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人挑灯看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没说话。

师巫洛将橘灯放进他手中后并没有松手,而是轻轻按着他的手指,让他真切地灯捧在手心里很早以前,天空没有星辰,黑漆漆一片。神君便在云中做了很多很多灯笼,把它们一一挂到晦暗的穹顶。

一开始,只是神君自己看天空什么都没有,觉得有些过于寂寞。

后来有些灯笼被风吹落,掉到大地上。捡到灯笼的凡人仿造它的模样,造出各种各样的灯。

那些灯被放到河里,放到风中,飘飘飘摇地,又回到了天上。

神君坐在白云上,伸出手,向风中轻轻一捞,捞起一盏又一盏灯笼。

灯笼下端悬着一张张写满字的纸条,有些字苍老遒劲,有些字稚气未脱。有老人絮絮叨叨地说,今年的收成如何如何,也有孩子天真地问云端的神君,要不要来看白河的牡丹花开一大片一大片的,什么颜色都有,可漂亮了。

你看这些做什么?

青帝带酒过来找神君,看见他身边的云层灯笼堆成了一条蜿蜒的灯河,随手捡起来一看,都是人间零零散散的琐事。

神君举起字迹笨拙的纸。给他看:白河的牡丹开了。

这有什么啊。

青帝皱着眉,不高兴地嘟嘟哝哝。

在他挑剔的声音里,神君将所有灯笼底下悬着的纸条一一收了起来。

他应了邀约,走下了云端,去看了白河畔姹紫嫣红的牡丹花,去看了萝城外的金稻田。人们在田埂上堆起篝火,美丽的姑娘手拉手,绕篝火跳舞。白衣的神君言笑晏晏,和他们一起,编好一盏又一盏灯笼。

地面的人怕天上的神寂寞,放起一盏盏灯,点缀夜空。

天上的神感染了他们的喜悦,回应了他们祈求。

灯笼成了人神交接的媒介。

《古石碑记》称之为折白竹兮灯华,将以光兮照上下。只是后来,天书断绝,石碑蒙催,碑记中记载的光照上下就被解读成了通过放灯于水,燃灯升空的方式,来沟通天地,向天地祈愿。

随着时岁一年年过去,灯愿,就成了一种传统。

人们用竹篾,用薄木,用形形色色的材料,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灯。它们一盏盏放进河中,放飞空中,以此将自己的心愿传达给冥冥中的苍天。

求庇佑,求平安,求富贵,求高权。

千千万万年来,师巫洛看过千千万万种心愿。

他一个也没实现。

他只觉得讥讽,只有满心愤恨放几盏灯,写几句话,就想得到庇佑,得到幸福。哪有这么好的事?他们连真正的灯照上下是什么都忘了,连真正会小心拾起天灯的神是谁都忘了,他们怎么敢向他祈愿的?

在这世上,他只想实现一个人的心愿。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