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高百尺,塔下苍生皆似蝼蚁,她作为蝼蚁之一,大抵再也无法偷生,就此要坠楼身亡。
那也好,那也不错,能够从佛光笼罩的高塔坠落,结束她造了七级浮屠的一生,那也不错。
木阑干崩塌的一瞬,她以为可以解脱,像她以往看到的无数个话本子里心灰意冷的女主角一样跌下虚空结束生命,或许还有机缘可以重生一回,她一定会努力赚五十个钱买个炭盆,而不是傻乎乎地听了那个姑娘的话,贴上自己的半生。
跌下虚空不足九百生灭弹指一挥间,便听到有急切的声音飘摇在风里,清晰无比地传进她的耳中:小宛
她睁开眼,看到他未曾犹疑一跃而下,翩然白衣在暴雨中如一点孤鸿掠过,不及眨眼他已捞起她在怀中。
他不知从哪里借了力,只轻轻一点,便如鹰唳长空般扶摇直上,她才看清刚刚他们所立的是这佛塔最高第九重,烟云雾绕,不胜寒处。
她远目良久,不敢瞧他的面容,于他而言只是二十多日未见,可于她来说,已经隔过一遭生死。
直到他垂眼逡巡看了她良久,说:今天你傻了么。
她刚刚所想的那个誓愿还算作数,就是他若会回头,她就不计较了。她果真不计较了。
但是她也没有别的法子表征她这时候的不计较,比如搂搂抱抱,只好自顾自地笑了笑。
她不知她此时泪水和雨水交融,她自以为宽心的笑,其实多沾染了几分凄凉。眼圈通红,格外可怜,纵然姬昼不是第一二三四五回看她哭了,可她这时候真的哭,又十分于心不忍。
的确她也不能叫做错,只是太傻太天真。
他们已经稳稳站定在了第七重塔上,他抱着她有松手的意思,她就又红了眼圈,也不说话,直愣愣地望进他的眼睛。
漆黑眼眸仿佛和七年前也没有不同,她早该知道那样一双冷厉的眼睛怎么会出现在所谓上京求官的寒门士子身上。
她还是说不出话,拒绝抑或答应。她听说穴道被封,过几个时辰就会好了,不知要过几个时辰呢?进而又想到,在这高塔里呆上几个时辰可以面受佛光普照,参禅悟道或许也可,那么,大抵也不会太过难捱。
小宛还在遐思之际,就听到他语声淡漠里藏了一点好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会的。他大约想腾出一只手理一理拂落她眼睛上的湿发,发觉没有手可以腾出来,才说:你自己理一理?
她还是直愣愣地望着他。
方才并不敢近看,那是一类近乡情怯般的情感,可现在她又想明白了,这是她喜欢了三年加上半年的人,时日已然无多,不多看看也算吃大亏。
所以她细致地描摹着他的容颜,从湿透的泼墨似的垂在肩上的长发,到他如画的眉眼长睫,挺拔鼻梁,殷红薄唇。眉眼里哪怕仅是带了这样一点微不足道的笑,也令她想到一句诗:春风不改旧时波。
的确,七年岁月,他眼里横波依然潋滟无双。
他大约对她这样装傻很没有办法,只好把她暂时放下,伸手拨开她挡面的碎发,说:你怎么这样倔强。
她垂下目光,张了张嘴,仍然一点声音没有发出,她想说她一点都不倔强,她若倔强,也不至于这时候还温情地由他理一理头发,早该一巴掌甩过去,而后刚烈地从楼上跳下去,在史书中留下一个叶琬,女,烈而倔的评价。
恢复记忆没有给她几多波澜,因为她知道那都已经过去,过去不能重来,过去的她其实有几分倔强,至少在三年前的秋夜里她没有去求饶,的确是留下一个烈字,只是如今她唯一的梦想只是再偷生。
偷生偷生,既然都是偷了,还有什么倔强可言。她现下最大的倔强只是不要去听薄太后的话继续祸害他、
短短一生如此短暂,她想要偷生又想要他,不可两得,所以她舍掉偷生而选择了他。
他说:还在生我的气?他摸了摸她的头发,但是湿透的手感大概不太好。意识到这点,他的目光暗了暗,脱下他的外袍,又脱了一件里面未湿的衣裳给她裹上,说:月前冷淡你是我不好,既然你寻了过来,难道还是要继续与我冷淡下去?
