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嫌弃的苹果梨,野葡萄啥的,楚然不嫌弃呀。一筐一筐的往回背。背回来都给做成醋或者酒,还有山里红,就是野山楂,给熬成山楂糕,特别开胃,老人孩子都可爱吃了。满村子的族人都爱来家里求。婶子大娘的,还都上家里来学怎么做。看着又是蒸又是捣的,都嫌弃麻烦,却不好意思白拿了。都是同族,给钱也不好,就意思意思,给送点家里有的东西。
楚爹进山的时候,那就没准几天回来了。有时候人多,一大队人进山,那十天八天不回来都有的。当然,他们收获也大。猎了这么多年,大型的野兽早都被赶到深山里了,轻易是不下山的,要猎就得往深山走。
通常,他们进山都会带着网子,出山的时候,会有网子抬着猎物因来。个人的身上也是背着提着的满载而归。野猪野鹿啥的最多。太大型的,灵长的,都是不打的。倒是很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野猪腿鹿腿楚然都给做成火腿了。挂在柴房里让风干着呢。肋条儿给做了腊肉,就放在厨房的栋上,因着常用酸枣枝子做柴,当是熏肉了。
还把一部分的蕨菜啥的,都腌成了咸菜。冬笋山里也产的,家家户户多多少少的都会腌点酸笋过冬吃,跟东北人腌酸菜差不多。楚然在家里的井里的扔下去一块洪荒时郁水河里的石头,就是最普通的河里的石头,不是灵石什么的。但那是洪荒的石头,郁水本身就带着灵气的。扔下那块拳头大的石头之后,家里的水就格外的好喝了。用那个水,做什么都好。楚然不会做酸笋,还是跟楚娘学的。她又额外腌了一坛子笋丝泡菜。
这时候的农家,真是能自给自足的。楚然也算是开了眼界。之前不是说,家里的地都种豆子了嘛。所以才买米面吃。之所以种豆子,是要用豆饼喂猪的。豆饼是豆腐的附产品,家里是用豆子跟人家换豆饼的。不说家家都做豆腐吧,也差不多都会。家家有磨嘛,做个豆腐真没多麻烦。
以前家里就娘俩,舍不得闺女干活儿,楚娘自己又忙不过来,吃豆腐都是拿豆腐出去换,看谁家做豆腐了,挑着干净整洁的人家,换两块回来就好。
这不是楚爹冬歇了嘛。楚爷爷楚奶奶也没到了卧床不起的程度,他每天过去看看就成。在家里没事儿时候,就磨豆腐呗,家里也就有豆子了。结果因为自家的水好,那豆腐,味道就特别的好,怎么做都好吃。爷爷奶奶一天不吃都想得慌,非说吃那豆腐身上都轻松了。其实他们真没说假话,不过儿女们却是当成心理作用了。
楚爹是孝顺儿子,爹娘喜欢,就一天作一点儿。吃不完的谁来换也都换,换不掉的就晒豆腐干,然后楚然给做卤豆腐干,用那个卤豆腐干炒肉,可太下酒了,他别提多喜欢吃了。
村子换了家里豆腐的也都吃着好。到是每天做得不够换的,楚爹自己又想吃豆腐干,就越做越多。楚然不想她爹那么累,谁再来换豆腐,就让来自家井里打水,就自家的井水做出来的豆腐都好吃,可别折腾我爹了。
宗族聚居,有好处,也有麻烦的地方。比如,知道楚然家的井水好喝之后,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家里挑水,腌菜做豆腐啥挑米啥的,都来挑水。隔壁邻居家的井都干脆是荒废状态子,所有用水都来这边挑。你还不能说不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