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没有注意得到,但宋幼湘注意到了,王臹和魏闻东面对牛棚那些人的态度,和这时候的大部分人其实是不一样的。
宋幼湘是因为有上辈子的记忆,是知道这些老教授,老领导总有一天,会回到自己位置上去,当然,宋幼湘就算是知道,也没有对那些教授们过分亲近。
她态度跟上辈子区别不大,上辈子是对知识分子尊敬,这辈子是平常心。
遇到了,能帮就帮,没遇到,宋幼湘也做不到利用自己的先知,去故意抱大腿的事情来。
这些老人活了大半辈子,风光过落魄过,世间无论好的坏的的风景都见过,也没有人比他们更懂人心,揣着目的去讨好,真当人家老眼昏花,糊涂了吗?
再说了,帮了人就一定会有回报?这样的好事,只存在于理想中,这句话要是定理,那就不会有做好事不求回报的话出现了。
但王臹和魏闻东对未来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也不可能会预测到这些人还有翻身的一天,但他们对这些教授一直十分尊敬,还多有照顾。
自从王臹当上支书后,牛棚那些人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安排的劳动强度合理,不会过分照顾,也不会让他们累病,分配到手的东西也比之前多了很多。
宋幼湘想,反正都是劳动,做对大队有用的脑力劳动,也没有什么区别。
要合理利用每一分资源,不然等到这些老教授回城,就五星大队这样的小地方,别说请教授了,就是去农业局请懂技术的师傅,人家都不一定愿意来。
王臹还不知道宋幼湘又打起了牛棚的主意,他正跟魏闻东一起聊宋幼湘。
这人的精力就像是蜡烛一样,小宋头上的火烧得太旺了,得有个人拿把剪刀修修才行。王臹没夸宋幼湘,言语之间反倒是有些担心。
王臹心里是有抱负,也有一定的野心,但他做事不是那么激进的人,但被宋幼湘感染着,他好像也变成了个急性子的人,事在手边就一定得去做,容不得一分一秒的浪费。
但这样的状态是不对的,人应该张驰有度,一直这样绷着,一定有哪一天会出问题。
魏闻东不是很明白王臹跟他说这话的意思,臹叔,你是支书,那个人不应该是你吗?
现在大队上能管住宋幼湘的,应该只有王臹了,宋幼湘有再多想法,要付诸实施,都不是她一两句话的事,还得王臹帮忙才行。
像是种油料这事,如果不是宋幼湘一提,王臹亲自跑到市里找了自己的老战友,弄来一批油菜种,宋幼湘能安排得那么顺利?
咳咳。王臹心虚地撇开头,那不是正好宋幼湘提出来的建议,都有很强的实施性嘛。
与其让社员们闲着想东想西,都盯着食品厂的招工,不如忙起来好好干活。
五星大队主要以种稻为主,每年要交的不过是任务粮和任务猪,完成这些任务就行,油料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是大队的,造福的也是大队社员,他为什么要拒绝。
何况这个种法是经过教授同意的,那更应该推进了。
你看你跟小宋年龄相当王臹笑眯眯地开口,结果话才出了个头,魏闻东就抬手阻止了他。
魏闻东都没有想到,王臹居然会有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和宋幼湘,开什么玩笑!
说心里话,魏闻东确实很欣赏宋幼湘,觉得她身上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值得敬佩学习的地方,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两个人合适。
再说了,就他家这样的条件,谁跟着他都是过苦日子,人家日子好好的,为什么要把人拖入火坑呢,这不是害人么。
臹叔,这话你在我这里提了就算了,可千万别叫宋幼湘知道,不然你就等着以后工作困难重重吧。魏闻东连连摆手。
宋幼湘这人矛盾得很,她挺大方的,明明对吃的十分执着,但分给别人时又毫不犹豫。
当然不止是吃的,还有别的其他方面,像是刘家那边,刘旺家和刘德光,还有陈玲花应该没少得罪宋幼湘,但他们去劳改后,宋幼湘也没记过刘家其他人的仇,包括陈玲花。
但她也挺小心眼的,有些事记仇得很,还基本都是当场就报了。
想到自己一句话说错就被赶下车的画面,魏闻东忍不住露出个浅浅的笑来,这笑意很快又收敛了下去,反正,我跟她是不可能的。
年轻人,话不要说得太满。
话到嘴边,王臹就止住了,不提了,免得传到小宋同志耳里,让她记仇。
作者有话说:
晚安~今天从南边出发,跑到了北边,又从北边跑到了河西忙到九点多才到家,还要打开电脑码更新,难道不值得点个催更,夸两句,看个视频支持一下吗?作者抽出四十米大刀,虎视眈眈看着你们!!
