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幼湘回到家里,没急着把鸡放出来,而是准备先在菜园的角落里修个鸡圈,以后鸡就养在那里头,坚决不放出来。
要说农村一直有什么是宋幼湘适应不了的,大概只有满地的鸡屎了。
有些邋遢的人家,鸡就没有哪里是不能去的,茅房猪圈,柜顶床上,地上更是没有可下脚的地方。
家里的竹子有现成的,是先前扎篱笆剩下的,竹子是宋幼湘和唐桂香下工后一点点去砍的,魏家兄弟也帮了不少的忙。
宋幼湘想修个竹屋子,但自己比划了一下,觉得工程量太大,决定围个一圈先凑合着,反正现在就是小鸡崽,还不会飞,鸭子可以围到魏家屋外不远那个废弃的小池塘里去养。
刚量好竹子需要的长度,砍了十来根,陈奶奶就背着手,笑眯眯地领着周辞过来了。
周辞一脸的无奈,看到宋幼湘后,立马先给了她一个抱歉的眼神。
幼湘啊,听说今天是你领我外孙回来了,奶奶谢谢你,给你拿点酸枣皮来,你留着磨磨牙。外孙一回来,陈奶奶整个精气神就起来了,老太太别提有多精神了,背着手走得老快。
不等宋幼湘答话道谢,陈奶奶看到了院坪里放着的鸡鸭崽和砍了一点的竹子,立马乐呵呵地道,围鸡圈啊,你别忙活了,让周辞来。
说着,就把周辞给推了过去。
要把人家姑娘娶回家,不帮着干活怎么行,就得多干活,可惜宋幼湘是城里来的知青,不然陈奶奶能把外孙安排到宋家去干活。
宋幼湘哪里好意思叫周辞忙活,人家千里迢迢回来探亲,这才刚到家呢。
我来吧,我要不干活,外婆一准骂我,你陪我外婆说话吧。周辞二话不说挽起了袖子,把宋幼湘手里的柴刀给接到手里。
宋幼湘,
她能怎么办,只能到旁边去陪着陈奶奶,她一过去,陈奶奶就给她塞了一大张酸枣皮,宋幼湘咬了一口,酸中带着甜,和干干的红薯皮不一样,有酸枣糕独特的口感。
现在物资匮乏,城里还能买到糖果糕点,炸货零食,农村能买到的东西就少了。
不过农村也有农村的好,门前塘边总有几棵果树,田梗边上还有甜草根,山里每个季节都会有野果,农村能拿来做吃的的农作物也多。
再不济,坛子菜咸香咸香,捻几根出来,也能当零食的。
陈奶奶拿来的酸枣皮,就是山上捡的酸枣刮的,比较厚和黏,红薯也能刮红薯皮,刮得薄薄的,吃起来又香又经嚼。
不过现在红薯主要是当粮食,等再过些年,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光是红薯,能做的吃的就多了,像是薯片,炸薯条,油爆薯片,红薯皮,红薯粉
薯片现在没有那个条件,薯条炸了得现吃,但农村的油爆薯片和红薯皮这些,只要保存得当,都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宋幼湘早就在大队开始收红薯之前,就已经把这事重点提出来了。
现在大队收上来的红薯,除了留种和部分当口粮的,基本都已经送到了食品厂。
但她怎么没有想到酸枣皮呢?明明之前给魏闻东出主意的时候,她好像还提过这个来着的。
而且秋收过后的这阵子,已经有勤快的妇女在院子里刮晒酸枣皮了,黑黑的糊在大箩里晒,做的多的人家,能晒满一院子。
奶奶,酸枣皮太好吃了,不过我还有事得去厂里,您先自个在这坐一会,我马上回来。宋幼湘脑子里已经回忆起上辈子吃过甘草酸枣、酸枣糕
说完,宋幼湘拿着酸枣皮就往大队小学那边跑。
陈奶奶被宋幼湘留下也没有不高兴,宋幼湘可是大队的能人,要不是她大队现在哪有什么奔头,现在她要去厂里,肯定是有事情要办,你慢点跑,别摔着啦。
宋幼湘听到陈奶奶的声音,还站住冲她挥了挥手,不过脚下速度可一点也没慢。
