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像吴老太这样狠心的,真的不多。
女孩子生下来养着就好了,养大一点就能帮家里干活,再大一点能挣工分,怎么着也不会少了孩子一口饭吃。
也有疼女孩的人家,像是今年大队被选上工农兵的,就是个女孩子,人家家里一直供到高中毕业,实在没法往上读了,才没有继续读下去。
吴老太的行为叫大家实在是有些不齿,议论的声音自然小了些。
但大家心里还是不赞同的,这一点宋幼湘和徐思曼都清楚。
不过这婚,徐思曼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离,谁劝她也不会听,刘谷田拗不过吴老太,同样,他也拿徐思曼没有办法。
宋幼湘再拿要去农场的事到吴老太那里压一压,吴老太很快就改了主意,哪怕刘谷田跪在她跟前哭求,吴老太也要逼着刘谷田离婚。
我早就知道她不是个好的,就她那个成分,我呸!要不是她害了咱们家,咱们家可还是干净清白的贫农。吴老太对着刘谷田道。
儿啊,你莫着急,离了这个徐曼曼,娘再给你找个好的,听话的,咱多生几个孙子!
两个孙子吴老太原本是不想给徐思曼的,但是她没有办法,两个孙子本来也不亲她,在去去农场还是放弃两个孙子之间,吴老太很快做了决定。
反正她也不肯跟你好好过日子,娘给你找个愿意跟你过的好女人
吴老太做了决定,刘谷田的意见就不重要了。
到去办手续的时候,刘谷田还一副他不同意,但他没有办法,他心里还是有徐思曼和孩子的模样,他不同意离婚,吴老太就要去死,他能怎么办?
跟这时候农村大多数人不看重结婚证这张纸不一样,徐思曼嫁给刘谷田,是去扯了证的,这也是吴老太要求的。
徐思曼有多优秀,正常人都看得到,要不是刘德光逼迫,徐思曼根本不会嫁到刘家来,吴老太当时也是怕徐思曼会跑。
顾不上自己还在月子里,徐思曼坚持去跟刘谷田办了离婚手续,办好后,她只去刘家拿了孩子的东西,别的东西她一概不要。
从刘家走出来的时候,听着身后吴老太的咒骂,徐思曼一点不高兴都没有,她高兴极了,她甚至觉得自己重获新生。
婚离了,该办的事还得办,吴老太这种封建思想实在是要不得。
不是说了离了就好?吴老太都傻眼了,她还以为让刘谷田跟徐思曼离婚,就天下太平了呢。
妇女主任看着吴老太,这就不是一回事,现在要说的是你对自己孙女干的事!
吴老太忍不住痛哭流涕,离婚的事答应得太痛快,现在根本就没有跟大队谈条件的余地。
这个宋队长下乡来就是来克他们家的,桩桩件件的事都是宋幼湘在后头使坏,吴老太真是恨死了宋幼湘。
吴老太在心里连声咒骂,却不敢反抗,老老实实地去开大会。
到她们这一辈,男孩子是致字辈,女孩子则是淑字辈,大的叫淑瑛,小的叫淑玥,孩子都跟我姓徐。徐思曼眼里是宋幼湘她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光亮。
不过只是亮了一瞬,又黯淡了下去,如果她思想古板的父亲还在世,怕是不会同意外孙外孙女随家里的字辈。
可是徐家,或许就只剩下她们母子五个了。
妈妈?徐致远感受到她的情绪,有些担心地喊了一声。
徐思曼很快回过神来,伸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妈妈没事,你的作业写完了吗?妹妹这里有妈妈呢,你快带弟弟去写作业。
宋幼湘摸了摸并排呼呼大睡的两个小家伙,刚准备开口,徐思曼就瞪了她一眼,宋幼湘就笑,我没打算乱说,我就是想说接下来你好好坐月子,早点工作。
徐思曼现在这个情况,不工作是不行的,她有四个孩子要养,哪怕是前后身上绑着孩子上班,她也必须要上班。
这件事,哪怕是宋幼湘有心照顾,也不可能让徐思曼一直不上班,占着会计的位置。
