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蔚冬一本正经:当然。
随机他又道:准备好肚子,我的红烧肉还得你赏脸。
这些猪肉不是供应内的,测绘局从乡下弄来一头猪。
价格很优惠,只面向单位的职工销售,算是一种福利。
每人最多购买五斤,苏蔚冬买了五斤猪肉回来。
他知道田馨爱吃红烧肉,索性晚上就做。
家里还有三斤的肉票,月底到期,现在不缺吃的,等月底再去买。田馨说。
从今年来说,各项供应宽松不少。
连最难卖到的红糖,供应量也上来不少,月初去一般都能买得到。
外面都说,现在轻工业的产量提升了。
红烧肉很快出锅,苏蔚冬又炒了一个醋溜白菜片。
她忍不住感慨:还是在家好,家常菜比吃食堂强。
她们学校的伙食相对还算不错,但都是大锅菜,味道差不多。
苏蔚冬做菜好吃,饭桌上,田馨换着花样夸他。
到后来,苏蔚冬红着脸闷头吃饭。
其实你不用这么夸张,就算不夸我,我也愿意给你做饭。
田馨心虚的低头,男人越夸,干活越有劲,不夸可不行。
为什么愿意给我做饭啊?
因为你是我媳妇,不给你做,我给谁做去?
似乎挺有道理的。
苏蔚冬夹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放进田馨的碗里。
他心里想。
为什么给你做饭?还不是因为喜欢你?
苏蔚冬没说出口。
他觉得很肉麻。
肉麻的话,他更愿意写在信里。
对面,田馨吃的一脸满足,不住的夸赞。
明知道她言过其实,苏蔚冬心中依然美滋滋的。
她的每句话,都甜到他的心坎儿上。
这辈子,他认栽了。
134.第一百三十四章小姨回国(掉落红包)
首先做好衣服的裁缝铺,是给田馨做过旗袍的那家。
叫永新裁缝铺的,王裁缝手艺很好,邻里交口称赞。
田馨过去拿衣裳。
这回田馨和褚微微商定,做了四件。
第一件是淡紫色的长裙,领口往下有竖向的褶皱。
第二件是格子衬衫,在剧里,女主角穿的那件是红白格子相间的,田馨没找到一模一样的料子,就找了一匹淡蓝和秋叶黄相间的棉布,颜色也很好看。
第三件还是衬衫,颜色是淡蓝色的。
第四件是裤子,黑色喇叭裤,褚微微设计画图时,裤腿不像剧里那么外扩,更收敛些。
剧中,女主角穿过一条蓝色牛仔裤,这种布料难寻,她就放弃了。
七十年代的香江,年轻人早就穿上了时髦的牛仔裤。
去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大西洋底来的人》,里面的主角穿着喇叭裤,戴着□□/镜,引发了不少讨论。
田馨家里虽没买电视,但在报纸、广播也见过相关报道。
王裁缝把衣服递给田馨:你看看,满意吗?
王裁缝不看电影,自然不清楚这是电影女主角的衣服,只是说:款式挺新潮。
能不新潮吗?电影剧组淘换这些衣裳花费不少心血。
田馨夸赞道:都很好看!
这几件衣服拿回家,她才仔细端详。
王师傅的手工很不错,尤其是那件淡紫色的长裙。
剧中,紫色长裙是长袖的,田馨考虑到快夏天,就改成了短袖款。
其他三家陆陆续续也做完了,她喊褚微微过来,从中挑选。
褚微微翻来选去,从里面各挑了一件。
这几件是最好的。
田馨定睛一看,这四件,都出自王裁缝。
她和褚微微的看法一致,也觉得王裁缝的手艺最好。
王裁缝做的几件衣服,田馨暂时收了起来。
其他家还有十来件呢。
黑色微喇的长裤,是高腰的,穿上那件格子衬衣,把衬衣下摆塞进裤子里,显得腿长,电影就这么穿。
田馨让褚微微选一件,送给她。
褚微微挑了那件淡紫色的长裙:我喜欢这件。
成品衣服做出来,哪个服装厂愿意合作,还是大问题。
裁缝制衣的速度慢,数量根本追不上来,还得有服装厂配合才行。
国营服装厂门槛高,想寻求合作是真难。
田馨想着,电影里,女主角戴着的粉色花朵的丝质围巾很好看。
田馨手里还有之前的两匹丝绸布料,除了做旗袍,一直闲置着。
倒是可以做一些丝绸围巾出来。
围巾容易做,裁剪好锁边就成,金秋芳踩着缝纫机就能做。
围巾没几天就做出来三十多条。
田馨把围巾街上去卖,正好碰上了之前卖竹篮的丁大妈。
丁大妈还是卖竹编篮子,这回生意不错,只剩下三四个没卖完。
对方惊喜道:丫头,你有些日子没来摆摊了,换地方了?
最近比较忙。
丁大妈夸赞道:上次那面包服是真好看,我小闺女特别喜欢,你说怎么样?我大闺女看见了,说我偏心,她也想要一件,后来我等啊等,也瞅不见你,不然还得再买一件。
现在到了夏天,面包服早就过了季。
丁大妈,等秋冬的时候,我进货给您留一件!
丁大妈往田馨身上瞟,又瞧上了她这件格子衬衣。
这衣服哪里买的?
我找裁缝做的,跟电影女主角穿的一样。
电影女主角?
丁大妈动心:哪里能买啊?我给我闺女也买两件。
丁大妈有两个女儿,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正是爱美的岁数。
家里条件不算顶好,但也过得去,她每个月编篮子也能赚钱,买得起!
田馨苦笑:我也发愁,几件成衣我都做了出来,正在发愁没有服装厂的门路。
国棉厂那边,布料能提供,做服装就无能为力了。
她考虑过,要不要去找关厂长帮忙。
转念一想,为了她,关厂长还得去求别人,欠下一个大人情,万一服装卖的不好,还连累关厂长。
丁大妈思忖片刻说道:我们家大女婿倒是在服装厂上班,还是一个小领导。
有这层关系,哪怕办不成事,最起码能有牵线的,人脉很重要。
听了田馨的拜托,丁大妈一口答应下来:定个时间,我让女婿带你去服装厂里问问。
试试就有机会。
田馨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她相信,《庐山恋》里的衣服一定会流行起来。
相比较现如今比较单一的衣裳款式,电影女主角穿的时髦好看,哪个女同志不想拥有一件?
当然,丁大妈女婿的关系,田馨没抱太大希望。
姑且试试,一个国营大厂,哪是那么容易说动的。
田馨还有第二个打算。
如果服装厂那头的关系实在走不通,就让林原去广东那边想想办法。
那边做服装的厂子会变通,更容易打通关系。
丁大妈的女婿在首都的一家大型服装厂上班,是车间的小组长,姓平。
田馨带了两盒中华烟,平组长客套说:我听我妈提起你,说是做私人服装生意的,挺有本事。
简单聊几句,他发现田馨还在上大一,就更敬重几分。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能懂得做生意的门道,不是一般人。
平组长带着田馨去找了车间主任。
从规模上讲,他们厂子放眼首都,也是规模最大的,订单源源不断。
对于田馨的提议,车间主任不感兴趣。
服装厂有稳定的订单来源和销货途径,销量一直也不错,没有要创新的打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