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发酵了一会儿,软硬适中的时候,把面团在手里搓一搓搓成了长长的小孩子手臂一样的长条状。
然后切成一小快一小快的。
最后在杨大福和杨大婶惊讶的目光中拿出了擀面棒。
当然,这擀面棒也是他自己做的,外面肯定没得卖,用的是枣树的木头打磨而成,这种树木做成的擀面棒木质坚硬,色泽红润,不变性不开裂。
先用手把小块的面团摊成一块,在用擀面杖来来回回把面皮儿压成不薄不厚的皮。
他也没买什么其他的肉,因为大魏朝最多的肉还是猪肉和鸡鸭肉,但是鸡肉和鸭肉包饺子不合适,所以他还是买了很多的猪肉回来,这些肉杨大福早就已经剁碎了。
他把韭菜也切的细细的,混合着猪肉,放了点盐和酱醋,最后放了两个鸡蛋然后滴了适量植物油,把它们和在一起开始搅拌。
最后包在摊开的饺子皮里,双手一拉一提,鲜美多汁的饺子就包好了。
漂亮!弯弯的像小船儿。
杨大婶早就煮开了水,滚水下锅,不一会儿一个个的饺子就浮了上来。
陆祁浩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来尝了尝,胖乎乎的,晶莹剔透,醇厚的浓汁顿时冲击着味蕾,味道顿时在嘴里化开来,他瞬间觉得自己活过来了,那种味道美味极了。
于是乎,这天晚上的主食就是饺子了。
陆祁浩最后还做了煎饺,当然,用的是牛油润锅底,把饺子煎得表皮带着点小锅巴,外焦里嫩,咬一口滋水儿满口钻,可以说是大魏朝独一无二的美食,没有之一。
一个个吃得肚子都圆了,尤其是杨小木,吃多了直叫唤,躺着不动,还被杨大婶给说了几句,但是被陆祁浩护着,拉着他出去走走消食。
之后陆祁浩又反复的把做饺子的步骤教给了杨大福和杨大婶,总之开铺子,他是不肯亲自上阵干活儿的,不过两位老人做出来的味道不管怎么样总是要比陆祁浩差,用的调料步骤完全一致还是差了那么一截,这只能归结于“天赋”了。
的确有的人就这样,天生做饭好吃,而有的人天生没那个技能,没见到现代人有的电饭锅煮个饭都煮成不是稀的就是干的吗
陆祁浩也不着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