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话要用商量的口气
向别人借东西时,语气一定不要太硬,更不能说一些伤害对方的话,要知道,这时是你有求于人。比如,当你或亲人生病住院了,可是手头上又缺钱,这时,在向朋友借钱时,你可以说:“我的父亲病了,医院要求先交一部分住院费,不知你手头是否宽绰,若有的话,就先借我2000元,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给你。”用这种商量的口气,只要人家手里有钱,是不会不帮的。
可是,有些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向人借钱时说:“谁不知你存了几万元,借给我千把的还不是小意思。”诸如此类的话,对方是不愿意听的。因此,借东西时,一定要用商量的口气,这样能让对方感觉你有求于他并且尊重他,这样他才愿意帮你。
3.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借别人东西时,一定要说明归还时间,而且要准时归还。如果向对方借了钱,而且时间较长,那么考虑到物价变动等因素,归还时可准备点礼品,以弥补对方受到的损失,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以后再有困难向他求助时,就会变得更加顺利了。无论是50元钱,还是一支铅笔,都应及时归还。
相反,如果跟别人借了东西不还,人家就会认为你不诚实。如果你答应在某个时间还,但过了很长时间才还,人家就会认为你不可靠。此外,东西还给人家时还应该完好无损。若由于磨损或用坏,不可能完好无损地还给人家了,那就应该再买一件尽可能一样的东西还给人家。如果办不到就应当照价赔偿。对于大方的人,他们也许会不接受这样的赔偿,可是,作为借者,就应该表示出愿意照价赔偿的诚意。
4.借不到时,不要说气话
跟别人借东西总有不能如愿的时候,这时就应当控制失望和不满的情绪,不能说出无礼的话,更不能说刺伤对方的话,否则会损害彼此之间的友谊。比如,你向别人借自行车时,人家说:“对不起,自行车没法借给你,我一会儿还要外出用。”这时,你就不要说出“怎么这么巧啊,我来借时你就要用”之类的话,要不一定会大伤和气。如果你在借钱时,没有借到,最好能这样对人说:“我知道你手头也紧,我再到别的地方去看看。”或“那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吧。”这样就会让人觉得你能体谅别人。
5.还钱莫转手
借钱之后,无特殊情况应谁借谁还,最好不要转手。因为托人“转手”既失礼,也可能因交代不清而混淆记忆。所以,不可以这样说:“××借了我200元,我借了你200元,请你到他那里要吧。”让人代你索债。
朋友伤心时,安慰的话要会说
人生在世,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总是会有那样一个时刻,朋友有难,需要你的安慰和帮助。安慰,是人们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适当贴心的安慰话,能让困境中的朋友感到温馨。
人生在世,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总是会有那样一个时刻,朋友有难,需要你的安慰和帮助。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人更好。有人采取不说的方式,害怕说错话;有的人则是言不由衷,绕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切入重点。总之,害怕自己的不合适言语、不合适行为大过安慰本身。
的确,安慰朋友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如果你说得不对,往往会让本来就伤心不已的人更加难受。并且,每个人所遇到的伤心事也不是一样的,如果总用一些客套话去安慰,肯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我们应当怎么说才能有效地安慰到对方呢?
有一位工人,由于工作时不小心出了一次事故,他总是对他的朋友反复说:“唉!真是倒霉死了,你说我可怎么办啊?”他的这个朋友却不耐烦地说:“你看你,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很明显,这个朋友轻描淡写、无感而发的话无法起到安慰朋友的作用。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安慰话贴心,就应当把别人的痛苦和困难看成是自己的,这样才能激起自己内心的感情,说出的安慰话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此外,说的安慰话,对对方要有启发作用,从而使其能自我解脱,从痛苦中振作起来。比如,一位姑娘被男友抛弃了,心里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你可以这样对她说:“这种男人无情无义,不值得你伤心,我看分了手倒是件好事,要不,你会受害一生。”这样的安慰话,能让她在心里找到平衡,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
安慰,是人们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适当贴心的安慰话,能让困境中的朋友感到温馨。那么,除了上面两点注意事项外,我们还要掌握哪些安慰技巧呢?
1.注意留意对方的感受
当我们去探访一个遭遇不幸的朋友时,一定记得自己去他那里是为安慰和帮助对方,所以我们要尽量留意对方的感受,不要只顾自己的感觉。
不要把朋友的不幸遭遇作为借口,而把自己的类似经历说出来,不过,可以适当地说一些像“我是过来人,我明白你的心情之类”的话。但绝对不能说“我父亲去世后,我有一个星期都吃不下东西”之类的话。
2.用心聆听,接受对方的感受
如果说倾诉会缓解焦虑,那聆听则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聆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用心仔细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含义。聆听不是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出主意,或者发问。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而不要急于了解真相,立刻对事件下结论。这样会造成误会和伤害,好心办坏事。
如果朋友的亲人去世了,那他们是需要哀悼的,需要经过悲伤的各个阶段,把他们的感受和回忆说出来。他们说得越多,越能为自己疗伤。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当顺着朋友的意愿行事,不要设法去逗他们开心;只要用心聆听,接受他们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们的心情就可以了。
第22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