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太阳光,盘身中泛着黄,等她拿到屋内暗处时,这青色中有带着一点蓝,真的挺有趣的。
田馨好奇的问:朱大爷,你是怎么从人家手里忽悠着把盘子和碗买下来的?
朱大爷说:忽悠这词说的好,再怎么粉饰太平,说白了,其实也算骗,要是主家知道东西值钱,要么抬高价要么索性不卖,干这行不能讲究良心,越是给的价高,人家越起疑心。
朱大爷把东西收起来,又道:我去收破烂,称完废品,顺手指着鸡窝的水碗和食碗说,这碗看着不错,挺好看,问卖不卖,一个盘子两个碗,每个五毛钱,平时一个碗也就两毛钱,我又忽悠,说盘子和碗留着喂胡同里的野狗,百货商店卖碗碟得要票,我没有,要是不卖算了,我去别人家问问,五毛钱也不亏,他们就点头了。
田馨点点头,瓷器得有票才能买,朱大爷的说法也合理,收个破碗留着喂狗,也能说得过去。
没想到,这三样汝窑,朱大爷才花了一块五。
朱大爷,他们家祖辈留着这样的宝贝,后辈不知道吗?
朱大爷说的隐晦:这么招人的东西,上一辈人不告诉也正常,安稳过日子比啥都强。
田馨也来了兴趣,拉着朱大爷教她怎么分辨真假古董。
朱大爷摆摆手:这不是几天能练成的功力,就算是我,说不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不过既然你想学,我就教教你,孩子,你在省城还能待多久?
田馨思忖片刻,道:能有二十天。
那成,要是有时间,每天你过来两三个小时,我给你说道说道。
田馨开心的答应下来。
174.第一百七十四章准备(掉落红包)
田馨回省城后,也没什么重要的事。
西西和北北喜欢黏着苏蔚兰和苏蔚秋玩,田馨倒是能挺腾出手来。
田馨和赵桂芬商量,每天去朱大爷那几个钟头,学学手艺。
田馨说的手艺,赵桂芬听不明白,捣鼓一些瓷器,有什么用?
不过既然田馨兴致昂扬,赵桂芬也没拦着,为了让她放心,赵桂芬道:两个孩子你不用担心,有蔚兰他们哄着呢。
回省城这几天,西西和北北开始吵嚷着找王美芹,后来田馨安抚安抚,拿着糖果诱惑着,逐渐就不提了。
王美芹平时虽然照看两个孩子,但西西和北北晚上都是跟着父母睡的,和田馨的感情也很深。
出门前,田馨答应西西和北北,回来带好吃的,这才放她出院子。
西西哼哼两声,说道:妈妈说话算数,说谎鼻子长!
田馨弯弯腰,笑道:放心吧,妈妈回家就有好吃的。
北北和苏蔚秋在院子里玩,对于田馨的离开无动于衷。
田馨又抱抱女儿,把孩子交给了苏蔚兰。
朱大爷每天下午出去收废品,田馨赶在上午过来。
其实分辨古董、字画这些,其实言传身教下来,没那么容易。
朱大爷这些年收了一些宝贝,有值钱的,有不值钱的,还有的是赝品,他瞧着好看一并收了回来。
把东西摆出来,朱大爷一样样和田馨解释。
朱大爷懂得多,还能说出某件东西的背后的故事,什么年代的更值钱,他也一清二楚。
朱大爷说:哪怕再过几十年,我估摸着标准也不会变太多,值钱的,永远都值钱,就比如你那个翡翠镯子,就是好物件,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好货。
自从知道那镯子是田馨舅舅留下的,朱大爷心里就有数,田馨姥家祖上也是阔过的,还留了一些东西传下来。
朱大爷说的口干舌燥,田馨拿出买来的桔子汽水:朱大爷,喝汽水润润嗓子。
还是你这丫头有眼力见。
朱大爷看些瓷器古董还行,字画方面,他真的不拿手,怕教错了,只简单和田馨聊了聊。
你在首都生活,现在人不识货的多,说不准有捡漏的机会,但记住大爷一句话,人不能贪,也不能去赚超过自己认知范围外的钱,这种钱烧手,夸张点,倾家荡产都有可能。就比如我收古董,要是价格高的,除非我十拿九稳,不然宁愿错过也不买,除非价格很实惠,哪怕是赝品也无所谓,这种可以收,一定要记住了,赚钱,赚的是你自己的眼界和手艺,眼界不过关,更得谨慎。
朱大爷又说:就比如首都那个琉璃厂,确实有不少真货,但赝品也混杂其中,想淘换到值钱的东西也不容易,收藏也讲究个缘分,不能强求,还是踏实做生意赚的钱更实在。
朱大爷的话有道理,收藏这些物件,怎么都有投机的念头在里面,投机就是有风险的,不是谁次次都能好运。
田馨道:朱大爷,你放心,技多不压身,我就是想跟你学习学习,我的心思还得放在上学和做生意上。
那就成,你开着饭馆,还卖服装,这两样都赚钱,日子已经强过大多数人。
朱大爷惦记着好友的信,又嘱咐说:你一定得帮我去问问。
嗯,朱大爷,等我回首都就帮您去问。
临近过年,饭馆的生意早就提前关门歇业了,黄翠翠也回了北淀村。
苏蔚雁现在跟娘家基本断了联系,逢年过节也不回去,她就在省城过年。
苏蔚雁如今日子过的也不错,崔明离开茶水摊以后自己做生意,赚的比茶水摊还多。
至于苏蔚雁,她守着饭馆,每个月也有固定的进项。
孩子有婆婆帮忙照看着,夫妻俩能有精力忙生意。
省城的私人饭馆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一条街上就多了三四家。
和前两年相比,饭馆的生意明显差了。
但这也没办法,之前省城的私人饭馆少,现在食客选择机会多了,这是没办法避免的。
田馨早就有了准备,没有什么生意是一直红火的。
她这个饭馆,开始是占据了时代的先机,抢在了众人的前面。
现在饭馆生意好歹还有不少回头客,还能将就着,好几个人指望饭馆开工资呢,虽然不能和开业那会儿比,好歹也能赚到钱。
借着开放的春风,很多人都开始做买卖,省城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田馨现在去了首都,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服装上,以后她肯定是要长留首都的,省城的饭馆,三五年还能支撑着,万一后面开不下去,对她的影响不大。
田馨比较担心黄翠翠和苏蔚雁。
其实苏蔚雁还好,崔明两口子做生意不发愁。
是田馨把黄翠翠带来省城的,要是饭馆开不下去,大嫂怎么办呢?
田馨忧心忡忡想完,又觉得暂时也解决不了,只是杞人忧天罢了,到时候说不定有更好的出路。
趁着有时间,田馨去找了吴婶。
田馨偶尔和吴婶通通信,基本处于半失联的状态。
红星早就不在茶水摊干活了,吴婶夫妻给儿子找了合适的工作,在造纸厂上班,是端着铁饭碗的正式工人。
每个月的工资虽然比不上茶水摊,现在只有三十五块钱,但好歹工作稳定,一家人都很满意。
吴婶心里感激田馨,要不是田馨让红星去茶水摊上班,磨练了他的心性,这孩子说不定就走歪路了。
如今儿子也算有了出息,吴婶欣慰极了。
吴婶迎着田馨进屋,家属楼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
吴婶笑道:田馨哪,两个孩子也带回来了吧?
嗯,都带来了,之前孩子小,就没回来。
吴婶早就听说田馨生了双胞胎,也替她开心。
现在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管的严格了,谁也不能多生,你这样多好,一下子生了俩出来,孩子有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