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咸鱼林夫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红楼]咸鱼林夫人 第157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弓九的几个属下求了弓九,弓九转求宁安华,将尤二姐、尤三姐和几个丫头求去做妾,传宗接代了。

给仪鸾卫做妾,只是没名分,但实惠不缺。她们自己都愿意,宁安华也没管太多。

时间很快来到了六月末。

弓九出发之日渐近,宁安华也稍稍放松了对他和宁安青见面的管束。

这日,宁安青和弓九在宁安华眼皮子底下一教一学读书,宁安华拆开京中江家来信。

是温夫人对温澄想求娶妙玉的回复。

第130章 莫待无花空折枝

打开信之前, 宁安华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温夫人不管赞同还是反对,一定不会对她口出恶言。

但若温夫人不赞同这桩婚事, 心里会对她怎么想就不好说了。

世俗中结男女姻亲,首要便是看两家的家世、门第是否匹配, 能否在婚事中互利互惠, 其次要看男子的潜力,以后是否能撑起门楣, 女子是否贤良淑慧, 能掌一家之事, 最后才看男女双方的年龄、模样、性格。至于彼此有意与否,是最不重要的。

所以,从世俗中看, 温澄和妙玉这一对,实在不算相配。

论家世、门第、身份,两人都是官宦人家出身, 却父母双亡的孤儿。但温澄是承恩公夫人娘家唯一的侄孙,从小养在膝下, 妙玉只是林家的住家女尼, 她在身份上能和承恩公夫人等同的表哥义勇侯,不但从没见过, 只有亲戚情面,没有实在情分,还可能终生不会相认。

论才能,温澄十四岁进学, 这些年苦读不掇,按林如海的判断, 他必会在三十岁以前春闱得中,眼见面前是一片青云路。而妙玉的性格、行事,着实不符合世俗对“贤妻良母”的要求。她幼年出家,也没有接受过正常闺秀该有的家庭熏陶和教育。

明年便是新一科秋闱。温澄本便配得了尚书、侍郎之女,温夫人送温澄和林家一起到东北,应未尝没想过先让他潜心学习几年,若明岁秋闱得中,他便是年才二十的举人,那时再说亲,优势比从前还大。林家选婿的事早已过去了,也不怕闲话。

谁知温澄对林家的女尼生出情意,甚至到了愿许终身的地步。

妙玉还比温澄大了四岁,今年已二十有三。

温夫人是江明越的亲娘,黛玉的未来婆婆。江明越虽沉默寡言,但她看得出来,他对温夫人是一片孝心。

那日,温澄跪在她面前,问她能否做主让妙玉还俗,恳求她允许他对温夫人说明心意。

她便问:“若温夫人误以为是林家存心安排,两家生出嫌隙,怎么办?”

温澄叩首:“晚辈绝不会让此等事发生。请郡主信晚辈。”

说实话,宁安华不怎么信。但她答应了。她也没管温澄信里都写了什么给温夫人。

几眼扫完来信,她有几分明白温澄是怎么对温夫人说的了。

温澄很聪明,只说了是他对妙玉暗生情愫,权衡后还是想娶为妻室,但妙玉能否还俗,要“郡主”做主。他一定说了怕林家和“郡主”不赞同,不许妙玉还俗,怕他辜负了妙玉,反是一桩丑闻,有损江、林、温、韩四家声誉,所以温夫人信中才用大篇幅替他保证,有她在,绝不会让妙玉受委屈,也不会让他对不起妙玉。

但想说服温夫人同意,只凭这几句可不行。

宁安华命:“去看妙玉和澄哥儿做什么呢。若在一处,只叫澄哥儿来,不在一处,先请妙玉过来,再叫澄哥儿。”

妙玉和温澄的事,宁安青、林黛玉等都看在眼里,都盼着他们能有好结果。

可宁安青听不出宁安华话里是什么情绪。

她从散发着墨香的书页和弓九修长有力的手指间抬头,想问问姐姐,温夫人是怎么说的,又不想姐姐注意到她和九先生。

但宁安华下一句便是和她说:“坐了大半个时辰,也该起来走走了。”

宁安青慢腾腾站起来:“是。”

宁安华让她过来,狠狠弹了她脑门一下:“去罢!”

弓九想拦又不好拦,只能眼睁睁看着青儿被弹,额头红了一片,被露女史领出去了。

宁安华:“弓九?”

弓九迅速低头:“姐姐有事,我先告退了。”

宁安华笑一笑:“青儿就和我的孩子一样,哪怕你们婚后,我该教训还是要教训。你要心疼,连你也一起打。去罢!”

被姐姐承认后,弓九经常会觉得心口生暖意,比如现在。

他也笑了:“是。”

宁安青和弓九一前一后走了,妙玉也温澄也一前一后到了。

宁安华让妙玉藏在内间屏风后,她在堂屋见温澄。

妙玉有些羞涩,但更多的是紧张。她安安静静等在里间。

宁安华对家人,对亲近交好的人,对下属晚辈,差不多都是有话直接问了:“你用什么说服的温夫人?别拿‘真情’‘痴心’的话敷衍我,我看得出来。”

温澄的视线飘向屏风。

他顿了顿:“我说,我虽非江氏男子,却从小在江家长大,外人看我和江家便如一家人。江家有皇后,有皇子妃,有尚书巡抚,二叔定了林姑娘,大表妹的夫家是大理寺卿,姻亲亦多为高门权臣。老爷和太太本便担忧江家太过势大,若我再娶一高门之女,岂非更添隐患?韩师父出身名门,家中却已无权势,且人品贵重,善识大体,必为贤妻。我将来便入官场,有江家、林家相助,其实竟不需岳家。”

说完,他余光不再看屏风,而是直视宁安华:“晚辈对韩师父是真心,但对家中太太所说,亦是真心所想。晚辈汲汲营营,争名逐利,只盼没有污了郡主的耳朵。”

他跟来东北,一开始,至少有一半原因是被江纯薇坏了姻缘,要躲她几年。他故意提起江纯薇,也是要勾起太太的愧疚。

对人,对事,他确实都不如二叔纯粹。

宁安华未置可否,只道:“还算坦诚。”

她问向屏风:“你怎么选?”

半刻后,妙玉慢慢走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