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是她识人不清,没想到那家人心肠毒如蛇蝎。
外面有人敲门。
苏全友打开一看,是楼里的邻居,也是同事。
对方指指下面:楼下有个年轻孩子站着呢,看着挺可怜的,我买菜回来一问,说是你侄子,做错事被赶出来了,说是想在楼下站着,直到你原谅为止。
邻居也不知道前因后果,就是觉得有点可怜:看着岁数也不大,要是哪里错了,你当长辈的就担待点,别跟孩子计较,快让他上来吧。
苏全友刚稍微平复的心情,又跌宕起来。
她笑道:你不知道细情,这本来是家丑,我都要被冤枉死了,不提也不行,这个侄子心机深,还惦记着我跟老杜那点家产呢。
苏全友简单把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要不是我发现那封信,还被蒙在鼓里,傻乎乎的替人家安排工作呢。
同事也觉得稀奇:你也不是没后代,还有双双呢,有闺女在,能轮得上一个侄子?
苏全友无奈道:谁说不是?摊上这么一门亲戚,实在头疼,要是家属楼谁讲说这件事,你可得替我分辨分辨。
包在我身上,你这侄子,是个人物,差点把这盆子脏水直接扣你头上。
从客厅的窗户往下看,苏蔚江还站在楼下。
刚才上门的同事下去吵了几句,过了一会儿,苏蔚江离开了家属楼。
终于把人送走了,苏全友松口气。
苏全友又想起了苏蔚冬。
还是这个大侄子人品好,明是非,懂礼貌,平时话虽然不多,不会讨好人,却是个靠谱的。
她皱皱眉,唯一的缺点呐,就是福气差,没娶着好媳妇。
苏蔚江虽然是个白眼狼,也不代表着田馨就是好人。
她还是个搅家精,如果不是她在中间掺和,蔚冬不会和她生分。
苏全友抱着女儿,轻轻哄道:前些天是妈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
杜双双从她怀里钻出来:妈,我早就看出来,表哥不是好人,你不信我。他都是装的,给我讲题的时候,特别不耐烦,嫌我笨,当着你的面,就装的特别有耐心。
苏全友叹口气,她被蒙蔽了双眼,见识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孩子。
要是肯相信女儿的话,也不会被苏蔚江哄骗这么久。
想起吃到苏蔚江肚子里的各种肉,她就觉得亏得慌。
给谁吃都能念个好,偏偏喂了那个白眼狼。
苏蔚江这边的消息,过了十多天才传到田馨那。
苏全友又去单位找苏蔚冬,说苏蔚江惦记她的家产,被轰出了门。
田馨并不意外,她没在现场,也能想象出当时的情形。
一定很有趣。
苏蔚江是横亘在她心头的一根刺,如今他灰溜溜离开了首都,就算大学毕业分配工作,也只能留在省城,或是回老家,没有了首都的指望。
眼不见为净,苏蔚江离她远远的,省心。
田馨估摸着,苏蔚江大概会留在省城。
省城是大城市,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老家更加优越。
他是一个志向高的人,首都去不成,肯定会想办法留在省城。
赵桂芬心肠软,赶明儿还得写封信嘱咐嘱咐,一家人别跟苏蔚江来往,就当没这个亲戚。
至于苏蔚雁那,田馨不想插手。
人家两个毕竟是亲姐弟,她这个堂嫂是外人,掺和太多惹人嫌。
蔚雁无论愿不愿意跟弟弟走动,都是她自己的事。
苏蔚江那个人心高气傲,这次被姑姑狠狠数落一通,心里一年半载都不会痛快。
张秋莲那个人唯利是图,这两家人且得闹一闹。
还有那个不明事理的奶奶李改花,她是最疼爱苏蔚江这个孙子了,难免会一味的护短。
苏全友夹在亲妈和侄子中间,也得烦恼一阵子。
苏蔚江离开了首都,田馨畅快不已!
