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一幕幕浮现,田馨的心里更加酸涩了,这么好的一家人,田馨怎么可以听信沈红缨的挑拨,以为林家都是坏人呢?
到县城的火车就这么一趟,下火车的时候天有点黑,从县城到镇上,还得坐一趟客车。
田馨大包小包折腾的要吐了,天黑了才赶到镇上。
这个时候田馨有点后悔,她当时想着给林家人一个惊喜,就没往林家寄信,现在到了镇上,怎么去北淀村成了问题。
好在田馨运气不错,在镇口遇到了一个赶牛车的大爷,听说要去北淀村,大爷抬抬头:你这丫头看着眼生,谁家孩子?
田馨道:村北头老林家,林海明。
大爷点了点头:行,上牛车吧,我稍你回去。
到了村口,田馨抓了一把糖:大爷,麻烦您了。
直到田馨走远,大爷口中念叨着:林海明家里不就两个儿子吗?这姑娘是他家亲戚?
进了村,走在熟悉的土路上,田馨的回忆翻涌而来,那棵老槐树,田馨小时候时常在那荡秋千,赵婶子家的大黄狗,小时候还曾追着田馨撵,回忆的力量就在点滴的日常里,田馨红着鼻子,走到了林家的房子。
还是熟悉的土坯房子,院门口的柿子树还在,田馨喊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声音太过涩,卡在嗓子里,发出微弱的声音。
最先看到田馨的是一个女人,蒙着蓝色的头巾,身材姣好,田馨看着陌生,对方拿着簸箕,问:这位女同志,你找谁?
田馨还没搭话,听到有人喊她:是馨馨,是馨馨回来了吧?
养母李梅花看起来更苍老了,田馨忍不住喊了一声:妈!
林家院子里热闹起来,一家人把田馨迎了上来,大哥林军介绍着:馨馨,这是你大嫂黄翠翠和小侄子。
田馨望过去,黄翠翠面色局促,身边还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
李梅花先是抱着田馨痛哭,林海明劝了半天,李梅花才止住哭声,得知田馨结了婚,李梅花更是感慨不已。
田馨问:我二哥呢?
林军道:说是要做生意,又出去好几天了,二十多的人了,一点正事都没有。
田馨连忙把带回来的东西交给了李梅花:妈,这些年是我不对,也没跟你们联系。
李梅花摇摇头,抹了一把泪:你也不容易,妈不怪你,你离开的这几年,家里人都想你。
黄翠翠看到田馨带来的东西,眼睛都直了,她一直在农村生活,嫁人也是从隔壁村到了北淀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哪里见过这么多好东西。
田馨把点心和大白兔糖往她手里塞,黄翠翠也不敢接,这么精致的包装,一定特别贵。
田馨长得也好看,比林家人白净,杏仁眼水汪汪的,穿着掐腰的大衣,黄翠翠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女同志。
黄翠翠身边的小男孩扯扯田馨的衣角,奶声奶气的喊道:姑姑。
黄翠翠连忙把孩子拉走:铁蛋,别摸脏了姑姑的衣服。
这时候田馨才知道,每年林家人都给田馨写信,但是没收到过回信,后来林军按照田家人当时留的地址去省城找,发现地址是假的,就这样,和田馨彻底断了联系。
再后来,兄弟两个又去省城寻了几次,但这么大的城市,想找一个人可太难了。
田馨叹气,养父母一家对自己是实心实意的好。
林家在院子里又盖了两间房,给老大林军一家住,日子比前些年也宽裕了一些,当然比不上城里,但在村里,林家过的还算宽绰。
田馨这次回来,出乎林家人的意料,李梅花攥着田馨的手问了不少事情,听说她下乡做了几年知青,眼中闪着泪花:大西北那个地方条件艰苦,还不如咱们这边,可真是遭罪了。
黄翠翠挨着板凳边坐了下来,她绞着手指头,也不吱声,早就听说家里早年间收养过一个闺女,后来被城里的亲生父母接走了,全家人都不怎么提,一提起小闺女,婆婆就叹气,没成想,小姑子回来了,还带了这么多好东西。
