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昼夜关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9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对方言尽于此,不肯再多言。季郁彤连声道谢,挂了电话直奔楼上宁延办公室。

kr已经放假了好几天了,但是鉴于大事未落定,季郁彤、吴应都主动留下来加班。

大楼里空荡荡的,季郁彤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又急又密。

眼看快到宁延办公室门口,突然里面出来一个人,险些与她撞了个满怀。

季郁彤堪堪稳住脚步,抬起下巴,看着一脸镇定的吴应,问:“老大在吗?”

“在和周总打电话。”

“公事还是私事?”

“应该是公事。”

季郁彤颔首,绕过吴应,抬手敲了敲半开的门,看见宁延朝她点头示意,她才快步进去。

刚走到办公桌前,就听见宁延说,“他们应该早就得了消息,怕是一直在等我们撬开监管,坐收渔翁之利。”

第75章

鸿升办公室,周奚把玩着手里的钢笔,听着宁延的声音徐徐传来,“天圣应该很早就知道民生基金要开放的事……”

对于这一点,周奚并不意外。在国内要想获取“先机”,除了像他们这样靠着蛛丝马迹去推演,去谋划;还有一种便是有“登天梯”,凭借着强大的后台,拿到第一手的消息,天圣无疑就是这一种。

天圣看似是一家新兴的普通民营投资机构,但是,能在短短三年不到时间,就在业界站稳脚跟,并让同行“忌惮”,就非常“不普通”。

这两年,一些媒体把天圣比作十年前的KR,甚至吹嘘天圣比KR更牛,毕竟宁延用了十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天圣才三年就成为不可小觑的资本实力。

可惜,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在业界人士眼里,天圣连给KR提鞋都不配。

而但凡了解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人都清楚,宁延之所以能创造KR神话,是因为十年前,刚回国的他抓住了发展的“风口”。

当时,国内资本市场处在发展初期,公字号机构缺乏成熟的资本管理和运营经验,业务普遍偏保守,大多都尚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外资机构虽有和国际接轨的投资模式,但因为金融市场尚未放开,外资可经营范围少,属于典型的有力使不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