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魏闻东是真没想到这一茬,在他的认知里,王臹和宋幼湘应该是认识的,王臹回来的那天晚上,不就是宋幼湘给捎回来的么?

今天过来,就是随便谈谈而已,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场合。

王臹坐在一边,好笑地看着这两人互动,主动先开了口,小宋,我可以这样喊你吧,那天非常感谢你把我捎回来。

举手之劳而已,您不必放在心上。宋幼湘回神,目光看向王臹,我跟魏闻东一起,喊您一声臹叔吧,魏闻东说那件事您自有办法,不知道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

宋幼湘问得很直接,王臹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觉得宋幼湘很有意思,比一般人都要爽快。

他也不绕弯子,微微点了点头,过两天任命应该就会下来。

宋幼湘挑眉,没有想到王臹的效率这么高,她以为这事得要拖到秋收去,结果现在还没有到一周吧,就会有任命下来了?

不信我?王臹看向宋幼湘,脸上带着微微笑意,高书记说要提拔你当青年队长,让我配合你的工作,你是个什么想法。

这会任命还没有下来呢,王臹就开始问她想法,这人脸上看着沧桑颓败,但人却很自信啊。

还有让宋幼湘意外的事,高书记竟然让王臹配合她的工作?

不过宋幼湘对这类人是比较欣赏的,我就一个刚下乡没半年的知青,能有什么想法,不如臹叔谈谈您的?

小同志还挺油滑,王臹眼里的笑意收敛,目光看向屋前的大片田地,五星大队这么些年来一直没有什么长进,一年到头,只种水稻和红薯,像苎麻、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是一点也没有,别的大队明明肥田更少,但到了年底,家家户户分到的钱粮,却远比五星大队的要多得多。

这说的倒是事实,宋幼湘一直以为五星大队的条件算不错,但上辈子回城后,从别的知青那里了解到,经济条件好的大队,都是有自己的社队企业,他们农闲时做工,都是能拿到工资的。

这样的大队虽然少,但并不是个例。

北方的农村自然条件可能更恶劣一些,产出少,生活自然要差,但南方鱼米之乡,像五星大队这样,山林湖地资源样样不缺,却连饭都吃不饱的大队,也不多。

我的想法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岳丈一家离开家乡得早,妻儿走的时候,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唯一心疼她的老婆婆,自己又病重,她们的遗体最后都是大队的人帮着收敛,下葬的。

王臹恨逼死他们的人,但也感激最后帮了把手的乡亲。

先从调整五星大队的种植开始,大队荒废的果园也可以安排人清理出来,大队的渠道建设不合理,大队西边的地灌溉非常不方便,需要重新修渠。王臹一条条算,要做的事情还不少。

而且这些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且能够看到成效的,起码得一两年才能看到效果。

大队现在也有拖拉机了,马路也需要拓宽一下。有些比较偏的田地那边,宽度只够过独轮板车,根本没法过拖拉机,而往往只有更偏远的地,才更需要拖拉机。

宋幼湘也不多说别的,果园的工作我可以负责,如果局面开展得好,一年以后,五星大队至少能开起一家罐头厂。

等魏闻东挑完瓜回来,王臹和宋幼湘已经在拉家常了。

有些话说得再多,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两个人知道对方目前的打算,和短期内的目标,就差不多可以了,至少现阶段来讲,他们的目标大体上是一致的。

王臹想带领五星大队的人过上好日子,想做出成绩,想光明正大地拿钱支援大舅哥一家。

宋幼湘也是希望五星大队可以发展得更好,想让和唐桂香一样的知青们,有更多渠道赚钱养家,也想让自己重得一生的时间,能过得更有意义。

和王臹聊天是一件让人很愉快的事情,他脑子反应很迅速,本身也有足够的阅历,无论说什么话题,他都能接得上,讲话也很有水平,偶尔一句话,都会让你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所以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别说做事了,就是说话都不中听,但有的人,就是既能让你感觉到岁月的沉淀,也能让你觉得如沐春风。

