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吴响的话来讲,就是怀个孕把脑子都丢了,嘴上没把门不说,还丢三落四,要不是他盯得紧,怕是能把她自个都给丢了。
他没法在身边听我唠叨,那我肯定得在信里唠叨回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唐桂香一点都不觉得军属的日子苦。
两个人的心在一处,怎么着都是甜的。
虽然很多事都得一个人扛,但想着那个人心里就有了力量,再说她已经比很多军属日子好过了,至少有自己的工作和朋友。
唐桂香心里很知足。
郭明月忙不迭地点头,是,姐夫他就得听着!
两人寄完信,又去了趟供销社,郭明月想扯点棉布给孩子做小衣服,两人才进供销社,就见到有个略有些削瘦的身影站在粮油柜台前。
是江媛朝。
自打江媛朝请了病假回城治病后,她就一直没在大队出现过,原以为江媛朝会想办法找接收单位留在城里,没想到她又悄无声息地回来了。
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呢?高考都过了。
江媛朝的户口在大队,要报名参加高考,就得在牛头山公社才行,在城里可报不上名。
难道她直接放弃了高考?
唐桂香心里琢磨着,但也只是看了江媛朝那边一眼,就跟郭明月直奔布料柜台。
江媛朝打完酱油买好盐,就听到了唐桂香跟郭明月的声音,她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了两个瞅着都容光焕发的女同志。
郭明月刚被宋幼湘弄过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漂亮归漂亮,但看着挺单薄的,现在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人还是那个人,但面色红润,眼角眉梢都是幸福。
唐桂香倒还是从前那个样子,但肉眼也能看得出来,她日子是越过越好的。
收回视线的时候,江媛朝从后头货架上挂着的小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脸。
只看了一眼,江媛朝就慌张收回了视线。
她还记得自己没下乡前的样子,家属院里的一枝花,人见人夸,但现在,年纪轻轻说是黄花菜,也没有人不信的吧。
江媛朝垂下眼睛,把即将要涌出来的眼泪憋回去。
路是她自己走的,她不后悔,她不能叫宋幼湘她们看她的笑话。
这次回城里治病,其实治病根本没有花多长时间,江媛朝在农场的时候是有些亏空,但身体底子好,其实养一养就好了。
好不容易请到病假,她自然要借着休养的机会,在城里尽量把时间呆长一些。
如果可以,她确实也是想弄个工作机会直接回城的。
宋幼湘都不在五星大队了,江媛朝不知道自己还留在五星大队有什么意义。
许家栋人在淮市,父母在省城,两个地方,江媛朝觉得自己无论回哪里都可以,最好是省城,淮市毕竟有她的养父母在,她不想看见他们。
但江媛朝没有想到,她不过是跟许家栋闹了一回脾气,许家栋一下子就对她生疏了。
肯定是那次在火车上叫宋幼湘看了笑话,许家栋面子上过不去才这样的。
两人怎么谈都谈不拢,次次不欢而散,江媛朝那时候身体又算不上好,她就先去了省城,准备先把身体养好,再慢慢解决她和许家栋的问题。
主要也是因为那次闹了脾气后,许家栋应该是知道她是容不得他身边有别人,主动跟领导闺女说清楚,江媛朝心里才那么放心。
许家栋能为她做到这一步,那他丢了面子,她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到了江省后,江媛朝理所当然住到了宋家。
宋改凤夫妻想办法争取到了房子住出去,江媛朝就住在以前宋改凤和宋幼湘住的地方。
那个位置完全没有什么隐私,宋有良平时在家也不注意,热天气的时候,经常光着膀子在家里走来走去,有时候早上还会撩江媛朝的帘子,叫江媛朝去买早饭。
江媛朝在家里住得并不开心。
她跟宋母说了这个情况,但宋母完全不以为意,嘴上安抚着她,实际都是在为宋有良开脱,有良他就是那个样子,男孩子嘛,没那么多讲究,他是把你当亲姐姐,才没那么多顾忌的,你不喜欢妈就说他啊!
