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再加上刚刚听的这些,让他更加肯定了想法而已,就是学影楼技术太难了,他们那地方的人也接受不了几十块钱拍张相片。

但婚总是要结的,再穷的人家都会自己剪了喜字贴上。

是我人外公是给人做红白喜事的大厨,听说这几年乡下喜事特别多。贺川硬扯了个理由。

宋幼湘闻言笑道,那正好呀,咱们老祖宗早有专门为结婚新人服务的行业的喜轿铺,后来也有专门的婚庆公司,你们可以兼卖婚庆用品,还有红喜事布置租赁这些,成本也不高,置办成套的桌椅,多备些红绸布就行。

贺川的脑子可比吕成要活泛,宋幼湘才提个醒,他就已经联想到了很多。

正好宋幼湘有些数据需要跑市场,第二天就领着贺川去了解行情,顺道也帮吕成探探路。

从市场回来,贺川就直接打电话,把侄子和侄媳妇叫到了深市。

先带他们看一看,然后再去小商品市场早成规模的浙省。

这趟去浙省,贺川除了带侄子夫妻去进货,另外就是替宋幼湘做调查工作,把数据整理出来给她。

这两件事都和器械厂的工作不沾边,为了公私分明,贺川特意跟厂里请了几天假。

贺川进厂后,在宋幼湘的鼓励下,已经考取了函授本科文凭,现在正备考在职备考研究生的考试。

把调研工作交给贺川,宋幼湘很放心。

她正准备回郑市的时候,一通电话打到公司来,她得尽快赶去京市。

第九百六十二章危言耸听

魏闻东盼星星盼月亮,没盼到宋幼湘回,只盼到了自己出任务。

接到任务的那一刻,魏闻东心里没有了别的想法,全部身心都放到了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上。

宋幼湘打电话找魏闻东,本来是告诉他,她要返京,会尽量在郑市中转的消息。

结果电话打过去,魏闻东已经去出任务了。

都没时间提前给她打个电话,宋幼湘不免有些忧心,但再多担心,也只能放在心里,自己慢慢消化。

现在要紧的是京市那边的事。

宋幼湘接到的是会议通知,经济相关的汇报会议,宋幼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通知,但必须要出席。

再次把回郑市的车票退掉,改定了返京的车票。

这次回来的急,宋幼湘也没有通知家里人,结果下了火车,就见到了等在火车出站口的徐叔青。

三哥,你怎么来啦?宋幼湘意外地走过去。

助理体贴上前接过她的行李,宋幼湘则是去推徐叔青的轮椅。

徐叔青笑着道,你回来,我当然要来接。

宋幼湘想了一下,很快联系上了会议的事儿,徐叔青肯定是知道她的行程,才能这么恰好等在火车站。

这次会议是什么情况,怎么还把我给叫上了?宋幼湘没分配去郑市前,也旁听参与过几次会议,特别严肃的场合。

器械厂这两年的工作成绩不错,该表彰的表彰了,年初谭厂长已经代表器械厂来京市开过会了,怎么这时候突然把她叫来。

你知道,当初许老是想把你留在经改办的,你被分配到郑市,是因为一部分人反对的结果,郑市是组织给你的一张考卷。徐叔青道。

考试时间还没有结束,但宋幼湘已经写满了考卷,现在交上来的成绩已经足够让人满意。

而剩下的结果,只需要时间去验证。

毕业分配郑市对宋幼湘来说,有利有弊,直接留在经改办固然好,但往上走却不那么容易。

到郑市接手烂摊子是很艰难,但成绩做出来是实打实的,谁也抹杀不了,许老他们也觉得这是攒资历功绩的好机会,才会松口放宋幼湘来。

主要也是对她有信心,别人不看好,但宋幼湘身边的人都对她十分有信心。

她也确实没叫人失望。

宋幼湘敏感地听出来,这次会议可能跟她被调回京市有关联。

可是,突然就被调回京市吗?

宋幼湘眉头皱起来,她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魏闻东才分配到郑市那边不久,他们还没有真正团聚过。

怎么不说话?徐叔青感觉到身后的沉默。

宋幼湘顿了顿,就是有些意外,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确定吗?

确不确定的,宋幼湘没有收到调令之前,都不能肯定。

百分之八十。徐叔青回头看了宋幼湘一眼,不高兴?因为魏闻东。

说是百分之八十,其实已经十拿九稳。

徐叔青面色微敛,自责地道,是我欠考虑了。

如果不是他从中使劲,配合着许老他们,宋幼湘没那么快能回来,毕竟这世上总有人看不得年轻人出头。

也不是,只是有些突然。宋幼湘忙道,先开会吧,开完会再说。

回到家里,师母看着宋幼湘没说话,只接过她的手拍了拍。

师母同许老几位关系一直不错,跟宋幼湘有关的消息,当然会很快知道。

能调到京市来,对宋幼湘来讲肯定是好事。

但事情正好发生在魏闻东排除万难,申请分配到郑市之后,就由不得人不多考虑了。

这事师母还没有跟魏家说。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先开完会再说。宋幼湘刚知道是有些头疼,但现在已经恢复乐观。

要是真被调回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郑市的工作还有许多需要交接收尾的地方,器械厂好办,合资厂那边比较麻烦,最快也得是年后走。

到时候什么都不管,先把证领了再说。

这回就是天上下刀子,宋幼湘也得拽着魏闻东把证给领了,去他的好事多磨。

要是不马上被调回来,那就更好了,她能更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上的事。

宋幼湘打起精神,先去经改办那边跟许老报个到,然后开始准备会议的事,并抓住在京市的时间,多查资料搞数据。

调动和结婚这两件事,真没论文给她的压力大。

宋幼湘每天查数据查得她都要没脾气了,她才查到八一年的数据,就已经满心无奈。

仅八一年一年的库存积压产品,也超过了六十多种,价值百亿元以上。

这种为了生产而生产的恶性竞争,地方上都察觉不到问题吗?为什么不叫停!宋幼湘看着火气很大,许老安排给她打下手的师妹,都不敢开口说话。

好在宋幼湘的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后,话就变得少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统计资料上。

两天后的会议本来应该是宋幼湘这次返京的主题,最后沦为抽空去一下。

宋幼湘没有额外准备发言,打算直接就她跟许老汇报的定向失调这个问题发言。

她的论文已经有了雏形,数据都存在了心里,这次会议相当于一次她的论文答辩。

在跟许老汇报之前,宋幼湘就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许老布置作业后,宋幼湘更是把前几年的数据都翻出来看过,包括今年前半年统计局统计的数据。

只能用触目惊心形容。

宋幼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失调问题不引起重视,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国民经济突然崩溃。

真相总是有些血淋淋。

宋幼湘的结论直接被另一派代表批评为危言耸听,目前经济形势分明一片大好,证明现行的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

第九百六十三章美妙的误会

宋幼湘没有跟他们吵,虽然她保持了理智,但对他们直接无视她的论据,直接对她下危言耸听的定论十分不理解。

有了脓疮不挑破,非要到严重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再调整?

她啊,还是太年轻!会议前排,许老同乔老坐在一起,小声沟通。

太年轻,也太有能力,因为她的能力,宋幼湘一直高歌挺进,掌权者对她都多有包容。

不怕得罪人固然是优点,但若不够圆滑,有些暗亏就无法避免。

许老这是先替宋幼湘在乔老面前铺个路。

有能力的同志都是这样,放心吧,小宋有分寸。乔老倒是对宋幼湘十分有信心。

现在学者界普遍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收缩、再发展是一种正常现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