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的同学听到孙小娥的话,反应过来,看了秦秋雨一眼,没再吭声。
能考到这里来的,还真没有智商不行的。
向来吃得开的秦秋雨有些讪讪,这不是大家坐一起闲聊吗,我有点好奇而已,不说就算了,我自己去问。
宿舍里安静下来,大家各自学习,聊天的也都很小声,尽量不吵到其他同学。
宋幼湘拉了徐思曼当帮手,隔天又叫她发现了一个人才。
她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发现一个男同学,正积极向食堂管理人员推销自己,希望能在食堂工作,凭劳动换餐食。
在食堂勤工俭学,本来就是宋幼湘工作计划的附带项目。
当然,她个人是不太喜欢这种纯粹苦力的兼职工作的,觉得意义并不大。
不过是因为学校暂时还没有把这方面的工作抓起来,没有相关的管理服务组织,她顺带着写了个计划。
总有同学会需要。
这事我做不了主,已经跟学校反映了,你再等几天行不行?管理人员已经被追着问了好几天,都快崩溃了。
趁着男同学愣神的功夫,他赶紧找借口离开。
男同学有些失落地站在那里,但站了一会后,他又打起精神,主动去帮着整理卫生。
宋幼湘观察着他,一直等到食堂没人,男同学帮着打扫好卫生,打了一份两分钱的豆腐乳吃饭,宋幼湘才走过去。
努力工作也是有回报的,食堂师傅把剩下的菜汁都舀给了这位男同学。
同学,这个请你吃。宋幼湘把已经凉了的红烧排骨放到他面前。
虽然有些冒昧,但宋幼湘只想立刻认识这位同学。
要是等他吃完饭再上前,宋幼湘怕他被吓到,立马跑得不见踪影,那就太可惜了。
华大这么大,食堂好几个,虽然以他的倔强未必找不到,但没必要再花费多余的功夫。
你是谁,你想干什么?男同学一脸警惕地看向宋幼湘,目光在宋幼湘脸上打量。
这仔细一打量,就把人给认了出来,毕竟宋幼湘在专业内还是挺出名的,长得漂亮又被老师格外关照,你是咱们专业的宋同学?
竟然还是同一个专业的同学,这就好说啦。
宋幼湘还在想怎么开口呢,闻言就笑了,是我,我是看到你跟食堂管理争取工作特意留下来的,我
不等宋幼湘说完,男同学又警惕起来,打量着宋幼湘,我看你不缺吃穿的样子,你难道想抢我的工作?
不怪他会这么想,事实上已经有人想抢他的工作了。
就他第一天在食堂帮忙,大师傅额外给了他一份饭菜以后,不过就是他厚脸皮而已,在管理人员拒绝的情况下,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干着。
个别有想法的同学被拒绝后就退缩了,还有的在观望。
不是,但跟这样有关。宋幼湘摇头,然后把她准备向学校申请创立勤工俭学组织服务的部门跟他说了。
说起这件事,男同学明显来了兴趣。
两人仔细聊了许多,男同学有些懊恼,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直接找校领导呢!你是想让我帮你一起说服校领导吗?我可以帮你,你能给我留个职位就行。
男同学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说服校领导,因为他太需要这份工作了。
不止,具体怎么做,明天中午我们约在食堂继续谈,我到时候带我的计划过来给你看看。宋幼湘看了眼时间。
今天她得去师母家里,再晚就没有公交车了。
男同学点头,有些压抑的激动,我叫许随舟,明天我在食堂等你。
心里琢磨着,既然宋幼湘有计划,那他也应该回去写份稿子给校领导看,以便充分论证建立宋幼湘所说部门的重要性。
约好时间宋幼湘就起身走了,许随舟叫住她,目光微微不舍,诶,你的红烧肉。
不用客气,真的是请你吃的。宋幼湘微笑着摆手。
敢想敢做有执行力,自信脸皮厚,许随舟身上有很多成功必需的点。
虽然只聊了一会儿,但宋幼湘对许随舟的评价很高。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五百三十七章初心为何
宋幼湘到师母家的时候,师母还没有下班,安宁在邻居奶奶家里玩。