周辞来的这一路,已经听他外婆念叨了宋幼湘不少事了,这会见她跑得飞快,意外归意外,但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宋幼湘人是走了,但他外婆还在呢。
魏闻东从县里回来,看到宋幼湘院里坐着的陈奶奶有些意外,左右看看没见着宋幼湘的人,他赶紧过去看看,三奶奶,屋外头冷,去我家里坐坐吧,宋队长估计还没有下班。
陈奶奶嫁的丈夫排第三,大队的小辈大多管她叫三奶奶。
闻东!周辞听到魏闻东的声音,立马从菜园子里侧出身来,满脸惊喜。
魏闻东看到周辞也高兴,周辞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次探亲有多长的假?三奶奶,我去给周辞哥帮忙。
说着,魏闻东就大步进了宋幼湘家的菜园子。
小孩子都爱跟大孩子玩嘛,两人虽然差了几岁,但也算是打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两人关系一直挺铁的。
你小子,长高了啊!比我还高一点。魏闻东一走近,周辞就一拳头砸在他的肩膀上,笑着道。
魏闻东确实长了不少,主要是现在手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也终于舍得给家里好好改善改善伙食。
再加上宋幼湘总让魏林川去搞野货,像是泥鳅鳝鱼,野鸡野兔这些,基本弄到了她都会分一些过来。
好吃的魏闻东大多让给了魏林川和魏棠,但多少也吃了一些,营养跟了上来,个子自然不住地往上窜。
闻东的爷爷和爸爸都高。陈奶奶在院子外头接话。
当时他们逃难过来,可把村里人都吓了一跳,满村子就没比他们还长得高的壮劳力了,可惜长得高也没啥用,刚来的那几年,魏家人根本就不会伺弄田地,还是后来慢慢学才学会的。
周辞羡慕地看了眼魏闻东的个子,他十六岁就去当兵了,训练量大吃得也多,这几年长了不少个子,是家里最高的,但跟魏闻东还是没法比。
估计只有几个北方战友的身高能跟你比一比。周辞拍了拍魏闻东的肩膀,两人说说笑笑开始干起活来。
农村养鸡基本都是散养,白天放在外头,晚上就关到笼子里放到屋里去,把鸡养在菜园子里的真的没有。
虽然不知道宋幼湘这是什么养法,但周辞和魏闻东两个一琢磨,就商量着忙活起来。
光围个篱笆肯定是不行了,鸡长得快,没多久就大了,得围大一点,还得围高一点,最好再搭个草棚,也能遮风挡雨。
两个人都是干活利索的,等到宋幼湘跟王臹谈完事情回来,精修版的鸡圈已经要封顶了。
你们这是给鸡盖了座房子吗?宋幼湘仔细打量了一下,里头都可以进去人了,不管是站还是睡都可以,就是挤了点儿。
而且修得很漂亮,要是开个窗,抬高地面修个竹子地板,都能当个竹林小筑了,下雨的时候坐在这里喝喝茶,看看屋后的山,门前青翠的菜园
她觉得她在集市上买的便宜小鸡崽配不上这样漂亮的房子。
不过修都修了,只能让无知无觉的小鸡崽们占这个便宜了,接下来的工作宋幼湘帮不上忙,她干脆回屋去收拾从集市上买来的肉。
晚上肯定是要留他们在家吃饭的,这时候农村帮工没有工钱,大多是以工换工,但饭肯定是要招待一顿的。
今天出外勤了,吃到了惦记已久的云南菜,也不觉得累了~晚安~
第一百五十四章挑唆
宋幼湘的厨房兼堂屋里,摆着个农村常见的碗柜,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是全封住带门的,中间一层镂空,离地还抬高了四十公分,下面摆了大大小小七八个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