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雪落时
=======================
军报送到大将军杨瞻的手上,杨瞻摸了摸仍然隐隐作痛的肋骨,让御医把刚拆下来的纱布,再给他缠回去。
杨瞻用了御医的祖传秘方,骨头已经长上,其实不需要再裹纱布。
然而,要是不裹这玩意儿,他这位大将军,就得去邺城坐镇。军营条件那么艰苦,鲜卑人擅长骑射,妇孺皆兵,和他们打仗非常危险。几乎每次平定鲜卑的叛乱,都有将军马革裹尸。杨瞻不想冒险。
皇帝萧昀和杨瞻想到一块去了,他也不希望小舅舅挂帅。小舅舅生活在锦绣堆里,不曾见过真正的战场。晋国老一辈的优秀将领,经历这些年的朝政动乱,就算还活着,也老得上不了马、拉不开弓,或者已经几十年没有插手过军务。
青年将军之中,指挥过大型战役的,唯有顾琛。
萧昀微服出宫,去了顾府。
预先准备的说辞,一句都没用上。顾琛一听说鲜卑入寇边关,劫掠钱粮数亿,还掳走了八千多名妇女,立即同意挂帅出征。
萧昀反倒有些心虚,顾琛当然是最合适的统帅,但是他派顾琛出征,目的并不纯粹。
^
萧衡最近一直在调查甲子先生。他阅览了所有相关的案卷,越是对比,疑点就越多。
廷尉的案卷记录,做得特别详细。
第一杀手甲子先生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洁癖,前几桩大案,杀人现场都比较整洁,死者皆是臭名昭著的贪官恶吏,无一例外,都是一击毙命,伤口十分细小,受害人衣冠整齐,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场面一点都不血腥。
而且,有一桩案子,甲子先生甚至留下了四个目击证人,两名伎女,一个小侍女,和一个八岁的男童,理由是:他不杀无辜的妇孺。
相比之下,鲜卑王子宇文赫的遇刺现场,就未免过于脏污。宇文赫的死状也太凄惨了一些。他不仅没穿衣裳,连肠子都被划拉出来了,臭气熏天。还是仵作给他塞回去的。
这个案子会被记在甲子先生的名下,完全是因为凶手用鲜血在墙上留下了他的名号。
萧衡认为:一个人的风格习惯,通常不会突然改变。
以甲子先生的洁癖,划人肚子,还蘸血写字这种事,他应该做不出来。还有那三个鼎香阁的姑娘,按照甲子先生的原则,她们属于无辜的妇孺,应该不会被灭口。
原来杀手太出名了,也会被人冒充?
甲子先生会不会也在寻找幕后真凶?都被同行给栽赃嫁祸了,不至于一点反应也没有吧?
萧衡两年前开府,有了独立的幕僚班底。他的首席幕僚郭颐郭子正负责调查宇文赫之死。
当时,鼎香阁生意火爆,人满为患。却没有一个人听见呼救声、打斗声之类的异常动静。
宇文赫武艺超群,在太学里是出了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