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幼湘晚上一直呆到唐桂香来找,才跟着唐桂香一起回家去。
你以后可不能这样了,要是我不来找你,你难道要在大队部坐一晚上?唐桂香看着宋幼湘哭笑不得,一边给她煮面条,一边说她。
宋幼湘也没想到自己想个方案都能想入迷,如果精神一直亢奋,在大队部坐一晚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要是上学的时候,我有现在的劲头,说不定毕业就留校或者留厂了。宋幼湘自己说起来的时候都好笑。
说起来,宋幼湘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只能说是中上游,就是那种不是很拔尖,但也不会拖班级后腿的学生,学习成绩长年在十名右左路,好的时候能冲到四五名,差一点就是十五左右。
没办法,宋幼湘学习的时候,总觉得没劲,脑子也不够用,稍微多用点脑子,人就觉得昏沉。
这跟身体不好有原因,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够吃,吃不好,营养不够,那时候宋幼湘只以为自己没有别的同学聪明。
等到后来知道,人生已经跨入了另外的阶段,学生时期的日子早就变成了回忆。
你学得再好,也没有你的份。唐桂香摇了摇头,舒莹学习好吧,她还是积极分子呢,本来留校的名额给她,但最后还是被别人顶了。
舒莹是她们的高中同学,同是厂职工子弟,不过母亲早年牺牲,留下父女两个相依为命。
因为上下两辈子的记忆过于遥远,如果不是唐桂香提起,她都忘了有个叫舒莹的女同学,但唐桂香一说,宋幼湘就想了起来。
舒莹过得不错,上辈子宋幼湘成为民营企业家后,还跟舒莹见过一次面。
当年学校里学习最好的是舒莹吗?
但宋幼湘记得,舒莹说她高中毕业后就带着她爸去投奔了早年支边的姑姑,后来在边疆发展得很不错,成了家也办了自己的企业,后来她们见面,是在镇府办的招商引资会上。
舒莹是不是去了边疆?宋幼湘问。
唐桂香歪着脑袋想了想,上个月我去赶集,碰上了她表姐,听她说是的,怎么了?
宋幼湘就是问问,边疆可是我国产棉大省,舒莹后来就是搞纺织实业的,宋幼湘心里隐约有点想法,但乱糟糟的没有什么头绪,还得慢慢捋。
说着话,面也煮好了,唐桂香没听宋幼湘的简单煮一碗,坚持给她卧了个荷包蛋。
家里养的鸡早就生蛋了,除了两人每天一个鸡蛋外,唐桂香每个月还能攒一罐子鸡蛋拿去供销社换盐和火柴呢。
唐桂香以前也是个精打细算的主,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一小块肉恨不得省成三顿吃,但跟宋幼湘呆得久了,唐桂香也渐渐转变了观念。
穿用得东西可以朴素一点,俭省一点,但千万不能亏着自己的嘴。
吃好喝好才能身体好,身体好了才有了革命的本钱,才能把事情做好,现在唐桂香忙到半夜,也会给自己添一顿夜宵。
有点想法,但还没有想清楚,你下次再遇着她表姐,帮我把舒莹的地址要过来吧。热乎乎的汤面吃进胃里,身心都熨帖了。
听到这话,唐桂香点了点头,把事情记在了心里,琢磨着要是下次去赶集遇不上,她就找去舒表姐下乡的大队问。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
第二百零四章怀的是双胞胎
吃完饭时间已经不早,但宋幼湘睡不着,结果她摊开记事本才写了两个字,停电了。
乡下停电是常事,别说是现在了,就是往后二十多年,停电都是常事,电力资源匮乏,现在都是紧着重工业城市的用电。
平江县这边还算好的,偏远小县的大队都通上了电,好多地方根本连电都没有通呢。
