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节省吗?
谢相迎看着面前的金杯玉盏和满屋子的奇珍异宝,又想起沈太后寝宫与摄政王府的无尽奢华,只觉这漆黑一片的东偏殿肯定大有文章。凝云既不方便说,他再问旁人便是。
凝云收拾完屋子,与谢相迎闲话了几句,才带着一众小丫头们离开。
谢相迎模样俏致,人也随和,通幽殿的几个丫头内侍对他的态度都很好,座上宾一般。若是被旁人看见,不知道的还以他是多金贵一个人。
人正思量着,门外传来几人说话的声音,听动静好像是长公主府上的人。
我让你早些收拾,一来二去拖到这个时辰,还办什么事。
是我在收拾吗?分明是某些人起晚了在找衣裳鞋子吧!
谢相迎来到门外,果然看见长公主府上的周晏与周宜珠。
二人金童玉女似的立在院中,谢相迎想上去打招呼,却又想起自己如今不是以摄政王的身份见人,便停在了原处。
周宜珠注意到西偏殿外的人,探头看了看,问道:何人立在门外?
谢相迎上前两步行礼道:微臣谢尹见过郡主,见过公子。
周宜珠不认识谢相迎,倒是周晏对他有几分印象,他拉了拉周宜珠的衣角,提醒道:宜珠,这位是谢太傅,按理你得对他道一声谢。
若不是谢相迎,前去和亲的就是周宜珠了。
道谢?那是泾王殿下的功劳,跟他有什么关系。周宜珠冷哼一声,目光匆匆从谢相迎身上闪过,带着身后的下人往正殿去。
周宜珠这小丫头人不错,只是被长公主惯坏了,少有放在眼中的人。谢相迎被这么一通说,人也不恼,只静静站着。
周晏见周宜珠走的匆忙,替她赔礼道:舍妹在府上少见朝中事,还请太傅大人莫要见怪。当日接风宴献宝,宴儿看得并不真切,不知日后可有机会向太傅请教司南这玄妙之物?
若是公子有兴趣,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
第17章东偏殿那位才死了多久
周晏是大将军周旋的儿子,虽只有十二岁,骑射之术已堪称一绝。摄政王府的隔三差五送来的雉鸡鹿肉,狐皮貂裘,便是这孩子亲手射到的,也算是个可塑之才。
周晏对谢相迎十分客气,小小年纪的人有自己的算盘。
府上还没有骑射师傅,长公主本打算请谢镰亲自教导,可谢镰因为前驸马周旋将军,一直对公主府的人避而不见。见不到谢镰将军,就只有在谢相迎的身上用心思。
二人简单说了几句,周晏才别了谢相迎往正殿去。
谢相迎看周晏身后的小厮提着大大小小的盒子,估摸是佳节将至,长公主府上让两个孩子亲自来送些东西来慰问小皇叔。
几人在正殿谈话,孙良玉守在殿外。
昨日衡林监的管事派人来请谢相迎,说是想当面说冬薯种植之事。
凌琅的意思是稳妥起见,先让衡林监的人学会种植冬薯,再由衡林监往宫外的良牧司派人教学。谢相迎面上同意,心底下总觉得不妥。这宫里宫外都是靠人力传信运东西,等万事准备齐全了,种好冬薯再送去北边,来来回回几个月,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谢相迎看所有人都在正殿,估摸着一时半会儿凌琅也不会传唤他,便一个人提着在陶盆里种的冬薯往衡林监去。
衡林监的管事孙清灵,是将军夫人江未知的远方亲戚。当年孙清灵落难,幸得江未知举荐,才在宫中有了安身之处,听江未知说是个可信之人。
谢相迎跟着衡林监的丫头春梅来道院内时,孙清灵正蹲在屋外查看花草。
打远看见谢相迎,孙清灵先是一愣,待人走近,才起身行礼道:谢大人有礼,今日怎么不在通幽殿?
谢相迎拱手还礼道:昨日春梅姑娘过来,说是姑姑有请。
孙清灵放下手中的铲子,接过一旁小丫头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道:前些日子派人送来的书信奴才看过了。这信中种植的法子写得详细,依老奴看,不如眼下就送往司农院,那里劳力也多,种起东西来也快。
衡林监虽在宫中,但大部分都是丫头内侍,重些花草尚且可以,粮食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只送往司农院可不够。谢相迎思量了片刻,问孙清灵道,从此处到东北军营是走水路快,还是旱路?