高书记说话也有水平,但跟王臹这种带着沧桑的通透,还是有点不一样。

王臹没有说大话,没过两天,公社那边就出了文件,王老支书光荣退休,王臹做为代理支书上任,正式的任命,得等年底的选举通过才行。

大队长暂时空缺,青年队长由宋幼湘担任。

常主任读文件的时候,是说王臹是代理支书,没说宋知青是代理青年队长?大队会计陈顺祥侧头看向坐在隔壁的妇女主任赵爱红。

赵爱红脸上带着笑容,鼓掌把手板鼓得通红,没说。

也就是说,宋幼湘以后就是大队的青年队长的,定下来的,不过宋幼湘也不必担心通不过选举,现在宋幼湘在大队非常得人心,投不投票都一样。

陈会计就是有些感慨,宋幼湘来的时候,就是个普通瘦小的女知青啊,谁能想到她有这样的造化。

同样的对话,出现在了知青群体那边,江媛朝脸色煞白地看向跟她同坐一条长板凳的许慧。

怎么着,又嫉妒了?可惜啊,你像个小人一样躲在暗处疯狂嫉妒,但幼湘却是越来越好了,你越是嫉妒,她飞得越高。许慧讽刺地看向江媛朝。

其实许慧也嫉妒,宋幼湘一个今年才来的新知青,凭什么能当上青年队长,公社要选青年队长,难道不应该从老知青里头选吗?

第一百章新官上任

好吧,虽然从老知青里选,也不可能是选她,但宋幼湘后来居上,还是让人忍不住心里有些意难平。

许慧悄悄看了眼他们的知青组长,对方脸色确实有些微妙。

知青组长的表情能不微妙吗?听到宋幼湘当上青年队长的瞬间,他立马就知道了他去公社汇报工作时,高书记突然找他过去聊天是为了什么。

当时他只觉得奇怪,什么也没去想,现在才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样的机会。

比起嫉妒和不甘,知青组长更多的是对自己生气,对自己着恼,他脑子装在脖子上,到底是干什么吃的,高书记突然找他说话,难道不会深想一下吗?

当时又正好是刘大队长下台没多久,书记那是在考察他啊!

走马上任的宋队长和平时也没有什么区别,照旧每天一早开着拖拉机突突往湖林公社那边跑,晚上天擦黑才回来。

大队的人对王臹当支书也没有什么意见,王臹向来是别人家的孩子,村里老辈人都挺喜欢他的,哪怕是他跟家里闹翻,跟前老支书闹到老死不相往来。

在青年一辈里,王臹老早以前就是他们向往学习的对象,虽然这些年王臹沉寂下来,但一天是大哥,就一直是大哥。

倒是小孩子们都有些怕王臹,但小孩子没有选举权,不重要。

王臹一上任,就差不多要准备秋收前的准备工作了,晒场要提前清理周围的杂草,清理旁边的排水沟,水稻田地的灌溉也要适度,不能再深水灌溉,但也不能一滴水都没有,阴雨天气立马就要强行排水,以免造成倒伏。

新支书新气象,明明以前王老支书也跟大家一起上工,但总感觉老支书就是挂个名头的普通社员,但王臹往田间地头一走,大家都变得认真起来。

官威这个东西,王老支书是没有的。

老人家老早没了心气,最疼爱的小儿子视他如敌,大队又有相强势的刘德光,越是管得多,刘德光越是要从他手里抢权利,干的那些事,没有一件是对大队有利的,老支书干脆就什么都不管了。

像是老支书争取到提前灌溉的权利,刘德光就能把水渠挖开,让隔壁大队先灌,美其名曰团结友爱,老支书要是反对,那就是破坏团结。

总之是一言难尽。

放了权,刘德光的大队长才当得像样一些,至少没尽干一些损大队利别家的事,全利他自己去了。

现在换成王臹当支书,老支书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心里五味陈杂,唯独没有欣慰。

他的儿子,原本应该在单位发展得很好的,不应该在这小小的大队当个支书,都怪他,一念之差,把儿子的家给害没了,也害得儿子没有前程。

老支书的心情,没有人体会,王臹的两个兄长嫂子,还有点酸。

都是老头的儿子,怎么是王臹当上了支书,别不是老头退休,跟公社的大领导说了王臹的好话吧。

王臹就是个脑生反骨,没有孝心的混账,他都不认老头了,老头为什么还偏心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