说苏蔚江聪明吧,他也傻的要命。
在信里毫不顾忌,竟然敢坦露自己贪图家产的真实想法,也不怕被姑姑一家看见。
田馨给赵桂芬的信没拖沓,第二天就寄了出去。
洋洋洒洒三页纸,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别掺和二叔一家的事。
另外,田馨还往苏蔚兰的学校寄了信,苏蔚兰在省城,回家方便,几乎每周都能回去。
苏蔚兰办事拎得清,有她在身边时常劝着,苏蔚江的主意也打不到他们家身上。
苏全友讨要的那四十块钱,张秋莲要是拿不出来,说不准就会去找赵桂芬借。
没多久,倒是苏蔚雁给田馨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知道了事情的后续。
苏蔚江去找苏蔚雁借钱,苏蔚雁找借口,一分钱没借,说养孩子费钱,家里日子不宽裕,婆婆家还有欠债,拿不出来。
最后,还是张秋莲东拼西凑了四十块钱,寄给了苏全友。
苏蔚雁说,苏蔚江的学习成绩还算优异,省城有一家很不错的单位想提前签他,福利好,是稳定的铁饭碗。
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个好选择,其他人都争先想去。
当时苏蔚江惦记着首都的工作,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姑姑身上,认为自己肯定能分配到首都去,就婉拒了那份工作。
后来,首都的工作彻底没戏了,苏蔚江又惦记上那个单位,人家不招人了,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果。
虽说毕业前也能分配工作,但那么好的机会,不会再有了。
苏蔚江懊悔不已,说自己不应该心气太高,一心想往首都跑,喝了好几天的闷酒。
对于这个弟弟,苏蔚雁没太多的情绪,最后她总结了一句。
都是蔚江自找的,算计来算计去,把自己算计进去。
145.第一百四十五章金秋芳的请求(掉落红
成功送走苏蔚江,田馨心情愉悦。
俗话说头伏萝卜二伏菜,入伏以后,菜地里种上了萝卜。
又过了一个星期,苏蔚冬又撒上了白菜种子,立秋时白菜出了苗。
对于种菜,苏蔚冬和田馨都是一窍不通,没少问邻居。
十月中旬,白菜才能成熟。
田馨坐在院子里,望着菜地里翠绿的白菜,心里开心满足。
冬储的大白菜,是冬天最常见的菜了,家里种植白菜,吃菜方面能方便许多。
她琢磨着,等白菜都砍完,就放进地窖里。
到了冬天,可以多买点土豆和萝卜。
天气开始转凉,田馨把衣柜收拾一遍,两个人都穿上了毛衣。
药枕的生意还在做,田馨不像开始那么上心,不过卖衣服时也会带着卖。
抽时间,田馨去找了一趟金秋芳。
租房这好久没回来了,以前的邻居还认识她。
这不是田馨吗?来找秋芳吧?
嗯,我找秋芳姐有点事。
秋芳现在不得了,成了胡同里的大红人,都想往她跟前巴结呢。
田馨没吱声,眼前这位孙奶奶,一向和金秋芳不对付。
如今,田馨的布料除了做枕头,也会拿来给金秋芳售卖。
如果卖出去一匹布,田馨会分给她三块钱。
布料比枕头还好卖呢,虽然是瑕疵布料,但价格不贵,还不用布票,左邻右舍不少愿意买的。
金秋芳手巧,还当了半个裁缝,如果有人买了布料想做衣裳,她也帮忙,收点手工费。
现在不光是这条胡同,隔着几条街的人,也寻过来找她,说跟着做药枕。
金秋芳为人也实在,相处之后都夸她厚道。
田馨进了院子,金秋芳正在洗衣裳,她擦擦手,忙站起来:田馨来了?是取枕头吗?
这次我带了两条鲤鱼过来,从摆摊的小贩手里买的,秋天的鲤鱼最是肥美了,我买了好几条,都是活蹦乱跳的,想着给你送两条。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