田馨拉着黄翠翠往炕边坐,笑道:大嫂,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妈刚才还夸你勤快孝顺呢,我大哥娶了你,是他的福气。
黄翠翠腼腆的笑了:咱们乡下人也不太会说话,妹子,以后有用得上嫂子的,尽管吱声。
田馨很开心,大嫂是个好相处的人。
黄翠翠也开心,田馨带回来的东西不少,李梅花舍不得吃,都藏在了柜子里。
麦乳精在供销社可是紧俏货,价格贵不说还难抢,铁蛋之前嘴馋别人家的孩子喝麦乳精,看的怪让人心疼,这下好了,满满一大罐,李梅花都给了她,说留着给孙子慢慢喝。
田馨给林家人留下了自己的地址,李梅花小心翼翼的放好,田馨说:爸妈,以后咱们常走动,我还跟你以前一样,是你们的亲闺女。
望着林家人真诚的脸,田馨想起了书里,林家人对自己真心实意,后来二哥到省城上门找到了她,田馨一顿讽刺,说林家是打量田家人条件好,想打秋风,气的二哥转头就走,说要断绝关系,可即便如此,后面自己落魄的时候,林家也暗自接济了几次。
田馨现在没工作拘束着,在北淀村住了好几天,铁蛋开始认生,到了第二天,就追着姑姑跑,晚上要不是黄翠翠拦着,还嚷嚷和田馨一起睡。
在家门口,田馨遇见了自己的两个发小,徐忠和杨彩萍。
杨彩萍从小就爱和田馨攀比,她生的也俊俏,但比田馨差着一点,为了这个,没少暗自生气。
杨彩萍瞧见田馨回来,揉揉眼睛,随后阴阳怪气的说道:哎呦,咱们城里人回来了?
田馨离开北淀村音信全无,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说林家养了这么多年,养了个白眼狼出来,攀上了城里的亲生父母,养父母问都不问,说田馨没良心。
田馨淡淡道:回来看看家里人,什么城里农村的,我也是北淀村的人。
杨彩萍心里得意着,田馨回来好几天,关于她的情况,村里也大概知道一些,去城里也没享福,赶上上山下乡,不照样去农村待了好几年?回了城连工作也没混上。
可杨彩萍就不一样了,她今年中专毕业,学校包分配工作,工作安排的地点是省城的五金工具厂,铁饭碗,正式工,在北淀村来说,她这学历这工作也是独一份,很快,她就可以成为城里人了,比田馨还高一个档次。
杨彩萍还有点可怜田馨,早早嫁了人,听说嫁的条件还不好,丈夫连家都不回,从小攀比的心气儿少了点,对田馨的怜悯更重了几分。
田馨自然不知道杨彩萍的心理变化,杨彩萍语气和缓些:咱们从小长大的,以后我也去省城工作,你还不知道吧?我毕业包分配,铁饭碗。
对于杨彩萍,田馨有印象,在书里后面的剧情,她和田静认识成了朋友,没少阴阳怪气的给田馨使绊子,对于这样的人,还是离得远远的好。
杨彩萍热络异常,最后打听田馨的地址,说以后有机会在省城见面,田馨编了一个假地址留给杨彩萍。
黄翠翠和林军夫妻俩上了一次山,带回来山上的野果野草,林军记得田馨小时候最爱吃山上的野果子。
李梅花满院子寻摸,想着给田馨带点啥,家里养了几只鸡,李梅花杀了两只肉鸡,褪毛收拾干净后,打算给田馨带上。
肉鸡是留着过年杀了改善生活的,田馨不要,李梅花道:馨馨,爸妈也没啥给你带的,这两只鸡是家里人的一番心意,你不能不要,不管你是林馨还是田馨,你永远是妈的闺女,以后有时间了,常回家看看。
李梅花大字不识,但她明事理,懂是非,对田馨这个养女一向视如己出。
田馨临走前,铁蛋抱着她的大腿哭着不撒手,黄翠翠哭笑不得:铁蛋,你姑家在城里,人家要回家。
姑姑不能走,我要和姑姑在一起。
好不容易安抚好铁蛋,林军提着东西,把田馨送到县里去坐火车。
现在改革开放,农村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听说徐忠他哥去了广东发展,赚了不少钱,好像是做什么服装生意的,田馨听林军提了几句。
田馨是知道一些未来变化的,现在还只是开始,只要能抓住机会,就能改变贫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