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勉强科举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好孩子,你比为父当年考得还好。”刘秀才偷偷擦下激动的泪,握着儿子的手,激动地说:“你娘看到你这样出息肯定高兴,我们明天就去祭拜她。”

刘勤书心中安定,淡淡笑道:“好,给大姐送个信吧,咱们一起去。”

吴氏在一旁坐着,有些尴尬,不过也没什么,毕竟她是续弦,对原配理应尊重。

祭拜过后,刘勤书就开始闭门读书,要准备四月份的府试,只有府试过了,他才能取得童生资格。

这次的复习,刘勤书不免有了更多的想法,既然县试能考第一,那府试要是也能考个第一就好了。

人就是这样,永远都在最求更好。

到了三月中旬,刘勤书整装待发,府试要去同宁府参加,路上需要三天功夫,为了求稳,刘秀才就让儿子早点去先适应一下环境。

刘秀才不能跟去,他还有六十多个学生要管呢,只能让儿子的亲舅舅和姐姐、姐夫一起陪着刘勤书。

临走前,刘秀才对赶过来的大女儿叮嘱了许多话,让她细心照顾弟弟,又拿出不少钱来给儿子带上,嘱咐他一定要住到最好的客栈吃上最好的饭菜。

方瑜和方瑾跟着送了刘勤书,满心的祝福随着车马远去。

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刘秀才在教书之余迷上了拜佛,方瑜和方瑾每天就是学习吃饭睡觉晨跑。

等到四月份的最后一天,刘勤书终于回来了。

“考上了,是第三名!”刘秀才看着终于回来的儿子,心里终于踏实下来。

刘勤书通身的气质更淡薄了,他长高了也瘦了,在同宁府遇到了许多出众的学子,他的学问还要不断精进。

第二天便是五月初一,是早前就说好了的方家小兄弟回家放假的日子。

方瑜很高兴,方瑾很兴奋,两人早上起来跑步都更轻快了。

吃过早饭,刘秀才特意把方瑾和方瑜叫到一边,交待他们在家里休息的三天要怎么学习。然后就是继续上课,上到方老秀才过来接他们回家。

方老太太这次没跟过来,只拜托大伯子顺道把孙子给接回来,毕竟她一去刘秀才家就要招待她,她和人家非亲非故的,孩子还受人家的照顾,再去占人家便宜也不好。

夕阳灿烂时,方瑜终于回到凌河村,方老太太领着四妮在村口等他。

“奶奶,四姐!”方瑜使劲招手,心中雀跃。

等回到家中,这辈子的爹和娘也围在他身边,眼眶发红,就一直看着他跟着他,怎么也看不够。

方老太太这回并没有训斥二儿媳妇,只是催着孙子先吃饭,吃完饭就把孙子带回正屋歇息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