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5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魏闻东牵紧了宋幼湘的手。

他们接到徐叔青和徐思曼要回国的电话,就尽快安排好手头的工作请假赶了过来。

徐思曼在电话里讲,三哥可能不大好了,让他们过来见最后一面。

魏闻东握着宋幼湘的手,察觉到她的手在微微的颤抖。

当时处理老师和师母的后事的时候,宋幼湘也是这样,控制不住地颤抖着。

不会的。魏闻东不愿意相信。

怎么可能会是最后一面。

他在给自己打气,也在给宋幼湘鼓劲。

明明抱孩子给徐叔青看的时候,都约好了要一起送孩子去上学,以后要看着孩子成家立业的。

徐叔青向来言而有信,说出口的话从来没有失言过。

两人穿过落地玻璃窗,看到相伴坐在树荫下的兄妹背影,都松了一口气。

正要走过去,魏闻东脚步突然一顿。

宋幼湘不解地看向他,但很快她便反应了过来。

不会的!

循着魏闻东的目光看过去,徐叔青原本搭在徐思曼肩上的手,只是徐思曼在紧拽着。

只是瞬间,眼泪就奔涌而出,宋幼湘看着魏闻东,完全无法克制自己的悲伤。

怎么会这样,他明明说只是想趁天气好,身体好的时候出来看一看,很快就会回京市的,怎么会这样!

魏闻东无言地看向天空,他伸手将宋幼湘揽在怀里。

二十分钟前。

徐思曼坐在地上,头轻轻靠在徐叔青的腿上,三哥,幼湘马上就过来了,我们再撑一撑,好不好。

此时徐叔青手心的温度叫她心安。

还是不见了,被我惦记着的,都没有多少好下场,本来我连你都没有打算见的。徐叔青几近于无声。

他已经撑了很久很久,彻底要撑不下去了。

看一眼,再惦念一辈子?

徐叔青闭眼笑了笑,罢了。

第一千零四十章人去楼空

按照三哥的遗愿,安葬的那一天,阳光极好。

没有举办多余的仪式,但这一天还是有很多人来,大家安静地放上一枝鲜花,再安静地离开。

他们多是受过徐叔青恩惠的人,有机关干部,有年轻学生,有企业领导,有国际友人,也有垂垂暮老,从国外赶来的老先生

先生一生飘零,一直在被命运推着走,唯一顺心遂愿,大概只有体面离开这一件事。余助理是最后一个放下鲜花的人。

看着相伴站立在一起,眼里都满含着眼泪的宋幼湘和徐思曼,余助理轻声道,节哀。

徐思曼无声回礼。

余助理低头默了默,忽然转过身体,看向宋幼湘,无言地深深鞠躬下去。

所有的感激,都在这个鞠躬里。

徐思曼捂着嘴,扭开脸去,她怕自己会忍不住痛哭失声。

别宋幼湘上前扶住余助理,但他执意,她根本扶不起他。

宋幼湘求助地看向身侧的魏闻东,魏闻东轻轻地摇了摇头。

没有办法,宋幼湘只能放开手。

直到眼里的眼泪落完,余助理才缓缓站起身来,躬身的时间太久,人有些站不稳,魏闻东及时扶住了他。

余助理冲他微微一笑,又要向魏闻东鞠躬。

魏闻东一把拉住他,轻轻摇了摇头,章华哥,不必了。

他为徐叔青做任何一件事,出发点都是因为宋幼湘,他不能受这个礼。

但余助理的坚持不是魏闻东能阻止的,跟在徐叔青身边多年,余助理多少也受到了徐叔青为人处事的影响。

好在这一次余助理没有停得太久。

等他起身,魏闻东和余助理一道离开,留宋幼湘和徐思曼再陪一陪三哥。

幼湘,谢谢你。徐思曼满含眼泪,笑着看向宋幼湘。

宋幼湘轻轻摇了摇头,说什么谢,三哥对我像亲妹妹一样,费心为我筹谋,为了忧心。

她所做的,远远不及。

徐思曼没有再多说,有些东西放在心里就好,不必多说。

办过徐叔青的身后事,徐思曼带着徐叔青留下的旧物,便匆匆离开。

她需要工作,需要任何人或事去转移她的注意力。

送徐思曼离开后,宋幼湘也必须赶回京市,孩子们需要她,工作上也有几项重要决策等着她做。

别想太多,三哥不是不想见你最后一面,是他撑不住了。飞机上,魏闻东的手一直和宋幼湘的扣在一起没有分开。

本来宋幼湘是在看窗外的云,闻言转过头来。

老师的最后一面我没赶上,现在连三哥都是一样。宋幼湘心里难受得厉害。

这几天她都不敢太悲伤,怕一直靠吊水坚持的徐思曼会崩溃,但她其实特别难受。

这都是她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遗憾。

若不是师母走得安详,宋幼湘都不敢去想,闻东,我只是想见他们最后一面,哪怕只是跟他们说一句,我以后会好好生活都好。

可是老天爷从不肯给她机会。

魏闻东张开怀抱,轻轻把抱宋幼湘抱进怀里。

回到京市后,宋幼湘要处理的第一件公事,是受邀出国参加经济论坛,以及应对发生在家门口的国际商战。

早在十几年前,就有经济学家断定,哪怕制造粗劣,但华国的商品,依靠着低廉的价格,将会有极大的竞争力。

如今这一论断已然成为现实。

仅是在M国,华国已经成为了第二大贸易顺差国。

国际上,各国已经联手起来,开始压制华国企业,展开反倾销。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公司也在联手在华国进行倾销行动。宋幼湘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被各国层出不穷的动作吸引过去。

她关注国外的情况,但也没忽略家门口发生的事。

除了要继续争取最惠国待遇,引进外资,保护国内企业也势在必行。宋幼湘在会议上继续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宋幼湘肉眼可见地忙了起来。

她没有办法回家,魏母干脆带着孩子搬到了公家分配给宋幼湘的房子。

以宋幼湘的级别,早好多年就能分房子。

宋幼湘倒也不是特意发扬风格,而是她确实不缺房子住,再加上她有车,交通方便,便把机会让给了别的同志。

前年部里分房,宋幼湘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按级别分到了一套三室的大房子。

没有公摊,房子位置好面积大,宋幼湘请人简单地装修好,从小宿舍搬了过来。

不过这里只是临时住处,大部分时间她还是住家里。

但现在她没有时间,魏母也看不得宋幼湘早出晚归那么累,干脆带着孙子住进了管理严密的大院。

魏母不知道的是,她前脚才带着孩子搬走,后脚没过上几天,邵氏兄弟就找到了京市。

时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兄弟俩这次是抱着诚意上门的。

不求把魏母接走,但求能恢复通讯,逢年过节能像亲戚一样走动走动。

这些年,邵家也发生了不少事,家庭发生些许动荡,事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果跑到京市,已经人去楼空。

跟邻居打听,才知道是搬去了当大官的儿媳妇分的楼房里,兄弟俩再一打听宋幼湘和魏闻东如今的职位,都不说话了。

来时信心满满,现在兄弟两个相对无言。

之前不管是魏闻东还是宋幼湘,都没有拿身份压过人,哪怕后来他们被告,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被迫接受魏闻东的经济补偿。

当然,他们也接受了教育和惩罚。

现在看,反倒是人家大度了。邵老大看着空下来,却依然满是生活气息的小院道,人家真要整咱们,咱哥俩这辈子都得完蛋。

邵二点头,妈跟他们生活,也挺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