孙清灵没有立刻回答,两人往屋中走,待谢相迎坐下才道:走水路快些,眼下湍流急,过去应该很快。大人是想
她的目光落在谢相迎脸上,像是要把人仔仔细细看个清楚。
谢相迎打从第一天到北齐,就常被人用这样的目光打量,如今也坦然接受了。在他看来这幅皮囊不过格外俊秀些罢了,不知为何总有人目不转睛。
我想把这东西尽快送去北方军营。眼下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咱们种着,那边也不耽误。
谢相迎敢把这个盘算说出口,
孙清灵略略一笑,提醒道:此事不如回禀陛下再行决断。
回禀他。
这事告诉凌琅,少不得要被太后知道。长乐宫那位主子最是磨叽,再找几个臣子商议商议,一来二去,定要耽误了时辰。可若是不告诉凌琅,再让他跪几个时辰怎么办。
谢相迎看着孙清灵,思虑许久没有说出话。
谢相迎的大名,孙清灵有所耳闻。这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主儿,宫里头的规矩一概不知,朝堂上的规矩也没怎么记住,只怕日后少不得遭罪。这宫里头因为坏了规矩而命赴黄泉的人可不再少数。
恕老奴多嘴,大人一心为北齐,可这北齐终究是的凌沈二姓的天下。这规矩再繁琐,既被定下来便有他的道理。许多事宁可做不成,也不能坏了规矩。
孙清灵是宫里的老人,数十年来前朝后宫的风风雨雨见过不少,谢相迎这样的少年才俊跟韭菜似的,长一茬就被割掉一茬,不懂这中庸之道,始终长久不了。
谢相迎恰恰是个急性子的人,有什么想法不能立刻实施就容易把自个儿被憋坏。他在思量孙清灵的话,但始终不会动摇最初的决定。回禀是一定要回禀的,先斩后奏或许更合符合自己的作风。
多谢姑姑的话,谢尹会小心行事的。这是宫外一家铺子做的点心,姑姑尝尝。
谢相迎把带来的陶罐和一包槐花饼放在桌上,正打算起身,蓦地被孙清灵拉了一把。
谢相迎看着孙清灵,等着孙清灵开口。
孙清灵看了外头一眼,关上门窗道:奴才听太医令谢大人说,您现在住在西偏殿?
是。
大人稍等奴才片刻。
孙清灵的眸光晃了晃,松开谢相迎的衣裳,往里屋去。
谢相迎站着等了片刻,见孙清灵抱着一只锦盒出来。那锦盒十分朴素,打开之后里头有一只装着朱砂的碟子。
姑姑,这是?
过些日子就是下元节,这样的日子,要描红祈愿的。将军夫人说,要老奴多提醒大人这些规矩,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描红?
谢相迎坐在凳子上,只见孙清灵拿了跟纤细的毛笔,沾了些许朱红的燃料,在谢相迎的眉梢点了一枚细细的红痣。
谢相迎看着这颗要仔细看才能瞧出来的红痣,问孙清灵道:这是什么规矩?
孙清灵浅浅笑了笑,道:下元节神官赐福,百鬼躁动,少不得阴气重些,这眉稍的痣可祈愿,也可逢凶化吉,有大用处。
原来如此。
这老一辈人,还挺迷信。打从小时候他奶奶给他在端午绑过花线起,就再没这样重视过节日了。
谢相迎用手摸了摸眉角的红点,那东西宛若天生一般,一点不掉色,也不知用的是什么染料。
孙清灵略略一笑没有说话。
这谢相迎能留在通幽殿,除了天时地利就是人和。这人和是怎么回事,谢相迎当局者迷,孙良玉守口如瓶,她却是看的清除。东偏殿那位公子才没了多久,如今沈为川就举荐了谢相迎来。有这么个天上掉下来的人物,她得想法子保着,将来有一天有大用处。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ovo
第18章撩人之态
两人第一次见,却十分投机。
谢相迎对将军夫人江未知有感恩之意,爱屋及乌连这位孙姑姑看着也十分面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