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渣攻?不可能的![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是渣攻?不可能的![快穿]揽月自照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之后的日子,栗子煜被要求全心备考。

朝廷对殿试极为重视,如无意外,每次都由皇帝亲自主持。

钦天监选好黄道吉日后,礼部张榜公示,众进士据此备考。

礼部的官员预先在安庆殿设好黄案,摆上试桌,然后编号定位,粘好应试的贡士名签。

转眼间,殿试时间到了。

为了这一日,魏康乐亲自安排绣娘为栗子煜缝制了带有一路连科纹饰的儒袍;订做了喜鹊登桂枝的簪子;玉佩是憨态喜人的螃蟹传芦。就连文房四宝都是配套的。

一路连科的路指的就是白鹭,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描绘的正是这种鸟。

正因为它们的天生丽质,鹭鸶一直被文人雅士们视为纯洁、美好的吉祥之物,也象征容貌修整、品德高尚之人。

而连指的是莲花,莲也有纯洁之名,与鹭组合更加相得益彰。

一路连科,取鹭与路、莲与连的谐音,寓意科场得意,金榜题名。喜鹊和螃蟹当然也是如此。

栗子煜出门的时候全家人都聚在门口,魏侯还算淡定,勉励两句也就罢了。

可侯夫人和魏康乐却是叮咛不断,栗子煜含笑回应着他们的关怀。直待头发丝都叮嘱到,魏侯这才在一旁发了话:时间快到了,切勿误了时辰。

请岳父岳母放心,千弘定当竭尽全力,不令侯府蒙羞,说完这句,又冲着魏康乐眨了眨眼。

正关注着他的魏侯夫妇自然没有错漏这个小动作,本来尚有几分担心,现下忽而紧张不起来了。

侯府的马车将他送到宫门前,青竹伺候着他背上书箱。在这里,他还遇到了几位熟人。

其中的蒋梓维看到他时,眼中隐含着几丝不喜,虽不明显,但仍被栗子玉察觉到了。

栗子煜与他并无什么来往,被对方这样的眼神一看,心下就有几分不悦。

他原本是个不与人计较的,可是经历了几个世界之后,原本的冲淡平和的性格中却夹杂了一份左性。

栗子煜觉得:你若是不喜我,那我们完全可以当成不认识的陌生人,但你眼里带着不屑跟我笑语寒暄这就太膈应人了。

他搜寻着记忆中侯府给他提供的资料,发现这人和原身的身世相似。不用过多猜测也明白了,这不是个真清高的,就是嫉妒他运气好。

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值得他动肝火,他过的好就是对这种人最大的反击。于是也就不再放在心上了。

此时宫门前的差役开始了唱名,被叫到名字的,检查过携带的物品,没有问题就会被放行。

因为唱名是按照会试名次来的,所以栗子煜第一个被叫到。在三百多人的注视下,他被放行后,施施然地进入了宫门。

栗子煜的位置在大殿正前方居中,与皇帝的御座相距并不远。

元日皇宫举办灯会时,侯府也曾参加。只是他并不像这个朝代的人有很深的皇权意识,而且当时离得远,他也没什么好奇心,也就没怎么关注皇帝当时的情况。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这还是他自驿馆与之相识后的第一次见面。

皇帝穿的极为庄重,与那日所见大为不同。三十余年掌控朝堂的威严似乎从他的服饰当中都能显露出几分来。

礼部官员这时宣布了考试要求与时间,栗子煜也不再作他想,心无旁骛的答起题来。

殿试考的主要是策论,栗子煜展开卷纸,看到上面有三道题:

一曰:鲁地大水,粮仓开启须有印封,不请所由官司,而主典擅开者,当何罪?

二曰:唯达者知通为一,何解?

三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三道题目的难度逐渐加深,从题目中也能够看出朝廷的用意来。通过这几个题目,栗子煜推测,这次考题应该全部是由皇帝拟定的。

只看第一道,这就不是礼部大臣敢提出来的。

前两道题栗子煜思量片刻就已有了思路。

大梁朝地域宽广,每年都有发生天灾的地方,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尤为重要,一个处理不好,可是会发生民变的。

按当朝律法,如要开仓放粮,必须有上官手书,加盖印信方可。而主典官私自开仓放粮,从律法上来讲,确实有罪。可在栗子煜看来却是无罪。

法律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治国更加顺利,让社会更加稳定,如果因为律法的限制,反而使得社会不稳,那么就需要添加新的律法加以补充。

栗子煜未加丝毫犹豫就将自己的观点洋洋洒洒地写了出来。

第二道题目出自《齐物论》,表面上是在问对达者知通为一的理解,实际上是在问对《中庸》中庸之用的看法。

庸不是马虎,不是差不多,是得其环中,恰到好处,庸也者,用也。把《庄子》内七篇搞通了,就明白庄子并非是主张完全不用,只是要用的恰当、合适,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换句话,庸不是庸庸碌碌,也不是后世所讲的笨人叫做庸人,而是高度的智能,最高的智能到了极点,看起来很平常,但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第一道题,当何罪问的本身就是个陷阱,第二题要注意《庄子》和《中庸》中强调的变通和应用。

朝廷费这么大力气选拔人才,可不是想选出一批书呆子,到地方上无为而治的。

第三道题稍微有些难度,出自《尚书大禹谟》,不过也难不倒栗子煜。

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这六样东西六府是天地大自然用来养育万物生灵的。

所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圣人之德就体现在处理好政务,把水、火、金、木、土、谷这些东西都安排好,那就惟修,就能把人民养好。

表达清楚这个意思后,再把孟老夫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那一长串论王道的经典名段结合王朝兴衰的原因阐述一下,分数就能轻松到手。

在栗子煜认真作答的同时,皇帝也在观察着他。

皇帝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栗子煜,要知道第一排的这几个可是能进三鼎甲的。其中栗子煜是他唯一有印象的一个,同时又坐在正中,想不注意都难。

只看他如今的神态和气质,哪里还能想到半年前他还是个需要暂居驿馆的穷小子呢!再看他的穿着打扮,足见侯府待他的用心。

尤其是侯府进献的酒方,太医令证实却对伤后治疗有奇效,尤其是发热时将其擦拭在五心处,能够更快的降温。

还有在京城中逐渐传出名声的荆川纸,以及前几天工部尚书提到的滑轮,无一不与之相关,由是皇帝也就更关注了几分。

这一关注可不得了,他发现栗子煜几乎没多做考虑,就开始动起笔来。虽说殿试只有一个时辰,可这样急切却未免有失稳重。

但看他一派气定神闲,又勾起了皇上心中的几分好奇。要知道他执掌皇权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能引起他内心的好奇,这本身就很神奇。

于是离开御座,在殿中来回巡视,只是每次转到栗子煜近前都会多停留几分。

只看卷面上的字迹,端凝持重中却又隐含锋芒。行文中虽有激进之语,但确实体现了为生民请命,为盛世开太平之决心。再联想近段时间,这栗子煜的所作所为,就更添几分满意。

皇帝在他这儿停住的时间那么长,栗子煜当然注意到了,只是他并不放在心上。

不就是监考老师的凝视吗?他可是在考试中成长起来的。想来这个时代,还没有一个人能比他考试的经验多。

栗子煜全程都在奋笔疾书。说实话,一个时辰写三篇作文时间还是挺紧的,所以等他停笔没多久,考试结束的时间也就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