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陈奶奶看宋幼湘顺眼,喜欢她,才舍得,不然她是要留给外孙子吃的。
按市价也是宋幼湘占便宜,江省大部分地区不产小麦,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城市居民凭居民粮油供应本买粮,面粉是两毛一市斤,但现在下了乡,哪里还能买得到。
想要买,只能去平江县城找黑市,高价买粮。
黑市的粮食不要票,价格大概是市价的三到五倍,陈奶奶也不要票,所以宋幼湘是真的占了大便宜。
她嘴上没说什么动听的话,回去做了馒头,立马就捡了半笼给陈奶奶送过来,还有小半瓶果酱。
陈奶奶,这是甜的,您蘸馒头看看喜不喜欢。宋幼湘给弄了一点,让陈奶奶尝。
陈奶奶吃了一辈子苦,尝到甜的时候少,但看着宋幼湘举着馒头,满眼关心的样子,陈奶奶心里真的觉得有些甜。
大队的那些知青,哪个没受过她的照顾,不管是想要菜还是要鸡蛋,但凡她有的,陈奶奶从来没有吝啬过,但换完东西还能记得她这么个老太婆的,真的不多。
陈奶奶真是越看宋幼湘,就越觉得喜欢,小姑娘虽然看着瘦弱,但眼晴里有股子劲,眼神也清正,是个好姑娘。
想到刚入伍到单位的小外孙,陈奶奶有些意动。
不过这事还得跟闺女商量一下,商量好了,才能正式问问宋幼湘的意见,再给两人介绍。
宋幼湘走的时候,陈奶奶又笑眯眯地塞了宋幼湘一篮早熟的桔子。
魏林川也得到一个大馒头,因为宋幼湘蒸馒头的蒸笼,是借的他们家的,唐姐姐,你们家还缺什么不?
唐桂香脑子没转那么多道弯,想了想认真地回答,暂时没什么缺的了。
要说缺,肯定是缺的,她们连床板都是门板和砖块搭的,家里别的什么都没有,但平时生活好像也够了。
一些晒箩什么的,她们准备去砍些竹子,回来自己编。
五星大队竹子特别多,大片大片的随便砍,编篮子用大队是不管的,送去镇上收购的话,大队会抽一点儿钱。
哦。魏林川有些失望,不过他立马又道,你们要是缺什么,直接找我,我给你们想办法。
人还是不能太贪心,有什么好失望的,借用一下蒸笼而已,还回来的时候蒸笼都洗干净了,还送了大馒头,他已经很知足了。
唐桂香笑着点头,那我先谢谢你啦。
魏林川捧着大馒头回家,本来想掰一半给魏棠,剩下一半给他大哥的,结果魏棠坚决不肯先吃。
等大哥回来,我们仨一起分。
第二十九章宋家的家传手艺
县城某一处隐蔽的民居里,魏闻东看着徐哥拿了根筷子挑着鲜红的泡子酱试味,心里有些紧张。
他等了一整天,才被人带着来见了徐哥,他是真心很希望这果酱能入对方的眼,徐哥管着平江县一半的黑市,手里有自己的进销货渠道。
果酱和水果罐头一样,魏闻东从来没有想过,这东西可以自己做,原本以为只有机器能做出来,发现能手工做后,魏闻东立马起了心思。
只要徐哥能看上这个东西,魏闻东努力平复激动的心脏,他就一定能批量做出来。
这一瓶红通通的酱,不知道的人怕是都猜不到具体是什么,一般人也不会想到,这是乡下山间随处可见的泡子。
自己做的?徐哥眉头微微扬了扬,这才抬眼看向魏闻东,目光上下打量着。
魏闻东点头,好像没有感觉那打量的视线,一派镇定,是自己做的,徐哥您觉得怎么样?要是味道好,我后天就能给您送一批来,这果酱味有点儿酸甜,还能做得更甜一些。
酸甜味其实正好,不会太腻,但这时候甜味儿太缺了,难得吃上一次,大家都挺齁甜的那种甜。
不用太甜,这个挺好,什么价格?徐哥也不废话,直接问价格。
