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36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至于个别能力不足的,厂里这么大,总会有合适的岗位不是。

厂里很多老人对这项举措颇有微词,但又不敢去宋幼湘面前表达意见。

听说厂里要建新厂房啦,厂房落成,会有新的生产线引进,到时候岗位自然有增加。

厂里的老人,做得时间久的,现在也该为子女们考虑了,要是得罪了上面的领导,给他们记下一笔,影响到孩子怎么办?

既然不能发表意见,那就积极想对策嘛。

譬如把自家孩子介绍给厂里的技术人员,这不也是变相减轻住房压力么。

一时间,厂里技术人员在婚姻市场变得极其紧俏。

听说都有人蹲在研发大楼外头,主动上前套近乎,把人拉回家吃饭,硬给介绍的。

谭厂长知道这事后,哭笑不得,赶紧开大会阻止了这种情况。

厂里初见成果,自然要向上级汇报,作为改革试企业,汇报会议上,省宣传部的领导,也一并要出席,要负责做好后续的汇报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

坐在宋幼湘对面上首的,就是张部长。

本来吧,张部长还没想太多,开个会嘛,这种会议他常开,不过是负责汇报的宋幼湘同志这两天才见过一回而已。

但等宋幼湘拿着一摞报纸上台,最上面还是那张刊登有讽刺漫画的报纸后,张部长就有些坐不住了。

宋幼湘这是想干嘛?!

宋幼湘不想干什么,她就是汇报工作,不过汇报工作之前,她准备回应一下之前外界对器械厂的质疑,本来这些资料需要廖秘书整理的,但不是有姚元亮在么,都给汇总在报纸上了,比廖秘书文笔还好。

这样别开生面的汇报会议,倒是很引人注意。

感谢日报同志对我的监督,幸不辱命,我交上了一份成绩还不错的答卷。宋幼湘没有任何抱怨委屈,语气轻松干脆甚至还有些幽默,但厚厚的一摞报纸,放在一起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这些报纸,单一份报道没有太多问题,但放在一起

会议桌上各领导的目光时不时地都投向了张部长,这些报道针对性太强,实在是由不得他们不多想!

日报现在负责器械厂工作的徐译也在,明明是姚元亮做的事,感到羞愧的却是他。

实地去器械厂取材后,徐译才知道,姚元亮大义凛然的措词下,到底有多失偏颇,事实根本就不是他写的那样。

他的采访稿结合器械厂如今交出来的成绩,今天的会议结束后就可以定稿。

但这稿子发上去,再跟姚元亮之前的稿件对比,于日报而言,又是一件自打自脸的事。

徐译正走着神,突然听到会上有人打断宋幼湘的发言。

这个漫画人物,画的是小宋?怎么回事!

张部长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第八百二十三章藏得还挺深

早在姚元亮连续针对器械厂发表文章的时候,省里相关领导就找姚元亮了解了情况,做了思想工作。

鉴于姚元亮的名气和傲气,当时领导还特意将宋幼湘叫了过来,有意从中说和,想让两方坐下来好好解释其中误会。

不过当时没谈好,姚元亮负气离开,当时领导还批评了宋幼湘两句来着。

后面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年前有人闹了上来,他们也都着手进行了处理,并向报社方施了压。

之后姚元亮依然还有文章见报,但文笔收敛了些许。

接近年底的时候,姚元亮采访稿多是写其他企业单位,没再针对器械厂。

另外就是宋幼湘一直是冷处理的态度让上头很省心,她根本就不在这件事上花心思,她不闹也没来申诉。

年过完,姚元亮没再蹦达,宋幼湘也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事情到这里,大家都以为这事就此打住。

现在再看,年后姚元亮那些写其他单位的文章,当时看没什么,前后一结合就能看得出来,字字句句都在拉踩器械厂。

藏得还挺深。

问话的领导是省里主管经济的一把手李副省长,说完看向会议桌上众人,发现大家表情都没有太过意外。

先开会。李副省长放下报纸,把舞台交还给宋幼湘。

宋幼湘没有看张部长,冲李副省长微微点头后,继续之前的汇报工作。

会议结束,宋幼湘和张部长,及宋幼湘的直属领导被留了下来。

至于姚元亮,会议中间张部长就让秘书去通知了过来,现在会议结束,姚元亮已经在办公室外等着。

徐译作为参会记者,走得比较靠后,出来就碰上了姚元亮。

两人现在已经是撕破脸的关系,姚元亮一脸徐译,就露出不屑的表情,并轻哼了一声音,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领导面前,姚元亮有傲气,但总体表现得还算谦逊,分寸把握得很好,保留着领导喜欢的锋芒,又不至于太过桀骜。

但对徐译这种,一直被他压着的人,姚元亮不觉得自己应该给对方好脸色。

尤其是在徐译不听他的劝告,接受器械厂的邀请后。

姚哥,不管你怎么想,我只是想把握自己的机会。徐译上前,等会进去,主动认错吧,这次你是真的错了。

徐译好心,但这话在姚元亮耳朵里尤其刺耳。

我还不需要你来教我怎么做事。姚元亮眼神锐利,冷冷地看了徐译一眼。

他不过是停职几天,徐译不会真以为能取代他吧!

说不通,徐译就闭嘴了。

等人走完,姚元亮整了整衣冠,大步走进办公室,不用徐译提醒,他也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

宋幼湘要讨伐他,焉知他不会有所应对呢?

姚元亮拿出来的东西,不止是他让摄影记者拍下的那些暧昧照片,还有年前他通过京市朋友交上去,得到批复的内参文章,以及对贺川的调查档案。

李副省长,您日理万机,实在不必为这种事情操心。姚元亮在大领导面前,态度和平时截然不同。

我写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从事实出发,没有半点抹黑,包括前些天刊出的讽刺漫画,我没有影射宋副厂长的意思,不过是攫取了一些素材,让宋副厂长误会,是我的错,我愿意道歉,但您先看看这些。

宋幼湘好整以暇地看着姚元亮,对他现在的表现一点也不意外。

难不成还要指望姚元亮这样的人有傲骨?

真正有傲骨的,是程杨那样的心里有使命感的记者,而不是姚元亮这种,把手里的笔杆当武器的人。

照片李副省长只扫了一眼,就放到一边,他对姚元亮拿来的批复稿比较慎重,原以为是批判多于肯定,结果倒是比他想的要好很多。

全部看完后,李副省长的脸上甚至带了些笑容,他把文章递给了宋幼湘。

姚元亮交上去的文章,和现在舆论主流没什么大的差别,无非是指责,宋幼湘主持器械厂的工作假大空,不切实际地搞改革,弄得民怨四起这些,里头还有姚元亮采访的被开除职工的内容。

然而文章末尾短短几句话的批复,却基本都是在肯定宋幼湘的做法,只有最后有一句不可冒进,可以作别的理解。

宋幼湘看完就笑了,她就说,姚元亮有这东西,早应该发到报纸上,狠狠地踩她来着。

没成想,是不和姚元亮的心意,实在是刊不出去。

姚元亮是想踩宋幼湘,把她坚定地打成不顾后果的改革派,证明她走的是姓资的路。

不是想肯定她。

这会姚元亮拿出这份文件出来,想必还是想拿不可冒进几个字做文章。

贺川的调任流程我没有查出问题。姚元亮看到李副省长的表情,就知道内参拿出来意义不大,反倒是给宋幼湘助力的一把。

姚元亮心里不由有些懊恼。

李副省长看向姚元亮,示意他继续说。

但我查到,江省那边单位的职工,没有人听过贺川这个名字,根本就没有贺川这个人,他只是档案在那里过了一趟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