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综穿之一路向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肖家那堂兄弟就二三十个,再加上堂姐妹,表兄弟姐妹的,好嘛,好几十。也不是都跟家具厂那位似的那么能干,老实本份的占了一多半,除了种地,啥也不会,也想不到别的糊口的法子。能想到种菜的都不多。

这样儿的,找过来了,你说怎么办?

那借上三百二百的,还行,知道是干正事儿,不能眼看着,帮就帮了。可还有那个别不靠谱的,张嘴就要借一万两万的,是想干啥?给儿子娶媳妇盖新房子,那你自己挣去呀,凭啥用我家钱呢?还不给利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你要借上二十年,那时候一两万还是钱不?

可你要说不借,回老家就能把你骂得猪狗不如都。

楚然这边儿压力还小点儿,这不是又有店又有铺子还有家具厂的,买那些得花钱吧?那挣钱,一个月才挣多少?谁来借,还有个理由,是,我家有钱,可都变成房子铺子了,我横不能变卖了换钱借你吧?

反倒是没啥压钱地方的哥几个被骂得多些。肖三哥被骂得最惨,说他一个入赘出去的,花着肖家的钱养吴家的老人,眼里还一点儿没有肖家的亲戚。白眼狼啥的。

骂的人是少数,但总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还恨人有笑人无的闲人,跟着起哄。人都好个脸儿,被人家那么说,能不往心里去吗?

老三两口子气得不行,钱没少借出去,还得挨着骂。到不如把花都花出去,占上了,谁也别挑礼。反正外人只知道他们发财了,发多大的财,没人知道实数的。那几位见证人,家里不是种着肖家的地呢,就是孩子在家具厂上班呢,谁也不会出去说那些个。

而且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这会儿的老百姓心里,万元户都是了不起的大富人家了,发了大财,那也就是一家能分上三万两万的了不起了呗!

这还得多亏肖大嫂呢。这人要是有钱了,啥样儿的人都有人乐意往上凑的,她那样儿的人,也有人上门借钱呢。那怎么可能借得出来?人家还不怕人知道,不是都传他们又是金又是银的分了多少嘛,人家就说了,分的就是小黄鱼,一家就分了四个,随便到哪问问,那玩意儿总共能值多少钱?加起来都卖不上五千块钱,她自家还得种地呢。不得买种子买化肥吗?别人就说不是还有大洋呢吗?人家也不说没有,直接说,那是有,分了两三千呢,有啥用?没地方卖去,换不成钱,那不就是个摆设?非要借的,她也不说不借,直接说,我借你大洋,你自己想法子卖去,一个大洋三十块钱,但我不能白借你,一年你给我一块钱的利息。谁想借都可以。

那谁想借,不得打听打听吗?出去一打听,一个大洋,最多就值二十四五块钱,还没人会大量的收,没那么些现钱,收上十块八块的倒是行。再这么一算账,肖大嫂那利钱也太高了,跟她借钱不值当的。

但理肖老大分了多少钱,让她这么嚷嚷的,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了。是,分了好几万呢,光大洋就值七八万。但是换不成现钱。

他分那么些,就意味着,剩下的哥四个也是分那么些。也正是有这么个前情,楚然说他家钱都压着呢,才有人信。但老二老三老四就行,没置啥东西,还做着小买卖,有进项,那钱肯定花不了嘛。谁来借,都觉得自己只借个三头五百的,不影响啥的。

这就倒导了,哥几个迫切的需要买房子铺子,要有一个全理的理由把钱占上,省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