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阳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一点三口言(13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一巴掌落下去叶疏林就后悔了,可是叶疏林握握拳,整理好情绪,转身扶起叶莽:父亲,您先起来吧。叶莽被他扶着站了起来。

元满转身离开,留下一句:你们都冷静一下,我带着葫芦,李博衍和小不惜先回去住着,什么时候想孩子了,你就来看看吧。说完就走了。

叶疏林本来还盘算着什么时候去找李博衍,跟他道个歉,然后就听到叶莽说:你要是走了,就别回来了,四海镖局的名声,经不住你这样糟蹋。

父亲?为何一定要逼他?

疏林。叶莽说的诚恳:外面是怎么说的,你今天也是见识到了,高门大户尚且如此,其他人只会说的更难听,你真要为了一己之私,毁了四海镖局的声誉?罢了,若真是如此,你尽管去吧,为父教子无方,以死谢罪便是。叶莽说完拍拍衣服就往里走,走了几步问了叶疏林一句说:疏林,你真敢与他立于人前吗?

叶疏林跌坐在地上,敢吗?他不知道。

今天这一回,终于让叶疏林故意忽视,故意回避,一直粉饰太平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宛如毒疮,不挖干净了,留下腐肉是不会好干净的,就像是叶疏林应该问问自己,他究竟有没有勇气,和一李博衍一起面对世俗。

第155章(15)出陵安

谷家这件事闹的不大不小,刚好传进了孟宣德的耳朵里,听着手底下的人一五一十的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他,孟宣德停下了批奏章的手,略一思索,吩咐说:梁尚书即为国之栋梁,今日受了委屈,真有怎能坐视不管,快将人请来,看看是否有何隐情,哦,未免其他卿家觉得厚此薄彼,定要小心行事。

这谷家最近还真是不太平,他派去看着谷家的人说,大年三十那一晚,谷小少爷带人围了家,后面就出了谷家老太爷西去的事情,说起来,孟宣德相当好奇,这谷家小少爷是如何绕过家里人,集齐那么多人手的?

底下人领了命,半刻不敢耽搁,大半夜也不管梁康在做什么,悄悄去了人家里,把人请了过来,为了不引人注意,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换了边幅,出宫去请个人。

梁康换上了官府,跟着大太监进了马车,一路上想跟大太监打听点口风,结果全被三两句话搪塞了回来,本来就心里没底,现在就更打鼓了,心下暗暗将自己近来的所做之事回想了一遍,可是怎么也没想出有什么值得皇上夜召进宫的事情。

只能让自己强自镇定下来,想着,不一定是有什么祸事,兴许是要私下吩咐他做什么呢?还是不要自己吓自己的好。

等跟着大太监进了御书房,大太监搜了身将梁康请进去之后,就关了门在外面候着了,梁康对着孟宣德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陛下金安。

孟宣德将手中的笔一放,说:梁爱卿来了,不必多礼,起吧。

谢陛下。梁康站起身来,立在一旁目不斜视,也不开口,说多错多,还是等着皇上开口比较妥当,孟宣德看穿了他的小心思,也不为难,毕竟一个刚刚提起来户部尚书,根基不稳,还不需要孟宣德费心思和他玩什么门道,直接就问说:听说梁爱卿今日在谷家吊唁时,受了委屈?

梁康心念一转,谷家?委屈?那就是冲着和元满的那件事来的,只是皇上突然问起这个是为什么?皇上既然问了,那肯定就是知道了,那皇上是不满元满还是不满自己?思来想去,梁康选了一个较为稳妥的回答:陛下说笑了,哪里来的什么委屈,不过是小孩子家家胡闹罢了,本就是微臣教导无方,这才冲撞了李小公子,若是连赔个不是都做不到,那就真成了微臣的过错了。

