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这是一篇正经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6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遇上顶尖虚拟人物的玩家几乎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更严重的就是玩家被虚拟人物杀死或囚禁。

更更严重的则是用各种方式控制玩家,比如毒品。

在星际时代,具有成瘾性质的药物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因为商业行为依赖于网上交易,这对查除非法药品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帮助。所以市面上是看不到毒品的。

与此同时,另类毒品却开始流行。

这同样得益于科技的发展。

自从发明出脑波游戏开始,全息卖淫和脑波毒品就很快传播开来。

有一种最简单的脑波毒品,就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当人戴上全息眼镜或全息头盔,小程序就开始刺激人大脑中的性兴奋区,人就开始高潮。小程序会持续不断的刺激,人就会一直处在高潮中。

这个小程序甚至并不收费,它就像网络中的那些免费软件一样,散发的到处都是。

孔明相信每个人的主脑里都会有它。

连他都用过,所以应该不存在没有用过它的人了。

他当时嫌弃这个程序只是简单直接的刺激脑部,太粗糙,所以用了一次以后就删除了。

所以当时的测试玩家明知是毒品也使用了,就因为觉得这只是一个游戏,根本不用担心。

结果由于虚拟实境的缘故,所有感官体验全都是直接作用到大脑的感应区的。这些测试玩家脱离游戏后仍然有了毒瘾。

但31世纪根本没有海洛因和摇头丸。

现在,他们都是《虚拟世界》最忠实的客户。而他们上线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游戏里吸毒。

根据现行的法律,他们在游戏中吸毒的行为并不犯法。

而《虚拟世界》也没有责任去规劝或制止。

毕竟游戏里连杀人都可以。

公司当时认为毒品可以保存——因为可以赚钱。

但虚拟角色不能打败玩家——因为会流失客户。

他们要求孔明将游戏中的总统、首相和其他行业顶尖人物全都进行无害化处理。

就是把它们变成三级人工智能。

只需要设定对话和行为就可以行动的三级人工智能。

也就是说,不具备逻辑能力,也不能对玩家的行为进行有效反馈,只能刻板对话。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