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御史大人夺娇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御史大人夺娇记-御史大人夺娇记湘也(1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安知珺未曾想自己失去的金银还有一日能回到手中,一时愣了,许久,才让柳梅将匣子打了开来,看着那满满一匣子的银票,吃惊:真,都是给我的?

说是州牧府那头补的,应是不假。白汀解释。

柳梅已经快速将那一迭银票数完了,啧舌:姑娘,这儿统共有二万六千两呢!

安知珺心里一惊,心里想这也太多了,当初离京她跟赵妈妈全身上下不二十两银子,好不容易存下来做压箱底的现银也不过四千两,就是算上阿爹给的那些程仪,也断不会超过六千两,如今被山贼劫了一遭,还回来却有二万六千两!

柳梅跟白汀不知实情,所以不清楚安知珺这次返乡带了多少钱银,只是想到她原本回彭城是待嫁之身,怕是将全副家当都带回来了,自是以为这州牧府返还回来的银子,都是姑娘的嫁妆折算的。

两人均是大户世家的丫鬟,听闻过彭城名门望族嫁女,有一万两以上的嫁妆,已经算得上体面了,而自家姑娘却足有二万多两,不是尚书府重视自家姑娘,便是姑娘自身有底气,看向安知珺的眼神都变了。

安知珺心里却矛盾得很。

收吧,自己那日被劫的财物明明只是眼前这钱银的抹头,便是算上日后给赵妈妈等人的抚恤银,也远远够不上六千两,不收吧,白花花二万多两的银子,都送上门来了,还要推出去,心里实在不舍。

挣扎了半晌,安知珺还是决定收下来。

反正如今除了自己,没人知晓自己那日实际损失的钱银有多少,钱财是傍身之物,谁会嫌少呢?自己如今虽是新得了一门婚事,可将来的事,谁知道?

收了这笔钱银,即便将来事情还有变化,自己也多了底气,而不用像现在身无分文,处处受肘。

安知珺其实心里清楚,州牧府会将这么大笔钱银返还与自己做补偿,里头,裴三爷该是出了不少力的。

想到裴三爷,她的心情便很复杂,因了这门亲事,她恍惚了几日,现在已经冷静下来了。

饶是她心底有再多不愿,也不得不承认,除去裴三爷本身的诡秘之外,这门婚事,真是不错的。

自己已经失去了名声,再寻一门好亲事的可能性不大,与其将来被随便嫁给低门小户的阿猫阿狗,还不如现在接受嫁给裴三爷。

毕竟,他可是护国公府的人,与其结亲,护国公府便是她的夫家,那她先前因为周家退亲而失去的依仗,如今又能找回来了。

况且,那裴三爷,便是再怎么是山精邪魅,也不曾取她性命。

就算定亲是他想拘着自己的手段,暂时来看,他也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

权衡利弊之下,安知珺心里已经可以勉强自己接受这门亲事了。

只是,嫁去护国公府,便是说,自己日后亦要再回京城讨生活。

安知珺想到了京城中的尚书府,眼神黯然。

作者有话要说:

系统:本系统跟你讲,你别乱来啊,本系统根正苗红,是要跟着大部队恰饭的,你别利用本系统再做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继续把本系统当背景板吧,继续把本系统当透明人吧,来吧,俺不care!(破音)

作者:

第27章

安知珺着白汀与柳梅收起了二万两,而后拿着四千两的银票,去宜宁堂找了祖母。

老夫人看着安知珺拿出来的银票,听她说今日州牧府送来补偿钱银的事,再听她的意思这四千两是补与六房带回来给彭城各房的程仪,当即笑着让黄妈妈收下了。

你跟裴三郎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定在六月初八,如今已经是二月末,距离成婚也就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与当初她嫁入周家定的日子所差不远。

裴三郎那边的意思,是他办完差使后把你一同带回京城,届时就在京里出嫁。

安知珺脸色一变,面露不舍。

老夫人看着安知珺,心亦不舍。原本该是她亲自筹备这孙女婚事的,没想到阴差阳错,从京城来彭城没办成婚事,还得从彭城回京城去。

如今彭城谁人不知,这京中来的裴御史,查出了彭城官吏贪墨贡品、矫诏假传圣意的大案,接连扳倒了前任州牧跟府尹,牵连之人达数百,如今都拘在了州牧府跟府署内,只等案情上呈天庭后,由圣上发落。

