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再怎么建园子,再怎么转移事业重心,那还真是只转移了产业,人却没动。
楚然都没有,肖家几个大的就更不会动了。几个嫂子的买卖都没出龙城,大嫂的卤肉和四嫂的咸菜打成真空包装还往全国销。二嫂的豆腐和三嫂的面馆,真是没出龙城。但是挣钱也都不少。自家内部已经形成产业链了,成本能拉到最低,外面建再多的厂子,开再多的馆子,都不耽误自家挣钱的。
随着年纪的增长,也都没那么些雄心壮志了。
主要是孩子们都大了,关注点都转移到孩子们身上得更多了。
像是王静,大学毕业了,接着读研呢,大二的时候处了个男朋友,同班同学,结果人家孩子毕业就出国了,她舍不得离开家,没去,就分了手。一时里,大家也不好劝啥。
同岁的肖强也二十二了,跟着运输队跑了半年,回来打他五婶,说了,“我干不了这个,应付不了那些事。五婶帮我找一个不用跟人交际应酬,只要干活就行的地方吧?”
孩子都找来了,楚然能说不管吗?这孩子就是老实,真不是傻,要要他咋知道找过来呢?
想来想去的,问他,“嫌不嫌度打扫卫生丢人?”
“那丢啥人?凭自己劳务吃饭。”
楚然还不放心,又问了何花嫂子一遍,“怕不怕别人说何总了儿子干保洁了?”
何花嫂子一听就笑,“何总十年前还在批发市场扛大包呢,还怕人笑话。”
也是,这一代的企业家,往前倒十年十五年,有几个不是苦出身的?
“那就干保洁吧。公司内部的活儿,就够你干的了。你带着人干活儿,正常给你结算,不用出去拉活儿,也没人为难你,行不行?”
“行,我听五婶的,谢谢五婶。”
然后,楚然就给支起了一个保洁公司的架子。一转眼也干了三四年,干得非常红火,人老实本份嘛,干活儿不知道偷奸耍滑,活儿干得好,都是夸的。就给各个分公司干活儿,也没人欺负他,有那不太好的员工,也都告诉他该怎么处理了,慢慢上了手。小老板当得很是滋润,钱正经不少挣。自己给自己挣了房挣了车,人家搬到一个中档小区,自己住去了。女朋友一直也没找到一个,这孩子把那条儿惦记他钱的不能找的原则记得死死的。可谁家姑娘找对象不得看看条件啊?一打听他家庭背景,他就先跑了。能找到女朋友才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