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书七十年代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囧囧有皮-(7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队长看着神色怏怏的儿媳妇,就知道没请成。

于是亲自出马去知青点前院请李向北。

他这会是真的知道怕了,见到人就讨好的说道:李知青,家里备了菜和酒,你看看,赏个脸,去我家吃顿酒,顺便把李向晚同志也叫上。

我家婆子是粗人,没什么文化,那天多有得罪,我这就让她好好给你们赔个不是,对了,王知青也一起过来吃酒。大队长想着左右请客吃饭,不如把王阳也叫上。

他猜测,王阳家里也不简单。

这么一想,就恨自家婆子什么事都不打听个清楚,就鲁莽行事。

这回好了,把人得罪的死死的,还连累了儿子。

王阳在一旁笑而不语。

李向北则是冷硬的说道:队长家的这顿酒,我们不敢吃。

大队长一口气堵在胸口,缓了好一阵,才又赔笑的说道:李知青,这事确实怪我们家,你们大人不记小人过,就赏个脸,咱们吃个饭,让这事翻篇怎么样?

李向北皱着眉,不知道大队长这葫芦里卖什么药。

淡淡的说道:既然想道歉,你们自己去李向晚同志那就好了,她原谅了,这事就算是翻篇了,队长过来找我,翻的哪门子篇?

大队长......

看对方装糊涂,大队长觉得好无奈。

叹口气,装可怜的说道:李知青,你看,我们好好给李向晚同志道个歉,你能不能给部队里的领导说说,继续给我家常平升职。

李向北一挑眉头,没想到会这么巧,就卡在了升职的节骨眼上。

李向北沉默了好一会,说道:无能为力。

看大队长有意再继续纠缠下去。

他也坦白的讲明,他只是把大队长所作所为通过一些捷径快速的举报了一波。

其他多余的还真没有干。

部队又不是他家,打击报复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他举报的情况,政委自然会去核实。

大队长这件事情,表面上看去只是打打闹闹。

实则不然,在公社那边,他留印的是受贿、贿赂,腐蚀公干人员廉正作风,助长歪风邪气,欺压百姓,打击报复举报群众。

就这么一段记录,字字如千斤!

以这个名义被撤职,到了这个地步,事情基本是不可逆了。

部队优秀的班长不止王常平一个。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职位里就有几个参考人员。

真正能留下来的,必定是各方面都优秀的。

在政审这一关,大队长必然会成为他儿子身上的一大污点。

在其他家风良正的优秀军人对比下,这次的升职可想而知。

李向北对大队长只能说,这事已经不是他能管的了。

第165章给你们飘的

大队长也是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给儿子拖了多么大的后腿。

就那么几十块钱......

哪里能和儿子的前途相比。

大队长两眼一抹黑的回了家,手止不住的打抖。

王婆子看他没有请到人,焦急的问:请来没?

大队长抬头看了看自家婆子,差点又想一巴掌呼过去。

当初不是这婆子在他气头上一个劲的咋呼,事情可能闹不到这个地步。

气道:都是你干的好事。

王婆子脸色铁青,知道这是没请来人。

老两口坐在炕上,一脸愁容。

张桂花沉思了好久,小心翼翼的说道:娘,你们当初收了李知青多少钱。

大队长坐在一旁不吱声。

王婆子看了看他,吱吱唔唔的说道:不多,五十。

张桂花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会在怎么埋怨也没用,想了想,柔声劝道:不如把钱还回去,让李向晚求求李向北,看这事能不能通融一下,表示咱们知道错了。

有个积极改正的态度怎么说都是好的。

大队长这会才正眼看这个儿媳妇,心里一时有些激动。

他们王家总算娶了个聪明的媳妇。

转头就命令自家婆子,道:你去把钱拿给桂花,让她去办这事。

都揣进兜里的钱,再拿出去,王婆子有些肉疼。

可看自己老头子眼睛瞪得比牛还大,也不敢说个不字。

踌躇的回屋拿钱。

不情不愿的说道:就是把钱还回去,能有多大的用处。

张桂花接过钱后,对婆婆说道:娘,常平若是好好的,我们家只会有更多的五十块钱。

王婆子听了这话后,给钱的动作利索多了。

张桂花接过钱后,二话不说的又跑去了知青点。

等李向晚收回自己的钱。

张桂花才委婉的说道:李知青,你看能不能让李向北同志向部队反映一下,咱们已经和解了?

李向晚有些无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我给你男人部队写封信吧,表示咱们已经和解,你们也深深地觉悟到了自身的错误。

张桂花更想李向北出面,和部队领导通话。

面上犹豫着要如何开口,说这个话。

李向晚轻叹一声,沉着的对张桂花说道:这事即便是他出面也没用了。

张桂花......

那能不能跟他说说,别再为难......

李向晚无奈的摇摇头,说道:部队又不是他们家的,你大可放心。

张桂花一直纠结的心绪瞬间轻松了许多。

聪明人说话,往往都是一点就透。

钱都还回来了,李向晚当着张桂花的面把信写完,顺便念给了对方听。

张桂花听完,这才真正的高兴起来,一脸感激的谢谢对方。

等人走了,王小梅懵懂的问道:这信有用吗?

李向晚沉默不语。

林玉竹摇摇头。

王小梅一脸问号,唉?这是没用?

公社那边还有记录在案......林玉竹悠悠的说道。

这个污点是洗不掉了。

后面的话林玉竹没有多说。

大队长这次是真的狠狠地坑了儿子一把。

权利越大,诱惑越大,这句话对家属也是一样的。

部队时时要求军人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作为军属,更是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兵哥哥那么多,部队凭什么要一个家风不严谨的人当军官。

让恶人借着军人的名义为虎作伥吗?

队长家的儿子在政审这一块,基本是被大多数人比了下去。

再想升职,就要看军功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

村长一直期盼着老师的录取名单下来。

家里的气氛很是和谐。

村长媳妇则是在琢磨老李婆子,当初为什么这么跳,可怎么理,也理不出头绪来。

索性暂时不想了,家里的日子蒸蒸日上,向前看就是。

老师的录取名单没让村民们等的太久,没两天,就下来了。

村长把录取人名一一记下来后,特意让李会计用毛笔写在了红纸上,郑重的贴在外墙上。

顺便还用喇叭通知了一下。

村民加上知青,只录取了五名。

后院三人组都被录用,剩下两名,其中有一位还是林玉竹认识的。

许婶家的小闺女,许红。

从喇叭里听到许红的名字,林玉竹还挺替这位小姑娘开心的。

虽然只是个民办的老师,可也改写了一位农村小姑娘的命运。

别的不说,工分、每月的贴补,就足以小姑娘挺直腰杆,找个好婆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