彭城一时变了天,都在纷纷议论崔祎与岑照和被抄家落罪之事。

崔夫人是周家嫡女,因此姻亲关系所累,周家半只脚踏进了泥潭,如今也是焦头烂额,急于从这起滔天大罪中脱身,亦未知最后能否全身以退。

现在来看,蓁蓁与周家退亲,倒成了一件好事!老夫人看着安知珺,心里却在暗暗道,那裴三郎果然是个能干的!

既然被劫的钱银都找回来了,那婚期亦已经定妥,万事安好,你也不用像前些日子那般愁心了,在回京之前,就好好陪陪祖母。

安知珺不愿意离开彭城,彭城有祖母,是眼下剩下最疼自己的人了。她只有在祖母这儿才寻得到温情,是以恋恋不舍。

祖母,要不,您也搬去京城嘛!况且,那裴彬,怕是用的便是回京结亲的借口,想将自己拘在身边的。

喔唷,我都一把老骨头了,还去那京里做甚么?老夫人这却是没有说实话,她不去京城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那儿媳妇明惠郡主。

明惠郡主是低嫁,她是太后最宠爱的庆王所出,以安家在彭城不过百年的根基,原本是入不了天家贵胄之眼的,无奈老六聪敏,皮相亦是家中最打眼的,当年响当当的彭城玉郎,说句丰神俊朗,龙章凤姿一点也不为过,不然,也不会柳氏去了以后,马上便被明惠郡主给瞧上。

想到柳氏,老夫人心里不得不遗憾。

毕竟是自己挑的媳妇,看哪哪都好,柳氏侍奉在她跟前那些年,日子是过得最为顺心的,如今的明惠郡主,哪能跟柳氏比呢?若是去了京城尚书府,还不定是谁侍奉谁,家里有个身份那么高的媳妇在,哪能像在彭城过得这么自在?老夫人可不会自讨苦吃。

不过呢,蓁蓁你放心,我啊,一定会给你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让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这些年祖母都从没有去过京城,想让祖母搬去尚书府,安知珺心知不可能,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当下只得勉强笑笑。

*

这一日已经是三月三,上巳。

虽彭城里官府人员骤变,但彭城城内的许多高门大户,这些事不过是给他们多了饭后茶余的谈资,其他时候的日子是照过的。

便如今日,因着春雪融尽,风和日暖,许多娘子,郎君皆游彭城城外,鉴赏春光,踏青于野,更设有曲水流觞,颂雅赋诗。

安知珺自也是来了,远远地看着彭城城里平日不见的许多姑娘在河边聚集起来,云霓霞锦,身姿妙曼,看得颇为赏心悦目。

往常在京城,那明惠郡主万不会让她参加这等活动的,所以算来,她还是第一次在河边过这个上巳节,还是安三奶奶带安知珑跟安知瑶出来时,跟老夫人提了一嘴,她过于好奇,所以才能出城的。

她们是寻了一棵垂柳停下的,下了马车后,便有城里相熟人家的娘子过来打招呼,安知瑶依然冷漠疏离得很,很快抛下她们跟相好的姑娘玩去了。

安知珺也不在意,看着那些郎君们更多的是聚集在宴席上吟诗作对,而姑娘们则有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的,还有放着纸鸢的,更多的,是到河边采兰草的。

据说,这一日采的兰草,别有含义,许多姑娘采来洗了送与郎君,便是定情信物。

说到定情信物,安知珺便忍不住往自己手腕上瞧了瞧。那人给自己的玉扳指手环,还好好地戴着呢!自从婚事定下来后,她便没了摘下来的理由。

知珺姐姐,我们也去摘兰草吧?安知珑看着河边聚拢的姑娘,道。

对啊,知珺你不是说没摘过吗?试试吧?等摘回来了,送一根给三婶婶驱邪!负责看着她们的安三奶奶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