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借口身体不舒服要请假,大队也不能强制人在地里干活,只不过工分许家栋是别想要了。
但看许家栋的样子,大概也不在意什么工分。
江母走后,她们母女夜里争吵的事很快就从知青点传了出来,就连宋幼湘都隐约听到了一些。
好像是江媛朝单方面的控诉,抱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不如意吧,哭得很大声,听着怪委屈的,倒是没听到知青们说江母如何。
也没听到人叫破宋幼湘和江媛朝的关系。
不知道,说是病得有点严重。唐桂香不爱八卦,但人在车间,大家伙休息的时候就凑一起闲聊,她听到的多,比宋幼湘更了解情况。
像是许家栋请假不上工的事,她就知道一些,听说江媛朝打算把招工的机会让给许家栋,许家栋马上要回城了。
还听说江母不同意许家栋和江媛朝在一起。
不过这也不用传,就江母在的那几天,许家栋都没胆子靠近江媛朝,大家都看在眼里。
宋幼湘一听就摇头,难怪!马上就能鱼跃农门了,许家栋哪里还在意这点工分,自然是能偷懒就偷懒。
就是可笑,把招工的机会让给许家栋,江媛朝是不是太天真了,我都没给她签字通过,难道会给许家栋过?
如果没见过江母,宋幼湘说不定就给同意了。
许家栋如果能有机会回城,宋幼湘敢打包票,只要能有比江媛朝更有利于他人生事业的女同志出现,许家栋肯定会半点犹豫没有就变心。
至于牺牲自己成全他的江媛朝牺牲是你自己要牺牲的,人家当初又没逼迫你,只能自己打落牙齿和舞台吞。
这种叫江媛朝感受上辈子她经历过的痛苦的事,宋幼湘很乐意干。
反正又不需要她付出什么。
顾虑到江母是一方面,宋幼湘也就是脑子里想着爽一下,压根就不会做这样的事。
干嘛呢,就为了叫江媛朝感受痛苦?就给许家栋回城往上跑的机会?宋幼湘又不是江媛朝,可着她一个人敌视,上辈子给宋幼湘造成痛苦的,这俩都有份,一个也别想跑。
再就是,江父江母给江媛朝活动的工作,肯定是在淮市,在他们身边,叫他们跟许家栋抬头不见低头见,实在是太过残忍了一点。
不知道,听说许家栋最近对江媛朝可殷勤了。唐桂香自打知道江媛朝和严志邦的关系后,就百思不得其解。
正常人都能看得出来,严志邦比许家栋人品好也更有前途吧,为什么江媛朝跟眼睛瘸了似的,看不到严志邦的好呢?
不过还好江媛朝看不上,唐桂香有些庆幸地想,要是江媛朝看上了,她和严志邦就不可能有关系了。
反正,她看严志邦就很好。
大好前程摆在那里,许家栋肯定得殷勤,江媛朝的成长环境比普通女孩都要优越,许家栋条件不行,只能拿虚无的感情去打动她。
宋幼湘扬了扬眉,她爱给就给吧,我反正我这里是按章程办事,再说了,这工作还不一定有呢,许家栋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表现不好还想招工回去,做梦呢。
许家栋确实是在做梦,还是前所未有的美梦,他已经拿到了父母辛苦替他筹集来的五百块汇款,只要把汇款取出来交给江媛朝,他就能拿到招工表了。
拿到招工表以后,他就能回城,有个正式的工作。
至于宋幼湘会不同意的事,许家栋压根就没有想过,就算宋幼湘一开始不同意,他死缠烂打,也会叫宋幼湘同意。
实在不行,他就病退回城,再拿招工表去淮市那边报到。
只不过要走病退回城的路子,就只能自损身体,不得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许家栋是不打算走这条路的。
江媛朝很快拿到了钱,实打实的五百块钱,她小心地收了起来。
这就是她跟江母对抗的勇气,现在她已经长大成人,他们除了经济上制裁她,还有别的办法吗?
