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谢谢你今天帮忙监考。”
谢亦桐从傅默呈身前路过。“再见,傅老师。”
他看着她。“再会。小谢老师。”
第二十八章·
十号上午考最后一科文科综合。
发卷子的平静地发卷子,写卷子的平静地写卷子,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整个教室默契十足地在一种几无声息的、等不及了的躁动里,把放长假前的最后三个小时平安无事地打发掉了。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学生们欢呼着交卷,不多时便拎着书包一群接一群地消失了。
再然后,老师们聚在一起改了好几天的卷子,算好分数,列出排名表,在成绩册上一一登记。又对着考试结果仔细分析一番,做好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最后,一月中旬,学生们来学校一趟把成绩单领走,老师们把剩下的教务事项处理完,学校就正式放假了。
寒假。寒字令人神清,假字令人气爽,连在一起就叫做痛快。尤其是在它刚刚开始、还没必要急着赶各种乱七八糟的最后截止期的时候。
宿舍楼里热闹了几天,老师们陆续提着行李箱走了,回家过长假,回家过年。连马阿姨的人影也不见了,只在登记台上贴了张小纸条,写了她的电话号码,有事尽管找她。
没多久,空空荡荡的学校里,只剩下寥寥几人。
谢亦桐楼下的一个音乐老师还没走。时机最佳的高铁票没抢着,买到的票时间太晚,还得在学校耽延几天。但这几天过了也就走了。
管后勤的一个大爷没走。敬业奉献,认真负责,仍在教学楼、行政楼、食堂的各个角落来回检查,非要确定一切无误才肯离开。但检查完了也就走了。
食堂管事没走。据说是今年收到了太多投诉和负面留言,正在闭门思过,认真研究下学期是不是把食堂改造一下。但在研究出“我们很好,绝不改造”的结论之后,也就走了。
门卫大爷没走。门卫要负责给大家开门,不到所有人都走干净,是断不会离岗的。
当音乐老师走了,管后勤的大爷走了,食堂管事走了,门卫大爷翘首盼着最后一个人也趁早离校,自己好回家,给孙子孙女发点压岁钱,共享天伦之乐。但那人一直没走。
大爷找上谢亦桐。“小谢老师啊,不回家吗?”
“不回。”
“不回啊?大家都回了,你咋不回呢?学校这么冷清,管事的全走了,吃不了食堂不说,你屋里要是坏了空调、坏了马桶,连个来修的人都没有。你咋不回家呢?”
其实这个问题对谢亦桐来说挺奇怪的。
回家。
没家怎么回。
学校里这间屋子是宿舍,千里之外温暖的观岛上,与开朗的岛友们比邻而住的独栋小房子,也不过是另外一个宿舍。没什么不同。除此之外她也没别的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