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着淘宝养大了流亡太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2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为什么呢?

*

不久,按照惯例,宋昱这个状元被封为从六品的翰林修撰,负责给皇帝讲讲经史子集、做做会议纪要、写写报告诏书。

而苏槿和苏氏,依照正从六品被荫封的惯例,得了个“安人”的敕命封号。

穿越前,苏槿对考进士科举觉得没啥了不起的。

觉得好像考中了,也不过只是六七品“芝麻官”。

但实际上,从六品,相当于县处级。

苏槿啧啧惊叹,若在后世,三十岁能到县处级,那得是多次破格提拔才能达到的。

更何况,十几岁的从六品!

仔细想想,科举状元的含金量真的太高了!

相当于将全国三年的考生一起考试,考出来的那个第一名。

而宋昱,不仅殿试第一,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都是第一。

不仅是大楚朝最年轻的状元,也是最年轻的进士,同时还是唯一一个“六元及第”!

不管是谁,见着这样的履历,都要道一声“后生可畏,前途无量”!

若再多几分运气,那么入阁拜相,官居一品,指日可待。

但蔺禹乔却有些发愁。

他觉得宋昱不仅是文才好,更重要的是关于水利兴修的策论,做得也极好,一看就是能为大楚百姓做实事的。

京城里看着是花团锦簇,可宋昱在这里不过是写些无甚趣味的官样文章,给这京城锦上添花罢了。

若是到了工部、到了地方,那才是雪中送炭、利国利民。

何况,皇上十几个儿子,前几个儿子慢慢大了,都快开府了。

没个几年,便是要一番龙争虎斗。

皇帝又还是春秋鼎盛、正值壮年,面上慈眉善目、兼听则明,暗地是最锱铢必较、爱偏听猜忌的人。

蔺禹乔担心,宋昱年轻,又没个根基,万一在那些皇子争位上站错了队

他又担心宋昱年轻中进士,太过骄傲,得罪了那些个。

想着“骄兵必败”“哀兵必胜”,便着手叫宋昱去鸿胪寺历练数月、去去锐气。

*

“礼部好没道理,借调几个人怎么这么难。尤其翰林院那么多人,怎么还把那个寒门商户出身的状元郎给借来了?”

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对礼部选派的人非常有意见。

“掌祭祀、百官、宴席和朝贡各种礼仪、会多种番语。寒门出身的,腿上泥还洗干净,能懂这些礼仪吗?”

九品的主簿是个老实人,当即给自己上司汇报。

“礼部的人说了,那状元郎是前几日里新科进士们当中礼仪学得最快最好的,听说这两天现学了点番语,也颇有心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