招工表呢?许家栋内心十分急切,他盼这张纸,盼着回城,已经盼了一年多了。
江媛朝把压得平平整整的招工表拿出来,但却没有第一时间递过去,许家栋要去接,还被江媛朝给晃开了。
我丑话说在前头,宋幼湘不给我批,也不一定能给你批,这表还有没有作用我也不保证,但钱我是没有退的。江媛朝也不想跟许家栋算得这么清。
但她现在没有办法,没有了养父母作后盾,手里没钱她一天都活不下去不说,她还拿什么去贴补亲生父母的生活?
许家栋目光紧盯在招工表上,媛朝,你还信不过我吗?我在你眼里,难道是那么小气的人?这钱我不会让你退的,大不了当做彩礼,要是招工表无效,咱们结婚就是。
这也是随汇款单一起来的信里重点说了好几遍的。
许家栋对江家父母有信心,知道江媛朝是他们的独女,一生的指望,他们给江媛朝安排的工作不会差,但许父许母不相信,保险起见,许母出了这么个主意。
反正工作和人,总得落着一样。
人到了手里,那钱也不算白给了,反正江家就江媛朝一个,这五百块钱是他们小两口的,以后江家的财产,也是他们小两口的。
江媛朝眉头一皱,工作她可以给许家栋,但结婚?
她还拿不定主意,但转念一想,跟许家栋结婚也好,她现在也回不去江家了,总要有个自己的家,许家的条件不差,等她和许家栋结婚生下孩子,许父再清廉,再多顾忌,也该为孙子打算一二。
好!江媛朝点头应下。
最重要的是,许家和宋家就在一个家属大院,她这等于是嫁在了家门口,也方便她跟亲生父母家里走动。
宋幼湘一点也不知道这两人私下里的协定,她在山上视察果园管理情况。
雨季快要到了,果园的雨季排水工作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种了桃树的桃园,桃树是浅根性树种,特别怕涝。
您放心,准备工作我们已经做足了,教授已经带着我们通了三遍沟渠,排班表也已经都安排好了。跟在宋幼湘身边给解释的是大队的返乡知青青年。
果园这边很重要,当初食品厂招工考试过后,也安排了岗位到果园这边,通过考试的知识青年自愿选择。
为了鼓励大家到果园这边来工作,宋幼湘和王臹也花了不少工夫做工作,他们和上工的社员不一样,他们挂靠在食品厂,都有职位。
但并不是他们选择了到果园来,就都能留下的,教授要求严格着,态度敷衍不努力的,通通都剔除了,留下的都是踏实做事的。
这些人跟着教授学习,等到恢复高考,考农业类大学是一条很不错的出路。
宋幼湘点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细心地做好记录,事情太多,怕有遗漏,现在宋幼湘都是随身带着记事本,随时增减工作安排。
每到这时候,宋幼湘就格外怀念上辈子的专业秘书。
青年偷偷看了宋幼湘的本子一眼,就看到了昨天夜校讲的大题,下面写满了演算过程,想到自己算到一半不会了没写完的题,青年收回了目光,决定趁着午休再琢磨琢磨。
宋队长都这么忙了,管着这几大摊子的事还这么努力,他们这些闲人哪有脸不上进。
行,技术上的问题找教授,别的问题及时跟我或者支书反应,要能自己解决最好,教授年纪大了,别老让她山上山下地跑。宋幼湘记录好,本子一合准备下山。
下了山她准备去趟公社,从沪市回来后,宋幼湘就去过一次公社,这阵子忙,没时间去,下午事情不多正好过去一趟,汇报一下工作情况。
结果没成想,才下山就遇着了许家栋。
许家栋估计在山下等了有一阵了,地都快叫他磨穿了,宋幼湘一看他手里捏着的招工表,就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
宋幼湘脸色不好,你们是真不到黄河心不死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