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记忆的芬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记忆的芬芳作者:威廉不是梦

第2章

“最近心情很不错啊?”

我迟疑了一下,倒也答的坦然,毕竟一切只是我的臆想,没有实质。当时不认为思想背叛算不忠。

“我妈对你印象不错。”

我知道这句话可以打消他的一切顾虑。之前母亲从家里过来陪我小住了一段日子,五月初才离开,期间文峰N市,上海,杭州的全程陪同直到送机。母亲对他印象颇佳。他长舒一口气,

“过关!”

文峰很在意我家里人的意见。他的观念,尤其是家庭理念,相较时下的年轻一代要传统,长我两岁。我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因为公司不允许内部组合,所以早就决定如果发展到结婚那一步,我辞职继续求学,接触了这份工作后对几门小语种产生了兴趣。今天这句话,无疑,他是当定心丸吃了。

挽着文峰,我回味着母亲走时的嘱咐:

“该办就办,也别拖。”

母亲以为我会保守到姐姐还没嫁,自己就拖着。

想想自己没什么过人之处,和文峰也算是门当户对。他虽不吻合理想对象,但人要现实。或许我不应该再拖了,隐隐的矛盾着,但又倔强着,相信自己分得清主旋律和插曲。

刚毕业那年,种种原因主要是与本系部某中年教授恋曲告终,自己狼狈退出。读研就为了留校的我顶着母亲强硬的反对南下,投靠本科毕业后就来此地工作的小英。初抵,小英就搬出了公司宿舍,同我在市区租了房子,周末带着我穿梭于各类人才招聘会,茫然着也忙碌着,不久之后顺利进入公司。在小英的陪伴下,对上一段曾经以为超脱世俗,实为人所唾弃的后果惨痛的恋情渐渐释怀。对小英的情谊早超出的友情上升为亲情,姐妹情。其实小英不但年纪比我大,个头也比我大,长我三岁,1米72的身高。谋求心里平衡冠以小字。

进公司三个月第一个旺季到来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平均每天回复300封El,晚上还要将大量数据录入系统,文件需要扫描上传。不同部门的文峰结束工作后总要来我这边看看,见我还在忙,就帮我扫描文件,一直会等到我上传文件后再陪我一起走,久而久之,习惯接受他的帮助和陪伴。自然对于他后来的表白也顺理接受。小英曾总结过我,面对爱情我总是被动的一方,别人告白,只要不是讨厌我就答应,回报似的愈发投入,最后却成了陷落的一方。简直就是青蛙,敌不动我不动。

初到N市那年十月小英便被派驻国外。她公司的要求强硬,没有回旋余地,而且于她也是好机会,我清楚即使舍不得她,也不能阻拦。只好独自应对生活。今天想来我是依赖或是依恋小英的。女性的友谊就是这样,有时界限模糊。

瞒了母亲好一阵小英外派的事。怕她要我回家,总以为天大地大,自己必能有所建树。小英走后我从城市的东边繁华区搬到西边的郊区。说是郊区,距公司也不算遥远,N市不大。两房两厅,挺干净,足够我住,小英回国休假,落脚也不成问题。文峰帮我搬了家之后的周一告诉我他在我租住小区仅一河之隔的小区,付订金买了房子。强调都是他母亲的决定,至于和我的住处近在咫尺纯属巧合。对此没有追问的必要,继续平静的交往着。直到餐厅和她的偶遇,情绪才起了小波澜。

一如往常,文峰将从超市采购的东西帮我拿上六楼,东西横七竖峰直到下班都没有和我说话,没有电话没有短信没有邮件,最是讨厌他这样,他不问,随他去疑猜,去妒忌,哪怕是愤怒。我绝不主动解释。这也是我一直对他不确定的原因之一,期待着他能多拿出些坦率令我义无反顾。下班直接打卡。出了写字楼决定打包KFC回家。途经那家餐馆,回忆起她,几乎就有进去看看她在不在的冲动,想想还是算了,她于我也仅仅是遥远的梦。

晚上和大伟用红酒杯品着他带来的黄酒,喝的呲牙咧嘴。久违了朋友在身边的感觉。谈笑间,她的影子闪现脑海,大伟是可以分享秘密的人,哪怕是惊人的。再续杯给他,随口说道自己看上一个人。大伟听完我的描述,一语中的

“女的吧”

“女的又怎样?”我反问。

“没怎么,喜欢就追呗”

他故意激我,相识这么多年,我嚷嚷着看上这个垂涎那个不计其数,从来没敢真的追过谁,或许不是没胆量,只是觉得不值当,我不是百分百理智的人,只是冲动有限。所以不论男女,都仅限于暗恋,结果不是热情减退,就是被人捷足先登。对表白者,似乎又成了来者不拒。好在表白的都相对有自知之明。自叹需要学会拒绝,也应该试试被拒绝。在大伟激将式的鼓励下,对她油然不可遏制的冲动。决定再去那家餐厅撞运气。

第二天开始陪同Mc,一连两日几乎不沾办公室,偶然遇见文峰,他也冷冷的,我不解释,心思也不再那上面。鬼迷心窍只想着能不能再遇见她。Mc是美国人,虽然会说的中文仅限于你好,谢谢,人却极是和蔼,没有老板架子,下面的员工都亲切的称他为St,可我也不能拉着人家去吃阳春面,所以也没有机会去那家餐馆。好在只有两天。送走Mc,正常上下班。在公司几乎不补妆的我,卡钟叫嚣前十分钟就钻进洗手间。天天中午拉着Luc去面馆,下午即使接着要加班也要去面馆看看,可毫无所获。我坚信会再遇见的,至少她绝不只是过路,毕竟两次了,甚至觉得一切都不是偶然,我们或许是注定了彼此等待。寄希望10天之期。说来可笑,一次相隔十天的偶遇,居然被我升华为周期性。估计是太懒,长期以来对整数的依赖变成了偏爱,迷信。

周五的晚餐时间,在面馆里已经坐了一个多钟头,一贯的失望,她还是没有出现。明天不需要加班,可是明天是第十天,要不要过来,踌躇间电话响了,是文峰,要我明天陪他回他父母那,含糊了陪他回家的事,问他还在不在公司要他过来接我。那天晚上我正式介绍了大伟给他,误会消除,虽然他还是别扭,要大伟去他那儿住,我当场揭露他的狭隘。文峰无语。

谎称了明天要陪大伟去港区找同学,回绝了去文峰家里的事。随即觉得这谎撒的太不高明,文峰知道除了小英,在N市我没有其他同学。那天聊到很晚,期间担心谎话穿帮,好在大伟和我默契还是有的。说是他的高中同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