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科长忙伸手扶住酒杯,心里无限感慨,谁能想到他一把年纪,还有被宋幼湘这样的年轻人劝别冲动的时候。
回去再看情况吧,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孩子。黄科长叹了口气。
这一场酒,喝到最后,也算得上是推心置腹了。
所有职场老油条,都有年轻有冲劲,满怀抱负的时候,只不过看清了规则后,棱角被磨平,激情被磨灭了而已。
感叹起从前,黄科长也是相当怀念。
等宋幼湘说希望能放心把深市这边交给他,那种久违的热血,突然涌上他的心头。
士为知己者死,他不好好干,都对不起宋幼湘这次保下他。
宋幼湘不知道,黄科长打电话回去跟谭厂长请罪的时候,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骂完后,谭厂长更是直言,要不是宋幼湘拦着,他这会怕是都在回家养猪的火车上。
虽然黄科长心里知道这话有些夸大其词,但宋幼湘这回确实是从轻发落了。
黄科长回了郑市,宋幼湘多留在深市几天。
除了梳理贸易公司现在的工作流程,各部门的管理漏洞也在她的监督下,重点整改。
余小萍忙了好多天,才把仓库的工作理顺。
仓库里的那批残次品怎么处理?余小萍把这几天重新做的报表递给宋幼湘。
宋幼湘看完报表,签完字,找个收废品的,卖掉。
那就是些破铜烂铁,根本没有回收利用的价值,也就能卖废品换点钱。
余小萍风风火火,很快就把宋幼湘交待的事给办好,把钱交到了财务那边。
十几万的货,就换来这千把块钱。袁婷婷叹了口气,对上余小萍无奈的表情,摇摇头把这笔钱入账。
财务这一块,工作上暂时没有什么疏漏。
但这次定金的事,也着实让他们吃了个大教训,会议上宋幼湘也提出了批评。
以后定金不到账,是决不能再发货了,到时候你们业务部的同事,要多配合我们工作啊。袁婷婷看向余小萍。
业务部现在能力最强的就是余小萍,她还最拼。
人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上下关系都搞得不错,带的人都挺服她的。
再加是宋幼湘的亲信,明眼人看着,余小萍肯定要升。
我哪次不是再三跟你们确认了,再让安排发货的。余小萍做事细心谨慎。
面对客户的时候余小萍姿态放得低,嘴巴甜能哄人,但做事的时候,余小萍是极谨慎认真的。
每次发货,她都会认真检查核对,售后服务也非常到位,任何问题不管大小,都处理及时。
因为她细心负责,客户也很认可她。
所以啊,你是最让人放心的,不像别的业务员,什么事都要我们去催,盯着要单子才行。袁婷婷跟余小萍关系不错,两人住的还是同一间宿舍。
不过余小萍很快要租房子住出去了。
房子找得怎么样了?袁婷婷挺舍不得对方的,不过有的人就是适应不了宿舍生活,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余小萍有点洁癖,到宿舍就做卫生,她累大家看着也累。
再加上她平时学习到很晚,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她都是缩在放了很多杂物的阳台学。
就挺不方便的。
余小萍没说她搬离不光是这几个原因,嘴角忍不住露出笑来,找好了,下个月就能搬。
袁婷婷替她高兴,又觉得可惜。
宋幼湘就是纯粹地替余小萍高兴了,她终于有机会把孩子接出来,接到自己身边。
从毕业到现在,余小萍始终绷着一股劲,就是为了这一天。
第八百七十三章简直就是奇迹
虽然现在她这边条件还不成熟,但只要母女能团圆,什么条件都能克服。
有什么困难跟我说。关于余小萍前夫和孩子生父那边的事,都是余小萍自己解决的,她从来没有麻烦过宋幼湘。
这里头有多艰难痛苦,只有余小萍知道。
心里被逼得狠极了的时候,余小萍甚至想过回去跟那些人同归于尽。
但她好不容易握住宋幼湘给的机会,只能忍耐。
没什么困难的,我听说现在买房子能给办户口,现在就我奔着这个目标去了。说起这事,余小萍眼里有光。
她明明是个漂亮得不得了的女孩子,但明亮的眼睛早被磨得老态,没有光亮。
工作上漂亮的女孩子想凭本事做成绩,也尤其不容易。
余小萍打定主意不靠美貌吃饭,衣着打扮都是往四十岁左右靠,只求得体,不求光鲜。
但她眼睛一亮起来,真的引人注目。
然而说起户口的事情,余小萍就心酸,孩子都是上小学的年纪了,至今还是黑户。
你们母女两个相依为命,买房子别光看便宜,找位置环境好些的,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借你。宋幼湘很替她高兴。
余小萍重重地点了点头,她私心上是不想麻烦宋幼湘的,但为了孩子,她就厚着脸皮了。
上学得要户口,她得尽快买到房子才行。
宋幼湘在深市多呆了十来天,黄科长才风尘仆仆地回来,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回来,而是带着孩子一起过来。
跟宋幼湘也没有什么好掩饰的,怕我拖累她们老胡家,死活不信我能还清债务,坚决要离。
找厂里领导做工作,找妇联做工作,也找亲戚朋友劝了,但前妻铁了心,黄科长也没有办法。
婚离了,存折前妻带走,孩子黄科长坚决没给。
人都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但有个心里眼里全是娘家的妈,孩子真的是连草都不如。
黄科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胡家生活,被教歪成没有自我,只晓得为舅舅表哥卖命的摇钱树。
更不想孩子跟着前妻改嫁去别人家,看继父一家的眼色生活。
大的十岁,小的也有七岁了,平时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跟着我生活苦了点,但比在他们妈妈手底下手过要强。黄科长揉了揉两个孩子的脑袋,叫人。
当初响应国家号召,晚婚晚育,孩子都不大。
阿姨。孩子乖乖地叫了人。
以前宋幼湘在厂里也见过两个孩子,父亲是领导,母亲工作也不差,兄弟两个挺活泼自信的,也有着孩子的无忧和天真。
现在再看,大的眼里满是坚毅,小的目光瑟缩,紧紧抓着哥哥的手。
宋幼湘点了点头,现在办转学是不是不太方便?
说到这事,黄科长脸色无奈,他原本是计划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身边,等下半个再想办法。
但他回去没少和前妻吵架,孩子被吓得不轻。
知道他们要被留下,可怜巴巴地扯着他的衣角的样子,实在叫人不好受。
脑子一冲动,就把孩子带到了身边。
路上黄科长就开始愁孩子上学的事情,现在还没得章法呢。
深市这边的教育资源确实不太跟得上,宋幼湘想了想,我去问问我几个师兄,看能不能找关系帮忙解决一下。
调研组的同事们在这里工作几年了。
大部分都是和家里妻儿分隔两地,但也有拖家带口在深市定下来的。
都是有孩子的人,找他们问肯定能帮上忙,再不济也能指条道出来。
顺便,余小萍家的姑娘接过来,小学也得入学。
那真是太麻烦你了。黄科长满脸说不出来感激。
他家里一惯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事他没操过心,这些事他还真有些不知道找谁问起。
宋幼湘摆了摆手,这不是什么事。
找师兄了解清楚情况,又去找学校领导谈,最后学校方表示,没有深市户口,有公司集体户口也可以入学。
在户口办下来之前,孩子缴清费用后可以跟班上课。
宋幼湘又跑了趟相关单位,拿到设立单位集体户的要求回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