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39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回她问的时候,还说要请人起来着,就起了这?

随便取的,先用着,有正式的名字再改也行。王臹看着乐呵呵的,多喊了几回,也没觉得拗口。

本来这电器厂的资金就是宋幼湘和魏闻东两人占大头,取名就想着带他俩的名字。

王臹本来觉得东湘不错,顺口好听。

但许随舟不同意啊,非说宋幼湘才是电器厂的灵魂人物,得用湘字开头。

叫湘东太像地名,就叫湘闻了。

湘闻也像地名。宋幼湘有些嫌弃,再读一遍还是拗口。

怎么就跟地名杠上了呢?王臹摊了摊手,要不取个外国名,听着就洋气。

宋幼湘摇了摇头,那还不如湘闻呢。

两人嘀嘀咕咕进了办公室,魏闻东看着这名字,却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挺好的,一点也不拗口!

不过这事他提不上意见,他就是来干苦力的,有什么他能做的活,都安排给他就行。

宋幼湘一到办公室,就跟王臹几个开会。

接下来不是在工地上,就是在省里找领导给电器厂开绿灯,不是走后门的那种,而是特事特办的那种,现在本来就有这类政策。

好在经过先前的机构精简,现在办事流程比早几年还是要略简单那么一点。

但要真正便民,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季省长抓大放小,主抓经济,经济方面搞得好,别的方面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王臹多好的脾气,有时候去办事都要被急得跳脚。

宋幼湘被以这个资料不全,那个章子不行的种种理由被拒绝后,干脆地提起了季省长给的尚方宝剑。

本来不想给师兄添麻烦的,但这麻烦是不添不行了。

为此宋幼湘还抽出时间,熬夜写了一篇字数精简,却直指痛处的文章交给了季省长。

机构问题,季省长也没有办法解决。

宋幼湘有能力,还能扯虎皮去解决问题,季省长便把目光放在了别的私企业办事难的问题上。

特事特办的相关会议开过几次后,别的中小企业都感觉到了不同。

虽然不知道改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和鼓励。

这对刚中小企业从压制时期抬头,有非常好的刺激作用,甚至因此吸引到了一些创业者,到江省来创业。

没有资本去深市、沪市那样的大城市,那江省良好的环境就是大家最好的选择。

有开明的领导支持,路子肯定要好走一些。

宋幼湘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这个时候,一封举报信,寄到了郑市器械厂,及上级领导的案头上。

举报信直指宋幼湘身为国企领导,却私下办厂,并在江省利用职务和关系人脉之便,大开后门云云

信里要求相关部门,彻查宋幼湘在职期间,有没有以公谋私,有没有重大经济问题等等。

第九百零六章吃亏的是他们

国企领导能不能在外开自己的公司?

在国营单位技术人员出去兼职都介于犯罪与不犯罪之间,引发大讨论的这个时候,暂时还没有明文规定。

当然,约定俗成的答案是不能。

主要也没有人这么去干,在这个时候,循规蹈矩地跟着组织走,几乎是刻在宋幼湘这一辈人骨子里的信念。

举报信刚摆在案头,厂里和上级部门领导就各自开了会,紧接着,又叫厂里领导去部里开会。

没有明文规定,那这件事就可大可小,就看领导们怎么定性质。

然而不管是上级部门还是器械厂这边,都希望把这事往小里压下去。

事情闹大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吗?非得揪着宋幼湘的私事不放有好处吗?

一点也没有。

要是逼得宋幼湘一走了之可怎么办!吃亏的还是他们。

不过这时候,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宋幼湘这事你们就一点不知道?谭厂长几个一见到领导,领导就直接冲他们拍了桌子。

看着火气挺大的。

谭厂长心里一咯噔,心里慢慢组织着词语,不急不缓地道,这毕竟是幼湘同志的私事不过事情没有经过调查,实在是不好偏听偏信。

这是要替宋幼湘开脱?

领导一听这话,火气更重,不是因为谭厂长替宋幼湘开脱,是谭厂长几个根本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小宋之前就没有点什么苗头?你们一点没看出来!领导继续问。

谭厂长同身后的贺川对视一眼,缓缓摇头,幼湘同志在单位工作,一直兢兢业业,没有半点懈怠,我还是觉得这件事,应该等幼湘同志回来了解清楚再行判断。

贺川在后头点头,心高高地提起。

他现在虽然是器械厂的人,但要是领导不顾厂里的意见,要处罚宋幼湘的话,那他也不干了。

写举报信的人明显就是挟私报复,领导要是盲目听信的话,在这种领导手底下做事,就算出头也没什么意思。

反正他和宋幼湘在一条船上。

这也是贺川为什么火急火燎,非跟着课厂长来的原因,本来应该和谭厂长来的,是工会梁康德主席。

领导。

领导暗暗磨牙,头一回觉得谭厂长这根直脑筋沟通起来格外艰难。

我的意思是!你们要是早看出来了,为什么不把小宋绑在郑市!领导咬牙切齿,稍压低了点声音。

宋幼湘要搞事业,那眼见着是未来的纳税大户啊,人在他们郑市,结果企业跑去了江省?

这叫局里领导们怎么想得通。

谭厂长满脸愕然:这怎么跟他想的不一样!这话是他听的那意思吗?

贺川倒是反应得快,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局里领导不追究,那这封举报信根本就影响不到宋幼湘。

这事我们还真不知情。谭厂长轻叹一口气。

收到信后,谭厂长仔细回想过,但怎么想,都想不出宋幼湘哪里来的精力。

器械厂及合资厂的工作,一桩接一桩,大大小小的问题,不少都需要宋幼湘定夺,尤其是合资厂那边,什么都刚刚开始,要操心的事特别多。

还有贸易公司,去年大问题小问题不断,宋幼湘光是深市,就跑了两趟。

怎么就突然要在江省办厂了呢?

谭厂长还想从贺川这里知道答案,但贺川是真不知道,他去年一年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也就是过年才回厂里,把家人接过来一块过了个年。

会上谭厂长拿举报信出来的时候,贺川都是蒙的,心里还有点儿不是滋味。

就挺失落的吧。

他一直给自己的定位是宋幼湘的心腹大臣,结果这么大的事,他一点也不知道。

不过后来转念想想,又能够想得通了。

这事告诉他,总不能他除了器械厂的工作,还跑去兼职电器厂的工作嘛。

这显然不可能。

再加上他通过努力,销售科科长的位置板上钉钉是他的,年前已经定好,年初六就要公布。

跟宋幼湘是不能比,但自己也算是年纪轻轻就干出点成绩来,贺川没敢骄傲,但成就感还是足足的,所以过年特意把家人接了过来。

这个小宋,瞒得倒是严实!领导有些气馁。

举报信里还附了照片,宋幼湘戴着安全帽,站在湘闻电器厂的临时厂牌下的样子,身后是已经有雏形的厂房。

厂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建起来的,现在再去谈条件,显然已经晚了。

谭厂长倒是不可惜。

电器厂在江省,宋幼湘的主要精力还得放在器械厂这里,要是安家在郑市,宋幼湘起码一半精力要明晃晃地分走。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