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聊天学(出书版)作者:陈建伟
第22章
很多人在与好朋友的相处中,都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好朋友之间没必要讲究客套。他们认为,好朋友彼此都很熟悉了解,亲密信赖,像兄弟姐妹一样,能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讲究客套,那就未免太拘束而显得见外了。但是,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朋友关系的保持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不能有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
彼此之间,若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和、则交,与之相反,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就算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了头,不讲客套,否则,默契和平衡就会被打破,友好的关系也将会不复存在。所以,面对好朋友该客气时也要客气,可以不强调自己的“面子”,但不可以不给朋友面子。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当然,我们所说的好朋友之间要讲究客套,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固守着不必要的烦琐的礼仪,而是为了强调好朋友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不能跨越对方的禁区。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间如果过于随便,就会容易闯入对方的禁区,从而引起隔阂、冲突。因此,好朋友之间也应该客气有礼,恪守交友之道。
对朋友放肆无礼,最容易伤害朋友。因此,要想友谊长存,我们就必须注意避免下面几点:
1.言谈不慎,伤害朋友的自尊心
也许你和朋友之间无话不谈,也许你的才华、相貌、家庭、前途等都让人羡慕,高出你朋友一筹,这让你不分场合,特别是与朋友在一起时,会大露锋芒,表现自己,言行之中会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样会让你的朋友产生你在居高临下对他说话,在有意炫耀自己的感觉,从而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对你产生敬而远之的意念。因此,在与朋友交往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清醒,态度谦逊,把自己放在与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时时想到对方的存在。
2.彼此不分,让朋友产生防范心理
朋友之间最不注意的是对朋友的物品处理不慎,总觉得朋友之间不用分彼此,所以对朋友之物,不经许可就擅自拿用,不加爱惜,有时迟还甚至不还。朋友碍于情面,可能一次两次不好意思指责你,可是长久下去,朋友就会认为你过于放肆,进而对你产生防范心理。
实际上,朋友之间除了友情,还有一种微妙的契约关系。以实物来说,你和朋友之物都可随时借用,这是超出一般人关系之处,可是你和朋友对彼此之物首先应该有一个概念,即“这是朋友之物,更应该加倍珍惜。”所以,要注重礼尚往来的规矩,应把珍重朋友之物看成和珍重友情一样重要。
3.过于散漫,使朋友产生反感
朋友之间,言语行为应当大方、亲切、不矫揉造作,那样才能显出自然本色。可是,如果过于散漫,不重自制,不拘小节,你就会给人留下粗鲁庸俗的感觉。或许你与一般人相处时会以理性自约,一旦与朋友相处时就会忘乎所以,或指手画脚,或信口雌黄、海阔天空,或在朋友说话时随便打断,或顾盼东西,心不在焉,也许这是你的自然流露,可是朋友会认为你有失体面,没有风度与修养,自然就会对你产生厌恶、轻蔑感,改变了对你原来的印象。因此,在朋友面前应当做到自然而不失自重,热烈而不失态,有分寸,有节制。
4.不识时务,让朋友对你产生厌恶感
当你上朋友家里拜访时,如果遇到朋友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在和恋人相会,或准备外出等,或许你会以挚友自视,就不分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一坐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不管人家是不是早已如坐针毡,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就会觉得你很没有教养,不识时务,以后就会设法躲避你,害怕你会再打扰他的私生活。因此,每次碰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反应迅速,稍稍寒暄几句就知趣告辞即可。
5.乱开玩笑,让朋友感到你可恶可恨
有的时候,你在大庭广众面前,为了炫耀自己能言善辩,或为哗众取宠逗人一笑,或为表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就乱用尖刻词语,嘲笑讽刺朋友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博人大笑,从而获取了一时的快意,可是,你却不知这样会大伤和气,会让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认为你变得很可恶,后悔误交了你。或许你觉得这样没有什么,会说“朋友之间开个玩笑何必当真”之类的话,殊不知,你已经损伤了朋友之情。因此,朋友相处,尤其在众人面前,应当和睦相待,互尊互敬,千万不要乱开玩笑,以免恶语伤人。
6.乘人不备,强行所求,朋友会认为你太霸道
当你有事求人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是如果你事先不做通知,就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不管朋友是否愿意,就强行拉他与你一起去参加某种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如果他已经有活动安排了,不方便改变就会更加难堪。如果答应了你的所求,就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如果拒绝,又怕情面上过意不去。也许他表面上表示出乐意而为,可心里却会产生几分不快,会认为你太霸道,不讲理。因此,当你对朋友有求时,一定事先告知对方,采取商量的口气,尽量在朋友没事、愿意的情况下再提出所求,同时必须记住这个道理: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强求。
借东西的学问:关键在于消除顾虑
有人觉得向别人借东西,很不好意思张嘴。可是,如果你从借出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并通过语言消除他的顾虑,那么难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少人觉得朋友之间,贵在相知而耻于言利。其实在今天看来,这种做法是比较片面的。因为在社会的交际中,不管是公共关系,还是私人关系,只要遵守互惠互利的原则,就能够使彼此的关系得以健康、长久地发展。朋友之间也是如此。
在处理朋友之间的钱财关系时,除了要遵循互惠的原则外,还应该根据对象具体的情况来分别对待。如果双方的关系一般,那在物质金钱方面就应该彼此分清。不过,朋友之间赠送的礼物、礼金等,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只要适时报答对方就可以了。当接到礼物或礼金时,一定要致以最真诚的谢意。对于亲朋好友,我们应当把友谊放在第一位,若一方有难,另一方则应慷慨大方,尽力相助,不可太过计较。
有人觉得向别人借东西,很不好意思张嘴。可是,如果你从借出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并通过语言消除他的顾虑,那么难事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我们在跟朋友借东西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看对方与你的关系
朋友也分亲疏远近,所以在向朋友借钱时,也要看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人,而且你也了解他的经济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截了当,表示自己急需借多少钱或什么东西。如果与对方关系一般,那么语气则应委婉一些。比如借钱,我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我妹妹考上大学了,需要买的东西很多,你知道我家经济不怎么宽绰。”若对方这样说:“其实不用一下子买齐,可分个轻重缓急,逐步添置。”或者说:“真不凑巧,我家最近添了个冰箱。”这时,你最好就不再开口了,否则会让对方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