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床底下放着江媛朝的不少东西,水盆一被踢翻,江媛朝惊叫一声,立马去抢救她的东西。
哎呀,真是对不起了,我没注意。许慧没什么诚心地道了歉,口风立马一转,又指责起江媛朝来,你说你,屋里又不是没有脸盆架子,把水放在中间干什么?害得我鞋也跟着湿了。
江媛朝好不容易把床地下的东西拉出来,没有被水蔓延到,但多少还是沾了些泥污,结果还没站起来,就被许慧气得浑身发抖。
可惜她越是这样,许慧就越高兴,拿了自己的脸盆和毛巾,一脸得意地出了门,边走还边教育江媛朝,这大白天的,可别再从里头拴门了,叫人误会。
你江媛朝。
当初许慧给点好处就站在她这一边,乖乖听话,江媛朝还以为这人好拉拢,但没想到,转眼就被许慧反咬针对。
简直可恨!
江媛朝看着地面上水已经渗进去的那一滩,气得眼睛都红了,恨不得端盆水来往许慧床底下倒,但是她不能,今天的事她不占理,也没有许慧得人心。
所以她到底为什么要下乡来吃这种苦,在城里等着招工难道不好吗?
不,她不能呆在城里,呆在城里会被养父母随便嫁出去。
可是现在在知青点被人排挤针对,许家栋因为宋幼湘也不肯搭理她,江媛朝攒着一肚子的委屈和脾气,不知道要往哪里发。
明明这一切应该是宋幼湘来承受才对。
就因为宋幼湘会开车,得了个拖拉机手的位置吗?知青点这些人也太现实势利了,等她请到探亲假回家,她就让养父安排她去学车!
至于许家栋,他越对宋幼湘好,越听宋幼湘的话,江媛朝就越想把他抢到手里来。
宋幼湘吃过晚饭,才和唐桂香一起去了魏家,魏棠拿着竹杆,正在摸桌上他哥带回来的布和棉花,琢磨着要怎么安排。
这可是父母过世以后,他们家第一回买新棉花做新衣服。
大哥和二哥的冬衣都要絮新棉花了,不然不保暖,他们天天在外头跑,得穿的暖和一点,还得做新棉鞋,她就不必做这些了,反正冬天她都在家,一直烤着火,不冷的。
左边那一份是宋知青的,右边的是给你和林川准备的,明天让林川拿去给陈婶子帮忙做。魏闻东把账算好,此刻的心情是难得轻松。
果酱生意的成本不多,主要是糖和雇小四做事的钱,泡子、燃料还有运输,都可以算做是没有成本。
不过去除这些,利润还是很大,虽然徐哥后期压了一点价,但要的量也在一次次加大,薄利多销。
前几天送到县里去的板栗糕徐哥也说不错,让他继续送货,有了后续的收入保障,魏闻东的心情就更好了,摸着口袋里的钱,魏闻东前所未有的安心。
现在他就盼着山上的杮子快点儿熟,可以做柿子饼往县里送。
送到徐哥手里的东西,都没有在县里出现过,就连市里也没有,魏闻东估摸着,应该是送到了省城,省城有几个大厂,职工家庭条件好,这些吃的才能卖得起价,走得起量。
我不用,先给大哥和二哥做。魏棠坚定地摇头。
魏闻东也不劝,到时候直接给安排上就行了,他年轻火力壮,穿多了老出汗,反而不舒服。
宋幼湘到了魏家先看到布料和棉花,眼睛一亮,她还打算着,要是魏闻东弄不到,她就想办法去农场那边买呢。
这些你算好钱,直接从分红里头扣。宋幼湘对棉花的品质很满意,一看魏闻东就是费了心思了,连你的工钱也一起扣掉。
她不白占魏闻东的便宜。
已经扣了。魏闻东把账本递给宋幼湘看,示意她坐。
宋幼湘先从兜里掏了两颗糖给魏棠,才坐下来看账本,看到字迹,宋幼湘下意识地挑了挑眉,她记得魏闻东好像文化程度不太高,小学好像都没有读完。
出人意料地,魏闻东的字写得很工整好看,记的账目也很清晰明了。
不过再明了,宋幼湘还是和唐桂香一起,仔细核对了一遍。