嘴上这样讲,江媛朝反正是没听到过宋母讲过宋有良一次不是。
第四百八十七章还能怎么样呢?
这也就算了,不过是生活习惯不同,习惯了就能忍。
但宋母不顾她需要静养,每天拉扯着一帮做手工的老姐妹在家里边做活边闲扯,就很叫人闹心了。
这些人说家属院里的长短就算了,还拉着她东说西说,让人烦不胜烦。
江母是个严肃的人,她喜欢安静,并不喜欢家里人太多,就算是招待朋友,也只有几个十分谈得来的,大家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近况。
不光如此,江母还是个十分有生活情调的人,她画画看书,会在外头掐着枝条或者鲜花插在家里。
而宋母,白天跟着这帮老姐妹说长道短,家里芝麻丁点大的事,她也要宣扬出去,等这些人走了,她又要在家里骂,骂的原因,可能就是某个人白天某句话说到了她的痛处。
还有各种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叫江媛朝难以忍受。
原来宋家人除非大号,上完厕所都不洗手的,宋家人的毛巾脸盆共用,宋父宋母不讲卫生,随地吐痰
江媛朝提出这些,宋母还要说她穷讲究,觉得她是看不起她们,但即便如此,说了宋母也从来不改。
自己的父母,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江媛朝总是这样劝自己。
那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半夜醒来,她才发现自己一步步走到了一无所有的境地,只能拼命抓紧手边这些东西,和这些人。
江媛朝在宋家养着,身体没养好,一辈子没做过的糊纸皮盒的手艺倒是越来越好了。
因为家里花销买菜用的钱都是江媛朝的,除去那些难以忍耐的,日子倒也安生。
糊纸皮盒也累,但总比下地上工要轻松。
这一住,就住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江媛朝自然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的。
因为江父江母都是知识分子,学校停课不作为的那几年,江媛朝在家里一直有坚持学习的,她底子还不错。
江媛朝兴冲冲地准备参加考试,但宋父宋母竟然不支持她考。
你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好好养好身体,到时候嫁个条件好的男同志,就什么都有了。
书读多了,心也就野了,安安生生的不挺好的。
这些话不光是宋母说,在宋母把这事当笑话一样讲给家属院里的那些婆婆妈妈说后,她们也经常会在江媛朝耳边说。
江媛朝不傻,她是肯定要参加考试的。
她自己想了办法,拿了病假证明和医院开的证明在知青办事处拿到了特批证明,在厂里报上了名。
然后就在家里复习功课,但宋家那样的环境,她根本就没有办法好好复习,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复习资料,还叫宋有良撕了拿去点烟。
江媛朝不是以前的宋幼湘,习惯闷不吭声,在家里存在感不强,也不是宋改凤,早看清父母偏心,知道哄着宋有良才能有更多好处。
她还以为自己是那个江父江母独宠的孩子,跟宋有良干了好几架。
宋有良可不是什么有耐性的主,吵了两架后,就直接指着江媛朝的鼻子要她滚。
话也是要多难听就说得有多难听。
有天晚上吵架,江媛朝穿着薄秋衣,连拖鞋都没来得及穿,就被宋有良拽着赶出了门外。
那一阵,正好是宋有良婚事吹了的时候。
被关在门外半晚上,宋父宋母没一个出来安慰她,把她拽进屋的,他们对她的疼爱,甚至都比不上宋有良的一个眼神。
江媛朝觉得可笑,当父母的竟然怕自己的孩子。
还是宋有良这么个本事没有,脾气天大,眼里没有半点亲情尊卑的完蛋玩意。
可想而知,江媛朝的复习过程很不顺利。
中间她去看了次许家栋,许家栋住在宿舍,也在努力复习,她在许家栋那里住了两天,调整好了心情后,才重新回到宋家。
这一次,江媛朝分得轻轻重了,她万事不管,只闷头复习。
竟也叫她熬到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