魏闻东心里长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事应该是妥了,这果酱做出来可不容易,费功夫也费糖,你看这个色,又艳又好看,果子又十分难得,得去深山里找,不像别的水果量大,何况这做出来比水果罐头要稠很多,平时冲水喝只需要挑一小勺,这一小罐子,成本价就得六毛。
卖东西,肯定要把卖点说出来,吸引对方,魏闻东没人教,但也无师自通。
这一罐子,比魏闻东从家里拿出来的要少很多,他到城里来后,就弄了小瓶子分装起来,现在一小罐,大概也就一百克的样子。
徐哥瞥了魏闻东一眼,在心里暗暗盘算。
水果罐头的价格基本在五到八毛,还得要罐头票,在这时候属于奢侈品,但再奢侈的东西,往大城市一送,买的人从来都不少,十分紧俏。
六毛的话,送出去起码能卖到八毛,一块说不定也有人要,这玩意比水果罐头更经吃。
吃起来酸甜可口,酸应该是果子本来的酸味儿,糖放得挺扎实的。
五毛,还按这个质量,行的话,后天送十罐来。心里盘算着,徐哥当然不会按魏闻东的开价给,压价肯定是要压的。
这里头肯定也有压价的空间。
魏闻东眉头皱起来,没有立马答话,一副为难的样子,徐哥也不急,果然没多久,魏闻东就咬牙点下了头,也就是您了,我在您这地盘,受您庇护,换做谁这价格都不行。
知道他是拍马屁,但这种愣头青的马屁听着就让人舒服,徐哥一笑,好好跟着我干,亏不了你,猴子,先结八毛钱给
魏建国,我叫魏建国。魏闻东立马接话,又伸手拦住作势要拿钱的猴子,徐哥,猴哥,不急,这罐子送给你们尝尝鲜。
一罐子果酱而已,魏闻东舍得,他希望的是长长久久地做起这门生意。
谈妥了送货的事,魏闻东挑着担子离开,屋里徐哥和猴子对视一眼,猴子笑道,徐哥,这小子不错,挺上道的。
徐哥点了点头,又挑了点果酱尝尝,但愣是没尝出来,是用什么做的。
魏闻东连夜赶回家,休息了两个小时,就上山采泡子。
水果罐头就是糖水泡的,果酱应该也是,不就是加糖煮嘛,魏闻东觉得自己没有问题。
可等到自己实际动手做了,先放什么再放什么,糖水泡子分别是什么比例,魏闻东一概不知,一次不行就十次,我就不信做不出来。
但魏闻东可能在这上头差了点天分,虽然一次都做得不多,但次数多了,还是浪费了不少材料。
成功一次没有,失败倒是各有不同,不是甜得有些齁,就是糊锅,甚至连颜色都变了,还有几锅泛着苦味。
被他叫过来打下手尝味道的魏林川苦不堪言。
最后好不容易折腾出来一点点,卖相差不多了,味道却是天差地别。
这是为什么呢?
哥,别做了!魏林川苦着脸。
他太心疼了,这做一锅废一锅,柴和泡子都是山上捡的不要钱,但糖要钱啊!
魏闻东停下手,心里也有些烦躁,难道要去找那个女知青?他要的量大,他要怎么跟她解释,他为什么需要那么多。
他不怕舍出部分利益,他怕万劫不复。
世人都有好坏,知青也不一样,应该说知青更加,他们热血沸腾,理想至上。
魏闻东不敢随便试探人性,谁能保证对方不会借着举报他来立功呢,这样的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一旦被举报,那他就全完了,投机倒把,侵吞国有资产他出事了没什么,他的弟弟妹妹们怎么办?
本来他们兄妹三个就活得不容易,要是没有他照顾,弟弟妹妹会更加艰难。
就算对方是好人,但未必能理解他现在的行为,现在谁不对投机倒把人的避如蛇蝎,对方或许不会觉得这是什么赚钱的好机会,哪怕不去举报,也会怪他把她拉到危险的境地。
不能找!
魏闻东打定了主意,过了好久他才迟疑着道,林川,你来试试,你亲眼看着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