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的客人陆续离开了,位于二楼包厢的客人见顺王久久没出来,门口的侍卫目不斜视,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吓跑了许多人。
清阳郡主今日也在包厢中,原本以为能看到小公主出丑,结果却事与愿违,今日之后,任谁都要夸一句小公主大才,加上她台上沉稳自如的姿态,是多少女子望尘莫及的。
至于说大家闺秀抛头露面这样的话,对于贵女而言,并不算什么污点。
魏家嫡长孙也在现场,他同样被震撼到了,当然,他知道这故事不可能是小公主亲笔写的,但这样的故事所透露出来的兵法谋略太深奥了,若是有完整的故事,还不知能调教出多少智勇双全的大将。
顺王当真深不可测啊。魏家嫡长孙决定回去后劝解祖父几句,投靠顺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能培养出这样的女儿,可见顺王本身是多么多才的人物。
第312章新想法
当天夜里,俞先生亲自带着茶馆一天的收益来顺王府送钱,顺便问问,小公主的手稿什么时候能写好。
俞先生,请坐。李煦出面接待了他,这位老先生其实是个挺可爱的人,任性、固执,但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付出无限的耐心和执着。
这样在自己领域专心的人一般都能有大成就,他能成为京城最受欢迎的说书先生也是可以理解的,小公主不过是因为有自己这个作弊器而已。
打扰王爷休息了,这是今日的账册和收益,您可以情个人来验收。俞先生认真地把账本和一袋子金银放在李煦面前。
如意茶馆生意一直很好,今天就更不用提了,好到爆,这一天的收益就有好几百两,对普通家庭来说,可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财。
不过不管是李煦还是俞伯明,都不太在乎这点小钱,李煦提起钱袋子掂了掂,笑着说:俞先生高风亮节,这没什么好看的,来人把这些钱送去给小公主。吩咐完下人,便把账册还给了俞先生。
俞伯明把账册塞回怀里,喝了一杯热茶,他是喝惯了茶的,这王府的茶一入口就知道是上等品,当即不想走了。
李煦闲来无事,也挺乐意和他聊一聊的,又让人送来几样茶点,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两人聊天的内容还是围绕着三国演义展开的,俞先生太想知道完整的故事了,零零碎碎的听了一些反而更加心痒痒。
俞先生以前写的那些故事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卖给本王,本王想刊印出来给全天下的人看一看。李煦也是突然想到,这块也是商机啊。
这您说笑了,俞某写的都是些小故事,有的甚至不太上得了台面,刊印出来也没什么看吧?
您对自己的受欢迎程度有什么误解?看看如意茶馆平日的生意,要不是您一人分身乏术,完全可以在各地开分店了。
俞伯明开这家茶馆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给他一个说书的平台,完全没想过要赚钱的,茶馆的盈利他一点也不上心,甚至不知道一年能赚多少钱,更不知道如果按李煦的营销方式,他这十几年损失的是什么数目。
李煦越想越可行,俞伯明的地位在现代就相当于顶流的作者,几百万册书印出来能被抢光的那种,除了发行书籍,还能发展周边,开分店绝对可行,又能卖自己的茶叶和点心,还能卖自己印出来的话本,一举两得。
可是俞某完全没想过这个,而且俞某不想让自己的故事从别人口中说出来。
李煦暗暗摇头,这就是典型的敝帚自珍的思想了,这个时代有点小作为的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捂的紧紧的,当成宝贝一代代传承下去,可万一子孙徒弟不成器,没几年就能宝贝变废品。
故事也是一样的,俞伯明开创了这个时代的流行话本,但不趁机宣传开来,几十年后,人们喜欢的可能就不是这样的故事风格了。
俞先生若是信得过本王,不如就全权委托给本王如何?本王以一则故事十两的价格买断你的故事版权,您有多少本王要多少,可否?
钱不钱的俞伯明不太在乎,而且十两对他来说如毛毛雨,当然,他十几年的创作加起来,至少也能卖个几千两,换成其他人,可能马上就点头答应了。
何为版权?王爷买去找些故事又打算怎么做?只是刊印出来卖的话,您挑几则好的就行,没必要全买走吧?
版权说简单些,就是您创作的这些故事的所有权,除了您自己以外,不经授权,别人不能无故用这些故事做任何盈利的事情,虽然您可能不太在乎这个,也没人知道这个,但本王在乎的。
俞伯明一时间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坊间许多人都会照搬他的故事,从未有人提过要给他分红,他自己也不可能去一家家找过去,说你们侵犯了我的版权。
王爷或许不知道,市面上也有不少商家刊印过俞某的话本,一字不漏照搬的,或是各种改动过的,俞某的故事没您想的那么好。
不不,那些不过是盗版,本王若是刊印出这些故事,一定会在书籍首页注明是您授权经销的,或者换一种收益分成方式,您可以从每一本卖出去的书里拿提成,我们三七分如何?
俞伯明摇摇头,他不懂这些,也不在乎,王爷无需与我计较这个,故事我可以全部免费送给您,只要您多为百姓做些好事就行,就当是俞某做的善事。
李煦灵机一动,笑着说:那不如这样,每卖出去一本书,本王就从中提取五成的收益成立一个基金,用您的名字命名,这项基金的用途可以由您来定,比如说,可以拨给寒门学子当助学金,或是给慈幼局照顾无父无母的孤儿,亦或是给无人赡养的老人家,您可以自己选个想资助的对象。
李煦这是要把现代的福利机构搬过来,虽然执行难道很大,但如果定点定向资助,应该是可以执行起来的。
俞伯明没料到顺王还有这份心思,他诧异地问:您是说,这些收益用俞某的名义散出去给需要的人?
是这个意思。
那俞伯明有些兴奋起来,我要回去想想,多谢王爷的提议,等明日,俞某把以前的手稿都带来,再与您相谈。
不急,三日后再约吧,三国演义的故事本王也需要点时间整理一下,这是另外一桩买卖,本王顺便把契约拟好,到时候请您带个懂行的掌柜过来。
俞伯明晕乎乎地离开了,李煦也连夜通知雷骆过来,还让他带几名二掌柜来,准备选个人来接手基金的事情。
雷骆一共带了三个人来,一个中年两个青年,往顺王面前一跪,忐忑不安地等着顺王发话,也不知这大半夜的传唤他们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煦让三个二掌柜去侧厅等候,先与雷骆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准备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管理善款这方面的事情,有点类似现代的红十字会,除了从收益中提取出来的,外界的捐款也在其中,但基金会面临最大的困难一直都是舞弊问题,要怎么才能把钱用到位,控制到位是最难的。
雷骆用了不少时间才明白李煦要成立的这个基金会是干什么用的,其实往大了说就是一个很大的专门敬老扶幼的慈善机构,只是善款的来源不再是官府拨款,而是从某个生意中抽取提成,或者是个人捐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