过错往小辈身上推总是没错的,小辈打闹本就正常,更何况现在两边都没咬着不放,就更不是个事了,再说了这本就是事实,现在摸不清楚皇上的用意,这样说总是不会出错的。

呵呵。孟宣德轻轻笑了两声,说:梁爱卿还真是仁厚,能让自家孙子当着那么多人跪下道歉,还真是公正严格,我大靖有爱卿这样的肱骨,真乃一大幸事。

陛下言重了。梁康更摸不准皇上想做什么了,只能陪着笑脸说:这都是微臣分内之事,家风教养总是不能坏在小辈身上的。

接着孟宣德就不说话了,撑着额头打量着站在地下的人,稍稍有些满意,不错,夜召进宫,脑子还算清醒,反应也快,沉得住气,也接得住威压,挺好,本身能力就强,又沉稳,看来能继续做下去。

梁康根本不知道,就方才那短短两句话,几乎是决定了他的官运如何。

试探结束了,孟宣德直接进了正题:梁爱卿,你是否有什么把柄在元满手上?梁康闻言浑身一僵,紧接着只听孟宣德说:不然怎么这么给她面子?

梁康先是松了一口气,看来不是元满把自己的什么把柄送到了皇上手中,接着梁康立马跪下,慷慨陈词:微臣一生虽不求多有建树,只求无愧于心,俯仰天地,微臣以性命担保,所做之事上对的起君,下对得起民,皆是份内之事,陛下辞演,所谓何故?

皇上既然这样问,不满就肯定不是自己了,问到了元满身上,再想想元满的身份,皇上今日所谓何事,就已经很明了了,既然不是冲着自己来的,那就好办了。

梁康这一套,孟宣德见得多了,自有一套解法:爱卿莫要多虑,只因那元满因过被免,虽是理所应当,可终是人心隔肚皮,朕这不是怕她怀恨在心,从中作梗,用了下作手段,委屈了爱卿吗?

原来,梁康这才察觉到,皇上竟也是忌惮元满的。

也是,那么大个御影司,元满盘踞多年能与沈书行抗衡,怎么能不令人忌惮,如今沈书行已然伏法,元满虽被贬黜,可是仍还活着,御影司也依旧还在,所以皇上这是

皇上说的对。梁康说:今日的事本就是小孩打闹,长辈出面就不太好看了,微臣本想息事宁人,可是元满咄咄逼人的,也不知道是借了谁的势,想来是以前在御影司嚣张惯了,还未改过来吧,亦或是梁康像是猛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即刻行礼,诚惶诚恐的说:微臣惶恐。

嗯,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劲儿:爱卿受委屈了,朕明日就下道旨意,让刑部好好查查,这元满背后究竟是何人?居然有胆子同朝中大臣叫嚣。

陛下皇恩浩荡,臣叩谢陛下。

虽说他告诫梁玄忌不要招惹元满,那是因为有所顾忌,现在不同了,有了靠山,而且这个靠山铁了心的想对付元满,就不会给她翻身的机会,梁康或许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在皇上这儿记上一功,何乐而不为呢?

梁康这件事,让皇上突然意识到,长策叛了元满,按照元满的性格,要么是报复,要么是为防止长策斩草除根尽快离开陵安,可是元满卸任之后,迟迟未离开陵安,长策也不见动作,他本就对长策的背叛有所怀疑,现在就更别说了。

借着这个机会,把元满下了大狱,他要好好看看,元满究竟在御影司里,留了多少尾巴。

可惜了啊,陪着自己一路走过来,见证自己这一步步登上那九五尊位的人,就只有这一个了,他本来是想留着她,让她好好看着自己是如何开疆拓土,成就宏图霸业的,到时候自己大业得成,要是连个分享的人都没有,那该有多寂寞啊。

要说这天底下最懂自己的,最能分享这份喜悦的人,能和朕说得上话,明白朕的抱负与不易的人,怕是也只有她了。

罢了罢了,人嘛,总是要念点旧情的,等尾巴清干净了,她也就没什么威胁了,留她一命,让她好好看看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