先小人后君子嘛,凡事事先就摊开来搞清楚,后面才没那么多的猜疑和麻烦。
出货量和宋幼湘自己记的完全对得上,利润也跟她估算的差不多,果酱后期被压价的事也是经过宋幼湘同意,仔细过了一遍,没发现出入后,宋幼湘才点头。
不行,我不能拿这么多!唐桂香看到账本上自己要分到手的钱,手摆得都快出现幻影了。
她最后才加入,就是个帮忙做事的人,是宋幼湘照顾她才拉她入伙,她什么也没有投入,凭什么拿百分之一的分红。
魏闻东赞许地看了唐桂香一眼,这才是有自知之明的正常人。
其实宋幼湘替唐桂香争取分红的时候,魏闻东就不同意,但宋幼湘很强势,魏闻东损失不起她这个合作伙伴,只能捏着鼻子同意。
但心里是有刺的,是后来唐桂香逐渐表现出了一定的价值,魏闻东才勉强自己接受这个决定。
宋幼湘白了魏闻东一眼,正要劝唐桂香,就听唐桂香非常坚决地道,要么你们就给我我应该拿的工钱,要么我一分钱也不要,直接退出,这事没得商量。
魏闻东挑眉,在心里默默点头。
宋幼湘目光警告地看向魏闻东,可是桂香姐
慢慢,人捧多大的碗,就吃多大的饭,该我的我不拒绝,但我不会拿我能力之外的。唐桂香表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宋幼湘有些无奈,又有些骄傲。
第八十七章想法成型
在唐桂香的坚持下,她只拿了十块钱的工钱。
就这十块钱,她都觉得有些多了,要知道她妈妈在家糊火柴壳,要糊一万个才能拿到七块六毛钱。
糊火柴壳多辛苦啊,去火柴厂拉来材料,回家得自己煮浆糊,火柴盒也不是简单地刷一层浆糊,把纸上头贴就行了的,得先把内部的抽斗和外盒折好,刷上浆糊再贴纸,晾干后还得把抽斗装上去,仔细捆扎好。
完成这些工作后,火柴厂还得验收,要是纸皮没贴好,歪了或皱了,不光工钱拿不到,还得倒扣押金。
要是家里人口多,一人负责一道流程,速度会比较快,一天大概能做两千多个,但要是只有一个人做,一天其实也做不了多少,顶多也就一千多点,要是家里再有别的事,一天做不了几百个也是有常有的事。
她们家弟弟妹妹多,唐桂香自己也是白天上学,晚上回来就帮着一起糊,一天能做三千多个成品盒,就这样,他们家也得至少三天,才能挣到那七块六毛。
她才帮着做了几回果酱啊,什么都不需要她操心,甚至她做果酱的时间里,魏林川还会替她拾一筐子柴火。
但唐桂香也知道,她再拒绝,就有些不知好歹了,心里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干拼命干,才能对得起自己拿的这份钱。
果酱就按桂香姐说的来,但栗子糕那边宋幼湘把自己分到的钱装好,才看向魏闻东。
魏闻东是觉得唐桂香在果酱生意里没起什么作用,不应该拿分红,但粟子糕是唐桂香负责制作,做出来的口味比市里糕点门市部的味道还好,她不上工的时候还和魏林川一起上山敲粟子,拿分红是应该的。
粟子糕的分红还是按我们谈的来。魏闻东没有半点犹豫。
宋幼湘这才满意地点头,摁下有些不安的唐桂香,桂香姐,你都说了,该你的你不拒绝的。
唐桂香看着宋幼湘,但那也太多了,宋幼湘刚刚可是拿了一百二十多块的分红,这还是果酱生意没做多久的情况下。
就算到时候她只拿十分之一,也肯定不是个小数。
要知道,她二叔顶了她爸的工作后,哪怕后来娶了领导的女儿,工资也只有三十八块钱一个月。
光是想想,唐桂香心就跳得格外厉害。
宋幼湘想了想,又跟魏闻东说了另外一件事,秋收前的这一段时间,我应该会经常要去湖林公社跑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