小宛发觉自己可以动一动脖颈,于是摇了摇头。
他又说:那你怎么不说话?
她眨了眨眼,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做出口型说:我被他们点了穴。也实在难为她还能想到这个。
他哑然了一阵,默默地替她解了哑穴。
她终于可以说话,但是第一句话仍然卡在喉咙间。
到底要不要告诉他真相?
她一直很天真,天真地相信着别人。还总以自己的心思揣度旁人,她不记得每一次的教训,不记得他的真实想法与她的心思根本不同,只是茫茫然想到自己背叛了太后和平昌侯,解药是没有法子继续乞得了,时日既然无多,何必再次给他一次希冀。
她以为自己之于他的定位是希冀,四年前他在灯火耀耀下握着她的手和她拉钩的时候,她便这样觉得。
有些想法一旦根深蒂固,就无法连根拔起。
所以,她只真诚说:其实他们还封了别的穴道,我哪里都动不了的。
秘辛
她豁然开朗:大概再也不用在孤单的夜里一个人吃自己的醋了。
七重宝塔上烈风催雨,雷雨声极近,全身穴道终于松缓下来,她僵硬太久,腿脚一软,又直接靠在了姬昼的肩膀上。
微湿的衣裳夹杂有清冽雨息。
世上一场大梦,多讲究一个难得糊涂,糊涂地过着日子,其实本也不错。她不肯计较得太多,人生实在太过短暂,一旦事事都要计较,那总也计较不完。
她将往事看似这场暴雨里的寥烟雾散,仅是她在严冬时节了无孤寂时的一场幻梦。
而她翻箱倒箧,拣出来了她愿意继续记得的曾经,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
她还在走神,他清淡温和的声音飘进她神思里:小宛,你来到兴阳,一路可曾看到什么?
他牵着她缓缓来到临栏杆处,第七重宝塔依然能够俯瞰这千里碧翠欲滴,四月芳菲谢过,山中林叶蓁蓁。
她就兀然想到了七年前吟念在他唇边的句子,枝叶蓁蓁的叶,宛宛黄龙的宛。
她说:看到风景很好。
她怯怯抬起目光看他,然而转眼移开。她装作很是轻松的模样,望向那连片雨中青山,只是别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本还要说两句趁意的诗词歌赋,但一时什么都没有想到。
看似有了一点文化,其实还是一样,她心中黯然。
姬昼单手撑上栏杆,远眺着连绵青山长河,她微微侧眼就能瞧见他的跌宕俊逸的容颜,正似远山般沉静。
山雨已至,烈风满楼,吹得他的长发泼墨一样乱舞,白衣亦在此中剧烈飘摇,只是他大有不动如山的气势,似能压下一切骤雨狂风,雷鸣电闪。
天地这样暗淡,绵滚雷声响在近天处不绝,偶尔有闪电裂破穹苍。
雨水打湿他的唇瓣,湿漉漉的雨珠沾满他的脸,他顿过许久后,续说:除了风景呢?
他偏过头,漆黑眼眸静静地看着她,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是在等待她来说出口似的。
她勉强地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她的确很笨,如果这时换成别人,比如宫殊玉谢沉之流,一定早就听懂了他的意思,而后进行一番灵魂交流。
她听到他说:这兴阳郡素是国之仓廪。你一路所见,大抵也都是笙歌繁华、车水马龙。
他又牵着她的手缓缓下了楼。
暴雨未歇,塔的第一层门外墙角靠着一柄素色纸伞,他弯腰拾起,纸伞撑开如一朵素净的花,罩在她的头顶。他随即从腰上解下一柄银质面具,她以为是他要戴上,免得别人认出他来,不料他肩身稍转,伸手将面具架上她的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