第一百一十七章小瞎子,软蜗牛
进入秋收阶段,宋幼湘基本全天都坐在拖拉机上,顶多就是食品厂那边有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跟两个徒弟轮下班。
没几天,宋幼湘脸上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就又掉了,王臹实在是看不下去,等宋幼湘吃过午饭,就要发车去地里拖上午打好的谷的时候,非扣着摇把手不让宋幼湘碰车。
你老实点,这几天就守在厂里,陈平他们拖拉机都开得挺溜的,地里的活不需要你操心。王臹就想不通了,宋幼湘身后是有什么东西在追吗?做起事来怎么会那么拼命。
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劳逸结合。
宋幼湘倒是没有觉得累,现在这样的工作强度,比起在农场的时候可差远了。
农场那边的土地是五星大队的起码三倍,地多人少,又不像北方的土地那样平坦,有不少农业机械,农场忙起来,经常是早上四点下地,夜里十二点还在地里忙活。
在农场的时候也没有人替宋幼湘的班,不开拖拉机,就去下地干活,比起干农活来讲,开拖拉机相对来说还是轻松的。
现在宋幼湘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上辈子总是觉得四肢软软的,提不上劲,外面的环境稍有变化,身体就要出点小问题,还总是困乏,脑子跟不上。
这辈子一直坚持锻炼,不管刮风下雨都没有停过,想方设法给自己弄好吃的,她不仅长高了,还长了不少肌肉,比上辈子可结实多了。
食品厂那边赵主任看着,我去了也没事可干。炒制的活其实很容易,她们罐头制作的关键点在腌坛子和火焙鱼的时候,这两处做好了,后面就容易。
现在哪个环节都用不上宋幼湘,她自然得来开车,现在可是农忙,就连高书记,这会都指不定在哪个大队劳作呢。
王臹不肯把摇把手还回去,总之今天你是不许碰车,对了,我早上在公社开会回来,听说市里医院的医生来下乡坐诊,你带魏棠过去看看,她这咳了都有大半个月了。
想了又想,王臹还是给宋幼湘安排了个活,怕她坐不住,最后干脆跑去下地。
魏棠前些天下雨降温的时候感冒了,感冒是好了,但喉咙一直有炎症,老是咳嗽不好,这时候也没有进去就能买到消炎药的药店,魏棠只能自己熬些梨汤来喝。
我说最近怎么没怎么见着棠棠了。最近忙得脚打后脑勺,宋幼湘都没有注意到,魏棠好久没在她跟前出现。
宋幼湘也不非要上工了,她把陈平他们俩喊过来,交待了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就去了魏家。
农忙的时候,魏闻东和魏林川都是要下地的,魏棠还是留在院里,搓草绳、编竹筐和做饭做家务,别看魏棠眼睛看不见,但家里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幼湘姐,你怎么来啦咳咳魏棠声音带着喜意,但很快就低低地咳了起来,小姑娘怕把病过给宋幼湘,咳的时候都压着,小脸扭到一边挡着。
宋幼湘也不耽搁,一边在堂屋里找魏棠平时去菜园用的竹杆,边道,棠棠你收拾一下,我带你去公社看看喉咙。
别是扁桃体发炎,到时候越拖越严重。
魏棠是个懂事体贴的小姑娘,再乖巧不过的,但宋幼湘说要带她去看医生,魏棠却十分抗拒,幼湘姐,我快好啦,可以不去吗?
不过她的抗拒也是软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