看着拧着菜走过来的宋幼湘,安宁放下手里的沙包,小炮弹一样地冲了过来。
姑姑。安宁特别依恋地喊的宋幼湘一声,往她脖子里蹭了蹭。
蹭完才心满意足抬起头来,跟院子里的小伙伴们挥手道别。
宋幼湘放下一袋子苹果和鸡蛋糕,跟邻居奶奶道了谢,才抱着安宁回家。
等到师母推着自行车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飘荡着饭菜的香味儿。
师母站在院里,站了好一会儿。
等情绪平缓了,才锁了自行车,满带着笑容进屋。
进屋一瞅,安宁跟小雏鸟似的,张着嘴巴,等着宋幼湘给她喂鸡蛋羹吃。
安宁!师母不赞同地喊了一声。
宋幼湘看了眼马上乖乖坐好的安宁,笑着道,是我怕蛋羹太烫,不让安宁自己吃的。
安宁收着下巴,轻轻地点了点头,渴望地看向奶奶。
师母看了孙女一眼,虽然心疼,但还是道,让她自己吃吧,别太惯着她。
打安宁小的时候起,她和老伴就都有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毕竟他们都上了年纪,而且身体都说不上多好。
现在孩子爷爷已经先走了,她又能照顾得了这孩子几年。
宋幼湘和安宁对视一眼,两人悄悄瞪了瞪眼睛,然后一个把碗和勺子还回去,一个乖乖自己吃起来。
师母也放下包,去洗了手过来吃饭。
最近学习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在学校的生活怎么样?吃着饭,师母关心宋幼湘在学校的生活情况。
欲速则不达,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许他们要是逼你太紧,你可别跟着逼自己。
师母和老师这一辈子,历经冷暖,世态炎凉。
他们平反工作后,确实有不少学生故旧又重新恢复了走动,但这里头到底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两老心里再清楚不过。
像宋幼湘这样赤诚的学生,真的只有寥寥几个。
都是好孩子。
宋幼湘给师母盛了碗汤,学习方面还好,还能学得过来,正好有件事儿,我也想问问您的意见。
搞校办企业的事,放在几年后,哪怕是明年,宋幼湘都很有信心能成功。
但现在,她并没有足够的信心。
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是对现在的大环境没有信心,高考才刚刚试行恢复,学校方面也是摸着石头在过河。
就算看好她的计划,也不一定会允许她来做。
你怎么会想到要做这件事?师母没有说自己的意见,先问起宋幼湘的想法。
这件事要做起来怕是有点难,但要是做好了,绝对是名利双收的事,对宋幼湘未来的好处会很大。
同时,也会引来旁人的觊觎。
学校从来就不是什么象牙塔,如果真的是,那他们老两口也不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
有的学生心思深沉,未必比社会上人的浅,不过是手段稚嫩一些而已。
除此之外,他们身边还有许多一腔愚勇,极容易被煽动的热血青年,没有独立的思想,坏事却很厉害。
现在这一批学生,或许跟从前不同。
但师母对人性不抱期待,经历了十年蹉跎,或许他们比任何人更渴望成功呢。
有了生活的阅历,他们的手段,小宋又防得住吗?
最最重要的是,后期在面对利益和荣誉面前,小宋还能够坚定自己的初心吗?
就算她可以,她身边的人,又会允许吗?
师母是万万不愿意,宋幼湘最终变成那么一个人的。
宋幼湘把自己为什么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具体打算怎么组织的想法跟师母说了一遍。
我希望这个组织,能够整合资源,去服务全体师生,并最终创造利益,改善困难同学的生活困难,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一届届地传下去。
宋幼湘想了想,补充道,这于我而言,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