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想了三天,最后看着他十三弟的脸色,说道:“国库现在也不宽裕,先涨三倍吧?”
行。“尊旨。”
随后旨意就下去了,明发全国,新政执行好的地方,按进度,早一日完成新政的改革,官员的俸禄早一天增加。
又安排了专门的巡察使,二十七个行省,十一路人马,各自负责一到三个行省,带着人,不干别的,就是带着皇上登基这一年多发下去的有关新政的旨意,以及与普通百姓相关的圣旨,挨个地方宣读,就用最普通的白话,跟不识字的老百姓解释明白了。每一队里,都会有一两个暗卫,有没有宣传到位,有没有糊弄人,都有密折奏报。
这些人,可不光是能宣讲圣旨。那接处到一线老百姓了,闲聊着,是不是也能聊一聊京城的八卦什么的?相比起读书人来,这时代更多的还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你们读书人能发洗脑包,咋滴呀?皇上就不能吗?什么曾静啊这个那个的,把你什么小姨子二嫂子的香艳故事编上几个,全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那些接地气儿的故事,搞不臭你?
还有八爷,不是贤嘛,就给你传贤名儿。然后把他负责赈灾啊,修河堤啊那些活的圣旨都往下传,就说皇上也相信,八贤王是最心怀天下的,是心疼百姓的,也是最能把这些事做好的,所以才把这些事情全都交给他办,相信他一定能办好。还暗示老百姓,这些事上有问题了,只管找八贤王就是,皇上给他最大的权力了。再以聊八卦的形式谈一谈皇上对八爷多宠信,要风给风要雨给雨啥啥的。
累不死他。
做这些事情,也用不了多少人。一队有二十个脑子活口齿伶俐的人就能办得利利索索的。总共三五百人就够。四爷就是再孤,还能连这点儿人手都没有嘛!
像是江南那样儿的地方,人多,还有钱有闲的,读书人也多,不好洗脑的。但有人呀。李卫在江南呢。那可是个能人,把套路跟他一说,他一准儿能办好。那人,歪得邪的都来得,一般的小混混都没有他损主意多。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混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