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35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太害怕一旦相认,付出感情,最后却不是。

当时其实挺多人不理解余佑德的坚持的,褚其芳都经过了生父母的确认,余佑德却不肯认,但大家也无力阻止。

余佑德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那位褚女士什么反应?宋幼湘问。

褚这个姓氏,在宋幼湘心里总有些疙瘩。

她不由自主地就往深里问了去。

詹士朗想了想,她一开始并不同意,后来不知道怎么又改变了主意,主动配合我们。

宋幼湘扬眉头,一开始不同意,到底是因为惧怕未知事物不同意,还是怕检测结果而不同意呢?

最后又是为什么改变主意!

可惜这个问题,詹士朗这里没有答案,只能等结果出来才知道,至于褚其芳现在的去向,詹士朗也不清楚,只知道在他们回京市之前,褚其芳已经离开。

把詹士朗送到酒店,宋幼湘和廖秘书径直去了宾馆。

上次来深市,宋幼湘都没时间好好看看这个城市,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里就大变了模样,已经到处也有林立的高楼,不是后世的钢铁丛林,但也相去不远。

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也会和深市速度一样,高速发展起来。

这一次,虽然退可攻进可守,但一定要尽全力拿下港商的投资。

对比外商观望的态度,港商对内地投资的热情极大,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早年逃港偷渡的那些人。

现在政策松动,他们最先响应回乡办厂投资。

不过宋幼湘要找的当然不是这类人,他们在港城扛包赚到的辛苦钱,对于器械厂需要的投资来讲,不过是九牛一毛。

宋幼湘盯上的是在交流会上认识,家族早就涉足医疗相关产业的港城邱太,邱林美华。

不过邱太现在人不在深市,宋幼湘只能在这里等着。

当然,宋幼湘不是干等着一件事的人,第二天,她就带着廖秘书去了解办贸易公司的具体章程。

季师兄给了他们当时筹办的资料,但特区政策时常有变化,现在的情况和之前已经有了些不一样,还得宋幼湘亲自去了解。

拿到外商的订单在宋幼湘的意料之外,它提前完成了宋幼湘对器械厂的短期预期。

也用事实证明,贸易公司存在的必要性。

派驻深市的工作人员,宋幼湘心里也有了人选,就是卯足了劲要闯出来,把女儿接到身边的余小萍。

余小萍在医院养了一段时间后,直接拎着行李就去了器械厂报到。

她没有服从分配,原本是毕业证都不一定能拿得到的,但她被丈夫追来那一顿揍,让了解到部门情况的学校动了恻隐之心,也算得上是因祸得福。

到了器械厂后,余小萍听宋幼湘的安排先进了办公室。

她之前学的中文专业,对医疗器械这块一点不懂,再加上身体还没有完全好全,宋幼湘让她先在办公室熟悉一段时间再说。

但余小萍发起狠来,比贺川还要上进。

贺川是背下了廖秘书做的产品名录,余小萍是直接完善,小件器械她直接装样,大件去后勤申请相机拍了照片配上,短短时间就把厂里的产品摸得一清二楚。

那些被贺川记在笔记本上的器械性能注解,余小萍也统统完善到介绍中去。

她这么拼,一度让廖秘书非常有危机感。

就在廖秘书以为余小萍是盯着她坐的位置的时候,余小萍主动申请要去销售科。

销售科是现在厂里工资待遇和福利最好的部门,余小萍想要赚钱,自然是奔着工资高的部门去。

余小萍的拼命,成功让只是因为她努力自救,愿意给她机会的宋幼湘转变观点,心里重新估量她的价值。

现在余小萍已经追着前头出去的贺川跑业务去了,宋幼湘没时间带她再给她专门上课,干脆把她直接交给了贺川带。

都是她准备重点培养的自己人,早点培养默契也是好的。

不过余小萍成长的速度再快,贸易公司这么重要的地方,也不能一开始就交到她的手上,拔苗助长要不得。

也不知道黄科长有没有兴趣外驻。

第七百八十四章变故

十一月底的京市和郑市已经供暖很久了,而十一月的深市即便是穿短袖也不会觉得冷。

宋幼湘等了半个月,一直没有等到邱太来深市。

继续等下去也不是不行,宋幼湘在深市也忙了不少别的工作,贸易公司的手续已经跑了一半,跟在深市的师长朋友也都见过几回,也有对外的订单在谈。

但宋幼湘不可能就这么把时间耗在这里,她准备去港城,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时候港商到深市来,在招商引资的政策在,只要手握资金,基本都是畅行无阻的,但内地人员要去港城却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

尤其是像宋幼湘这样的国家干部,要经过重重审核。

光是办理到特区的边防证,就需要经过单位政审,派出所核查,公安局办证几个流程。

若是去港城,则要严格好几倍。

好在宋幼湘在深市有过硬的人脉,原宝安经济调研组,现特区经济调研组的负责人李教授是宋幼湘的师兄。

提交了办理边防证需要的审核资料后,宋幼湘找了李教授帮忙,花了一点功夫,才终于把她和廖秘书前往港城的边防证办好。

就你们两个女同志过去,怕是不太安全。李教授虽然帮忙解决了证件问题,但对她们前往港城并不赞同。

港城确实是经济发达的繁荣之地,但却并不是个十分安全的地方,反而帮派横行,十分危险。

两个年轻的女同志,尤其宋幼湘还长得十分漂亮,实在是不能叫人放心。

到了港城可不会有人把宋幼湘当厂长,当领导看,一旦被人盯上,会十分危险。

但李教授这边工作忙碌,也抽不出时间陪宋幼湘过去。

就是在深市这边雇人,李教授也不放心,我记得之前你身边有个朋友,能不能请他来陪你一起去?总归还是自己人要放心一些。

李教授说的是之前宋幼湘跟着在宝安调研时,跟在她身边的白海波。

白海波陪师母去农场回来后,在宋幼湘身边呆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已经回去吴响那边,在运输站那里工作。

宋幼湘在深市在港城其实都是有人脉的。

在深市,除了李教授等师长同学外,交情好的还有招商联络处的几个同事,港城那边则是卓素琬在。

一开始宋幼湘确实是打算在深市这边请两个人的。

深市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业务,因为现金往来频繁,为了保障安全,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保全公司。

不过李教授说得没错,现在这样的保全公司大多是港商投资,人员资质良莠不齐,始终不如自己人放心。

边防证有一个月的时效,都已经等了半个月了,再多等几天也没关系。

宋幼湘往五星大队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三天后,吴响和白海波背着行李齐齐站到了她面前。

什么时候出发?简单的寒暄过后,吴响便直入正题。

宋幼湘这边要准备要调查的都已经准备调查妥当,这两天她也已经把吴响和白海波的临时边防证办妥,直接就可以出发。

但他们奔波赶过来,怎么也应该先休息休息再说。

对于宋幼湘提出让他们休息半天的话,吴响手一摆,正事要紧,直接出发就好。

宋幼湘的事,就是他们的事,他们几个兄弟现在安稳的生活,都是靠着宋幼湘和魏闻东小两口,不然这会都在老家种地呢。

早点办完早点安心,想休息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

说起来,他们一帮兄弟退了后还在一起工作也是有好处的,生活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在单位时的习惯,体能锻炼和野外拉练从来都没落下过。

当然,这跟他们跑长途,也需要一定的武力值自保有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