了。谁好过呀!
真管不了那么多。
是,真管不了那多,日子到底还是得自己过。
第53章七十年代巧媳妇8
“你现在多好,成了城里人,吃上商品粮了,比我们老社员天天修理地球强到天上去。”
李小槐正月初三回娘家,听说楚然在家过年,就来看她,聊起来。
那这话楚然不能就认了呀,“强啥呀。我户口还在咱屯子里呢,吃啥商品粮呀,一家四口,就肖玙一个人的口粮,要不是现在管得没那么严了,私下里还能买点儿不要票儿的粮食,都得饿死。有啥好羡慕的,我还羡慕你呢,你家刘青山不是考上中专了吗?过两年毕业,分配工作至少也得在县里吧?到时候你不也是城里人了?”
说起来那刘青山还真是个能人,三盛裕一个公社才考出去七个人,六个知青,就他一个坐地户,虽说只是县里的农专吧,这会儿可是包分配的,中专毕业至少也是到县里各局单位,这辈子差不多是稳的。
“那不还得等两年呢吗?他这一天天的在学校也不回家,过年回来待三天又回学校了。家里都扔给我一个人,他爹妈又那个样儿,是忙帮不上,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儿……”李小槐也不是没报怨的。
许是恶有恶报吧,运动过去了。该平反的人都平反了。刘青山他爹的工作当然干不成,就给打回原型成了无业游民,外人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反正是半年前的一天,老头中风瘫了,老太太受了刺激有点儿疯疯颠颠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的,糊涂的时候就坐在房门口对着天发呆,口水留一地,明白的时候就打去头子,没轻没重,手边有啥就拿啥打,没东西就打嘴巴。三个儿子一人两个月轮着照看。刘青山不在家,轮到他家的时候,就是小槐一个人照看两个老人。婚前也是娇滴滴的小姑娘,这结婚也就是两年吧,都有些不修边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