我心里有打算,你别担心。徐思曼现在一身轻松,再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击倒她,孩子和工作,她都会顾好的。
她心里有打算,宋幼湘就放了心。
厂长,玻璃厂的样品到了,陈会计喊你去开会。正说着,许慧跑过来,通知宋幼湘开会。
宋幼湘点头,大步出了房间,直接往办公室走。
办公室那边,陈会计并没有等宋幼湘,而是已经忙了起来,看着陈会计认认真真地在称瓶子的克重,宋幼湘站在了一边默默等着。
一个个地称了净重后,又装了毛毛鱼进去称,哪怕只有细微的差别,陈会计也仔细地记录在本子上。
说实话,陈会计现在可能还是没有转过弯来,但是为了食品厂,向来守成的他愿意再往前跨一步,这很不容易,对宋幼湘的触动也很大。
宋幼湘觉得,她得多费些心在食品厂上。
在她离开它之前,尽量增加它的核心竞争力,把食品厂的口碑形象打出去,哪怕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当中,也能凭能力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百八十一章高段位
改变了想法,有些工作安排也紧跟着需要变动。
陈会计让了步,宋幼湘先去忙新包装的事,大队也迎来了一年里最忙碌的双抢。
南方的水稻一般是种两季,大暑前后早稻成熟,边抢收边得立即耕田插秧,必须赶在一个月内,把收割、犁田、插秧的工作全部做完,否则会影响晚稻的收成,甚至绝收。
这时候学校都是要放农忙假的,就是再过十来年,农村出外的务工人员,到了农忙的时候,也会集体返回老家进行抢收工作。
双抢的时候,大队新来的一批知青,这次的知青少,只有三个,两位男同志,一位女同志,年龄和宋幼湘她们去年时一般大。
今年知青点招工招兵走了几个同志,三个新知青直接被安排进了知青点,自然也要一起参加抢收工作。
本来去年的时候,王臹还和宋幼湘商量,到了双抢的时候,要给食品厂的职工放农忙假,让他们加入到抢收工作中去。
但到了今年,食品厂根本就没时间放假,恨不得再招一轮工人进厂才好。
所以今年知青点参加双抢的,只有寥寥几位没有进厂工作的同志,江媛朝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的时候江媛朝还觉得太累,今年再来一回,她才知道去年大队对他们还算是照顾的,干的活虽然累,但相对来讲,已经是很轻松的活了。
今年江媛朝被分去割稻,从她早上天不亮割到大中午,汗水流到眼泪里,都没有时间擦一把。
没有办法,今年大队参加抢收的人少了很多,剩下的人分到的任务就重,不抓紧时间,是要挨批评的。
最重要的是,今年高书记选了五星大队下乡,同大家伙一起参加抢收,这两天社员们的劲头都足着呢,江媛朝都不敢偷懒,但凡偷懒一点点,都很容易会被对比出来。
这个时候,许家栋应该已经回了城,找到了她的父亲,进了厂里工作了吧。
想到这里,江媛朝心里就万分痛恨宋幼湘。
原本应该回城坐办公室的人是她才对,现在她却被留在乡下干这么累的农活。
她养母来看她的时候,还嫌弃她手上没有劳作的痕迹,现在再来看,保证全部都是!
江知青,你割偏了。
江媛朝埋头一顿猛割,被人喊住才发现自己割偏了,替别人割了大半,江媛朝顿时呕得要命。
旁边站着的,是这次新来的女知青。
偏了就偏了,你等下多替我割一块就是。江媛朝呕归呕,还是不肯让别人平白占她的便宜的。
谁料女知青眼睛一红,好的,江知青。
诶,大家各割各的,谁也不欠谁的,也不叫你多割,你红什么眼睛啊?
江媛朝正一脸莫名呢,已经割完一道,从那头又割回来的记分人一看,江知青,你怎么又欺负新知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