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之间,一早便不只靠着系统的任务在维护了。这一点,反应迟钝的人,始终没有意识到。
.
六月初六,炮仗声响彻太平街。
高头大马上的人一身玄衣,手持缰绳带着迎亲的彩车往长公主府去。
远在军营的少年帝王来不及赶回,只用千里快马送来一道诏书,将宜珠郡主封为定和公主。
定和二字,便是这数月以来,最好的消息。
慕轻州这个郡马摇身一变,成为北齐的驸马,一时间风光无两。
长公主与周旋两位和离的夫妻坐在高堂之上,谢相迎以摄政王的身份与几个小王爷坐在客位。
两位新人向长公主与周旋行过礼后,周宜珠单独跪在地上给谢相迎叩了首。
宜珠感念皇姥爷的恩德,无论宜珠身在何处,都会谨记皇姥爷的教诲。
一声皇姥爷叫的谢相迎心下软成一片。周宜珠无论在外如何气焰嚣张,在凌倾允面前,始终是一口一个皇姥爷的小丫头。
谢相迎看着满头朱翠云髻高束的小姑娘,心下突然感慨万千。原是打算为凌琅娶妻立后的,如今却见到了自家人出嫁的场面,他一时不知是喜是悲。
卓萤将备好的牡丹金锁放在宜珠手中,甜声道:瑶台月下无双艳,春色人间第一香。定和公主贵如牡丹,愿公主一生长乐富贵,顺遂无忧。
这些吉祥话是谢相迎教了许久的,卓萤记得很好。
宜珠多谢皇姥爷。周宜珠又拜了一拜,起身时一双杏眼含着些晶莹的泪,她看着谢相迎道,听阿召说皇叔要远去燕国,不日便要动身,燕国那样远,是我从未听过的地方,皇姥爷可不可以不去。
年过二十三的人,面上仍是一幅小女儿的神态。平日里谢相迎往长公主府上吃酒,这丫头最爱拉着自己的袖子谈天说地,谢相迎心下虽不舍,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不能把宜珠留成老姑娘。
此去燕国是为了朝中政事,若是顺利,明年这时候也该能回来,到时候皇姥爷给你带燕国的点心。
谢相迎唇角带着笑意,心下却有些酸涩。
这消息他只对阿召和卓萤说过。他也不想在这大好的时候提出离别,但眼下凌琅风头正盛,如那新官上任一般,若是打赢了竟胜那场仗,很快就要将火烧到摄政王府了。他总要将摄政王这个身份支到天涯海角去避上一避,免得帝师还没死,摄政王先成为阶下囚。
周宜珠眸中满是不舍,一旁站着的慕轻州哄了好一会儿,才将周宜珠哄了下去。
成亲大礼后,宾客各自饮酒。
慕轻州一桌一桌地敬酒,烈酒入喉,脸红的厉害,话也多了不少。
待走到谢相迎这一桌,人揽着谢相迎的肩膀说了好些胡话,大半是说自己不想成婚,更不想卷入长公主府上的恩怨。
谢相迎垂眸看着挨着自己醉汉,问他道:陛下还未回北齐,你既不想成婚,拖几日便是,又不会有人催你。
慕轻州打了个酒嗝,道:王爷不知,我等得,宜珠等不得了。
他说罢,一只手放在了自己小腹之上,无奈地笑了笑,然后靠着人昏了过去。
你
怪不得这样着急,原来是奉子成婚。谢相迎想骂他两句,话到口中,又觉得此刻慕轻州喝得不省人事,必然是听不到的,便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几个下人将慕轻州抬走,谢相迎深吸了口气,琢磨今后怎么提点提点慕轻州。周宜珠虽娇纵,却是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好姑娘,他不想让这丫头今后的日子难过。
耳畔的丝竹声一直未停。
都察院院使是个上达兴盛阁,下通百官的职位,今日的喜宴,上到公主王侯将相,下到富商,盛京之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个齐全。
也是在这人多的时候,谢相迎终于看到了那位久居深宫的二公主凌蔷。
这人穿着淡黄色的衣裳,眉若远山,眸似天星,那一幅与世无争之态,与沈太后有八|九分像,一眼便知是沈氏之女。
似乎也注意到人群中的谢相迎,凌蔷起了身,缓步往谢相迎的方向走来。
皇叔安好。
垂着流苏的宫裙曳地摆动,凌蔷对着谢相迎略略屈膝行礼。
坐在一旁的赵王闻言,皱了皱眉,起了身往另一桌去喝酒。
谢相迎心道这赵王一向好玩,鲜少有这样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也不知今日是怎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
第41章谢相迎死了
谢相迎瞥了匆忙离去的赵王一眼,没有说话。
凌蔷坐在赵王的位子上,拿起镶着玉石的酒壶将谢相迎面前的酒满上,浅浅笑道:许久不见皇叔,今日一见风采更盛从前。
她话里是经过伪装也掩不住的冷淡,扑面而来的是衣袖间淡淡的檀香味。
谢相迎对这样看似清冷的女子没什么好感,他不是个爱和人攀谈的人,旁人不喜欢他,他不会用热脸去贴。
凌蔷见谢相迎没什么反应,只道:许久不见,皇叔是要与蔷儿生疏了么?
