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27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该续茶续茶,有问到她的问题,就认认真真地回答。

你别理他,他就是这德性,平时有空常来家里玩。师伯对宋幼湘端着架子,师伯娘却是很喜欢宋幼湘。

长得漂亮又聪明懂事,师伯母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好。

可惜儿子一家在外地任职,过年没回来,她大孙子去年刚参加工作,年龄比宋幼湘略大几岁,要是两个年轻人能见一面就好了。

小宋有对象啦!师母一看师伯母的表情,就知道她她在想什么。

安宁爸爸适婚的时候,她看着好姑娘也是这表情,恨不得直接圈到家里去。

师伯娘顿时满脸可惜,不过想来也是,这么优秀的姑娘,不可能等着她来发现。

那也不妨碍小宋常来家里玩嘛,你也来,带着安宁来。师伯娘拉着师母的手,你呀,别学他们男人家,一颗心全扑在工作上,要多出来走走。

师母点头应下。

师伯跟许老住同一个家属院,同一栋楼,宋幼湘在师伯家里拜过年,送上年礼后,转道又到了许老家里。

年礼送得简单,基本都是五星大队的出产。

腊鱼、腊肉、腊鸭,和各色干菜,还有公社下面一个大队自己酿的粮食酒。

这个酒在本地名声在外,公社已经在模仿食品厂的方法,努力在打造公社自己的品牌了。

可惜的是,这酒就是现在每年的产量也不多。

这还是王臹特意给她准备,提前订好,让她带到京市送人的。

腊鱼腊肉干菜这些师伯娘们喜欢,酒就是师伯师叔们喜欢了,其实王臹还给准备了烟叶,不过宋幼湘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拿。

吸烟有害健康,这些老辈人基本都是老烟枪,还是少抽一点吧。

在师伯家里蹭了饭,宋幼湘又在师母的安排下,给留在京市的师兄家属送了年礼过去。

人情啊都是要走动的,平时有来以后才能有往。师母跟宋幼湘讲人情往来,教她为人处事。

以师母的身份,现在都是别人给她拜年的多,根本不需要带着宋幼湘各处跑,带她在长辈面前过眼。

宋幼湘知道,师母这是让她在老师的人脉圈里混个脸熟,替她搭桥。

哪怕她深谙此道,做生意的时候,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送礼维系关系,这会也虚心听教。

这是师母对她的拳拳爱护之心,她很珍惜。

小傅对这个学生很上心啊。她们离开后,师伯和许老又坐到了一起,桌上摆着宋幼湘送的酒。

下酒菜就是宋幼湘捎来的大蒜叶炒腊鸡,别说,下酒还怪香的。

许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笑着道,小宋值得啊,傅师妹这也是想叫咱们知道,老厉还有个没来得及好好教的小徒弟。

其实不光是师母,厉老对宋幼湘也是放心不下的。

师伯叹了口气,隔了一会儿才开口,听说过年回以前插队的地方过的,这小姑娘倒不是钻营的人。

真要想维系关系,宋幼湘过年就不应该回去,留在京市,厉老以前的门生故旧都会上门。

小宋不是那种人,小姑娘格局很大。许老边说边摇头。

要是宋幼湘想钻营,想借厉老的资源成就自己,就会一心往经济系钻。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两头挑,还搞出个初晓来分散精力。

初晓做成现在的规模,确实对宋幼湘的未来大有助益,在档案上绝对是增光添彩的一笔。

但她做为厉老的学生,对这样的锦上添花不是必需。

师伯给他添了点酒,好奇地问,你这夸着人,怎么还摇起头来了。

许老把宋幼湘这一年在学校里折腾出来的事都说了,我看小宋毕业后,不会走咱们这条路。

宋幼湘在学业上没有半点怠慢,这一点许老当然清楚,但许老也能看得出来宋幼湘志不在此。

当老师这么多年,许老也教了不少学生。

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搞学术,而是分配到单位,在不同的岗位在工作,宋幼湘不搞也正常,他原本应该看开才对。

但就是惜才。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苗子。

要是老厉还在就好了,有他这个老师在,小宋的心应该给挽回着一点。许老可惜道。

提起师弟,师伯心里也难受,唉,小宋是吧,她学到哪了

给师伯长辈拜年是师母领着去的,给师兄嫂子们拜年,师母只给了宋幼湘地址。

徐家胡同二十八号宋幼湘按着门牌号一个个找过去。

正找着呢,背后传来吆喝声,让让,让让!

宋幼湘回头一看,是个青年女同志推着装煤的推车过来,大概是力气小,推得左摇右晃。

要是平时,宋幼湘就上前帮忙了,但她今天两手都拎了东西,腾不开手来。

女同志走得快,后头的岔道里追出来个小男孩,一边哇哇哭,一边追着喊,妈妈,等等我

追着追着,扑腾摔一跤,好在冬天衣服穿得多,不等宋幼湘放下东西,小男孩子就自己爬起来继续追。

宋幼湘看着前面瘦弱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继续对照着找人家。

今天要去的师兄家里条件大概不是太好,师母把原本留在家里的一部分腊货都塞到了里头,比另外几家的东西都多。

走着走着,熟悉的哭声越来越近。

而且还不止一个孩子哭,还有另外一个尖细一些的声音在哭。

二十八号。

宋幼湘站在门口,看着两个孩子,一个坐在学步车里哭,一个站在旁边哭,先前推煤的青年女同志,正扶着铁铲背对着孩子,在无声抹眼。

看到门口站着的宋幼湘,女同志飞快抹干眼泪,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同志,你找谁?女同志哑着声音问。

宋幼湘深吸一口气,走进去,我找唐复礼同志,请问他们一家是住这里吗?

复礼,他是我爱人。女同志愣了愣,脸上露出羞赧的神情,要是找院里其他人家的陌生人也就算了,偏偏是找自己家的。

宋幼湘只当刚刚什么也没看见,笑着道,嫂子,你好,我是宋幼湘,厉老的学生,师母派我来给师兄嫂子送点土特产来。

这是宋幼湘进师兄家门的百用话术,要是以她的名义来送节礼,肯定要推一推,说是师母安排的,就省掉了推让的流程。

唐嫂子忙迎宋幼湘进来,但院子里两个孩子还在哭,她有些着急,快别哭了,来客人了。

但孩子哪懂,大的指着小的,妹妹抢我的糖,还咬我!

要妈妈,妈妈

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唐嫂子急得举起手来,宋幼湘忙上前,嫂子,东西有点重,我放哪里比较好。

把人领进家里,唐嫂子有些窘迫,无他,屋子里太乱了,根本没有时间收拾,还有味儿。

孩子尿坑,没来得及收拾,你坐一下,我收一下。唐嫂子忙把湿被子抱出去。

屋子里也冷得厉害,宋幼湘上前看了一下,煤炉是熄的,旁边有一块湿煤,没有燃起来。

唐嫂子匆匆晾完被子进屋,就看到宋幼湘站在炉子前,好不容易控制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

过年男人没回家,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过年那几天,小的那个还生了病,连过年的物资都顾不上准备,在医院呆了好几天。

好不容易病好回家,就发现家里煤用完了没来得及印。

熬过一晚上,去邻居家借煤,邻居借是借了,却是故意借了块湿煤,没燃起来不说,还把孩子熏得够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