还忙呢?唐桂香听到宋幼湘摸出书桌边上的火柴盒,划了一根煤油灯还没点燃,火就熄了,想起书桌那盒火柴已经空了,在桌头摸了摸,找出火柴递过去,给你。
宋幼湘呲一地声划燃火柴,把煤油灯点起来,等我把计划书写个大概就睡。
唐桂香没有再问,只叮嘱宋幼湘早点睡,自己就先睡了,她明天的早班,还要负责检查卫生,今天都没敢忙得太晚。
煤油灯比较暗,宋幼湘更是挡掉了大半,唐桂香看着宋幼湘低头沉思的背影,轻轻咬了咬唇。
她还要再努力一些才行,不然以后宋幼湘越来越优秀,她难道还要在原地踏步吗?她们是朋友,应该共同进步才对。
唐桂香反思了一下自己先前的不思进取,决定还是得抽时间去上夜校的课,实在挤不出时间,就再早起一点,自己看书自学,不懂的再去问。
上班的时候不能开小差,但在菜园忙活的时候能背一页书,喂鸡的时候也能背一段句子,挤一挤,时间总是有的。
心里打定主意,唐桂香忙了一天,眼皮搭耷下来,很快就睡了过去。
宋幼湘思绪沉浸下去,就没再管身边地事,只不时在光暗下去的时候,往上拨一拨油灯芯。
这一忙就忙到了公鸡打鸣的时候,宋幼湘这才感觉到困。
轻手轻脚地上床眯了一个多小时,强大的生物钟就让宋幼湘睁开了眼睛。
吃过早饭,宋幼湘照旧还是去县里上课,好在这周五就结业了,她很快就能结束这样两头奔波的日子。
其实宋幼湘完全可以不回来,干校有安排住宿,但厂里这一摊子宋幼湘还不能完全丢开手,只能两头顾着,顺便把每天的营业额拿回来交给徐思曼入账。
现在陈会计算的是大队和食品厂的总账,徐思曼单管食品厂的账目。
幼湘,今天我跟你一起去县里。徐思曼一早就在大队部等着了,本来她昨天就想去了,但陈会计不放心,让她在厂里呆着,自己赶了过去。
宋幼湘把随便甩在挎头里的包提出来,让徐思曼坐。
徐姐,你肚子显怀有点快,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宋幼湘从见着徐思曼起,就盯着她的肚子看。
徐思曼笑,目光温柔地摸了摸肚子,已经请大队的稳婆摸过了,是双胎,所以显怀得要早一点。
双胎?!
宋幼湘都呆住了,她怎么记得,刘冬梅除了上面有两个哥哥,再没有别的兄弟姐妹了。
难道刘冬梅不是这一胎出生的孩子?
但是不对啊,刘冬梅就是这一年出生的,所以徐思曼一开始怀的就是双胎,但是最后不知道什么缘故,只留下了刘冬梅一个?
到底是生下来没留住,还是怀的时候没留住,这已经是无可追溯的事情了。
宋幼湘脑子里各种想法冒个不停,摩托车却开得非常的稳当,甚至比平时还要慢,徐思曼都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徐思曼自然感觉到了,说起来季亚军这摩托车弄过来,坐得最多的人就是她,现在她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阿姨心疼你们呢,你们出生后,要记得阿姨的好。
我没事的,你可以开快一点,你要再这么开下去,就要迟到了,对你影响不好。徐思曼笑着提醒宋幼湘。
宋幼湘摇头,迟到事小,颠到孩子事大,她可不敢拿孩子开玩笑。
好在宋幼湘她们出门得早,把徐思曼送到门市部后,宋幼湘加快速度,倒也没有迟到。
一上午紧凑了学习过后,宋幼湘在干校食堂吃过午饭,没顾上午休,直接去了医院。
医院里,孩子的状态明显比昨天恹恹的要好了不少,就是还打着吊针,让人看着怪心疼的。
你怎么拎这么些东西来了,不要不要,你拿回去。昨天砸宋幼湘烂菜叶的孩子奶奶看到宋幼湘来,脸上微微有些不自在。
她们回去也找关系找人去问了,那边医生也说了,孩子以前吃鸡蛋羹没有问题,说明对鸡蛋过敏的可能性非常小,问题可能还是出在孩子外婆心疼孩子的那一捧花生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