公主说的哪里话,只是今日悲喜交加一时不能回神。
谢相迎说的是实话,这会儿心里又是周宜珠又是慕轻州,他实在不能再应付别的人。
宜珠运气好,能在尚且好的年纪遇到中意的郎君。凌蔷说话时眉宇之间带着淡淡的忧愁。
谢相迎听见这句话,忽才想起这位公主已年过二十五。
姻缘天定,公主只静待良人便是。
若是没有姜姬顶替,这凌蔷公主的良人该是黎昀。凌蔷看上去不是个心思简单的人,和黎昀在一处不知会是如何一番景象。
谢相迎态度冷漠,凌蔷也不自讨没趣。见谢相迎始终不肯喝自己倒的酒,凌蔷说了两句话也就匆匆离开。
人来人去,给原本酒气冲天的地方,带来淡淡的熏香味道。
北齐的贵族喜欢各式各样的熏香。通幽殿是花香,摄政王府是带着甜味的檀香。谢相迎喜欢甜淡的味道,每每闻来总觉心旷神怡。
在长公主府热闹了一晚上,谢相迎在摄政王府换回谢家公子的衣裳,才往通幽殿去。
晚间忍不住吃了两盅酒,马车晃的人难受,谢相迎便下了马车,从北门往通幽殿走。
脑袋昏胀的厉害,谢相迎在长街上扶着墙吹了半天的夜风,才清醒了些。
他酒量向来不好,两盅而已,竟到了如此难受的地步。
未走进通幽殿,便听见里头几个丫头内侍喧嚷的声音。
谢相迎从回廊穿过去,发现云子寒提着扫帚将几个丫头护在了身后。
这人打从被长公主送过来就赖上他一般,住在通幽殿再没出去。长公主那边不提,谢相迎也懒得去安排,只将人交于孙良玉安排在内侍们所住的房间。
好在这人尚且安生,除了烦人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谢相迎觉得,这人一定只和玄婳有些愁怨。
这是怎么了?谢相迎上前问了一句。
凝云看见谢相迎,忙跑了过来:晚间收拾的时候在小厨房发现一窝老鼠,一个个有小猫那么大,太傅大人快些回去吧,免得被吓到。
区区老鼠而已,又怎会被吓到。
谢相迎将凝云往身后带了带,走到云子寒身侧,正要开口问上一问,忽见几个黑影从角落蹿了出去。
那是老鼠?
这东西看着有赵王府上的哈巴狗那么大。
云子寒没有说话,只提着扫帚跟过去。
那老鼠穿过回廊,一路窜到东偏殿,上了窗棂,咬破盖着的轻纱钻了进去。
凝云看那老鼠进了东偏殿,一双眉紧紧拧在一起。
了不得,这活祖宗怎么偏偏去了这地方!
凝云心下着急的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云子寒看了那被咬破的木头轻纱一眼,道:这破口想是早几日就有了,这老鼠轻车熟路只怕在里头做了窝。你不快些把这门打开,要是咬坏了绫罗绸缎,你们皇帝一准降罪。
这
东偏殿没有孙良玉的命令,是不可以打开的。
凝云犹豫的很,身后的红玉提醒道:陛下平日里那样宝贝东偏殿,想是放了不少珍贵物件儿,那老鼠这样大,东偏殿今日要遭殃了。
云子寒见凝云愁眉不展,只道:若是怪罪下来,你就说是我开的,我这一条命不值钱,要杀要剐随了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