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个老头更急躁的声音。“听到喏!听到喏!催什么喏!”
老太太把声音抬得更高,门敲得砰砰响。“粥米也还没好喏,你老糊涂!”
老头实在是烦了。“别敲喏,房子总有天给你敲塌下去!这么大声音,阿呈也被你吵到喏!”
这老夫妻几句话倒是把位置暴露得很清楚。谢亦桐想了想,也是,要不是关系特别好,好到可以借宿,去年那阵哪儿能让她天天吃到人家限量出售的卤鹅翅。
她对一言不发的傅默呈说,“鹅翅。卤水。我想想……”
傅默呈沉下了声音。“小谢老师。”
她自顾自的说,“我记得是长生路上的一家包子铺,对吧?他们家主要是卖包子,但皮蛋瘦肉粥很好喝,卤水鹅翅每天限量出售,也很好吃。街对面还有一家专门卖蛋挞的蛋挞店。”
“谢亦桐——”
谢亦桐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她语速极快地说,“傅老师,你说得对,时间很紧,所以我会很快的。给我半个小时,我过去找你。最近治安不好,你不会让我大晚上找不着人,一个人到处晃荡的吧?”
然后,不等他说什么,她把电话挂了,手指在手机侧边微微一按,直接关了机。
她收东西很快也很周全,顺手还开了电脑,向部门上级汇报了一下,说她会跟着案件重点人物傅默呈一起去繁市月亮河对岸的艾什加拉地区,如果可能的话,希望部门行个方便。毕竟现在国界管得严,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出去的。
部长回复很快。先是几段简短文字,叮嘱她机会难得,但在外要一切小心。然后,部长又给她发了一句——“记住,你是不会跟嫌疑人结婚的。”
谢亦桐:“……?”
部长道,“不是你自己说的吗?”
谢亦桐想起来。
她是这么说过。这句话在部门里很出名。
连王某强都对她专门说过一次,当时她第一次进小铁屋,不愿怀疑夜中出现的神秘人就是傅默呈,王某强明示她别太偏袒。
——“这句话里,‘结婚’是个非常精妙响亮的比喻,它指的是与嫌疑人共情,把嫌疑人当做自己人,屡屡维护,甚至站在嫌疑人的立场上处理案件信息。”
——“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无情的查案机器,不要在调查过程中偏袒任何人,尤其是嫌疑人——记住,你是不会跟嫌疑人结婚的。你明白了吗?”
谢亦桐回复部长,“……噢。”
然后她把部门日常事务暂时转交同事,利落地关了电脑。她检查了背包里的东西,确认一切无误。
最后是换一身适合在野外活动的衣服。
她在衣柜里翻找,无意中碰到底下一件黑色的男式羽绒服。这衣服设计得很用心,是她冬夜里专用的夜行衣。
傅默呈有一件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